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木匠传
[明]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德:感激
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
C.度廷福且走,已当独罪 度:估计
D.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
2.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关廷福侠义的一组是( )(3分)
①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
②大怒,持手中斧向之。
③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
④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
⑤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⑥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担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夫行为。
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廷福离开霍家。
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福不改供词。
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见义不为和乡人不明大义,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2)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5)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 望》)
(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如果自己想站着什么事情也不用干,那就必须得站得非常高,只有站得高的人,才有绝对的话语权!
要求:①立意自选 ②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阅读以下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会议开幕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当曼德拉精神(huàn) 发、笑盈盈地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使台下群众一片欢腾、雀跃。②欢呼声像一阵阵热浪激荡着整个体育馆,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经久不息。③曼德拉频频招手致意,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发表主旨讲话,(chǎn) 述了新南非政府将以《重建和发展计划》建设南非,解决广大人民所关心的住房、水电、教育、就业等。④开幕式结束退场时,曼德拉被人们围得水泻不通,代表们纷纷争着要与自己爱戴的领袖握一握手。
1.根据文中括号内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将它找出来并改正。(1分)
改为
3.文中有几句病句,请找出其中两句并改正。(4分)
改为
改为
现代文阅读(15分)
隔窗相望
贺点松
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下穿一件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踢死牛”布鞋,没穿袜子。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短毛巾揩额上、颊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他的脚旁放着一只鼓囊囊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一套衣服、几包方便面,还有许多鲜黄的杏子。
学校是新建的学校,梧桐树是去年才栽的,它投下的阴影勉勉强强地能遮住壮年汉子。
我经过他身旁时,他正又一次用短毛巾揩脸上的汗。
“找学生吧?”我问。
他赶紧站起来,脸上堆着笑:“是找学生。”
我又问:“在哪一班?”
他说:“二(3)班。”
“二(3)班?”
“嗯。”
“学生叫什么名字?”
“赵飞。”
我心里“咯噔”一下。
“刚才下课没找着呀?”
“来得不巧,进校门时刚敲上堂(课)钟(铃)。”
我看看表,第二节课才上5分钟,就是说,这位父亲还得在酷暑中苦熬40分钟!
我说:“这儿太热,教学楼北边台阶上凉快,坐那儿去吧!”
不敢再多看这位父亲,赶紧走进教学楼。
赵飞是我班的“双差生”,学习差,成绩差。作为班主任,从高一到高三,我不知做了他多少思想工作,都没有什么效果,近来,顽劣程度还有增加。我上了二楼,走到班的教室外,隔窗观察。是语文课。王老师正在动情地讲着,学生们听得入神。可是,赵飞已趴在靠窗的课桌上睡觉。赵飞此举,我已见怪不怪,而今天却让我非常恼怒,真恨不得冲进去把他揪起来狠狠地揍一顿。
我点起一支烟,猛吸一口,有了一个主意。我轻敲一下窗子,示意赵飞的同桌叫醒他,让赵飞出来。
赵飞被叫醒了,揉着眼。“跟我来!”赵飞跟着我进了办公室。大概认为我又要教训他了,摆出一副水泼不进刀枪不入的满不在乎的架势。
我说:“往里边站点儿,赵飞。”
赵飞往里边站了点儿。
我说:“再往里边站点儿,站到窗户前。”
赵飞大大咧咧地站到窗前。
我说:“这节语文课,你在睡觉吧,赵飞?”
赵飞轻描淡写地说:“是。”
我说:“我想让你观察一个人。观察之前我想提醒你,今年夏天天气干旱,持续高温,今天的气温是38摄氏度。你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那个人来干什么?他为什么蹲在那儿?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可能是什么——好啦,隔着你旁边的这扇窗户,那个人你抬眼就能看见——开始吧!”赵飞抬眼一望,转身就要出去。我用极其严厉的语气说:“站着!按我说的做!”
赵飞不敢再动。
办公室里静极了,只有吊扇转动的“呼呼”声。
赵飞的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赵飞的喉头在蠕动。
赵飞的双肩剧烈地抖动着。
下课的铃声响了,赵飞终于“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老师,我……”赵飞泣不成声。
我严厉而又语重心长地打断了他的话:“什么也别说,去吧,我相信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我不想听你现在怎么说,我想看你今后怎么做!”赵飞咬着嘴唇重重地点点头,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跑出办公室
从此,赵飞像换了一个人,期末考试,赵飞的成绩跃入了全班前列。
1.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的开头便对“中年汉子”进行的详细的描绘,其作用在于体现这位“汉子”的艰辛及其对孩子的深深的爱,同时也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B.作者在故事的细节上也费了很多心机,如“壮年汉子不停地揩脸上的汗”,侧面描写衬托出天气的炎热。“赵飞的眼里有亮晶晶的东西,他的喉头在蠕动”,细节描写使故事的描写得以开拓。
C.当赵飞来到办公室后,“我”让他站在了窗边,他抬头便看到了在外面苦苦等候自己的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并迅速向父亲冲去。
D.小说中的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本让人头疼的“双差生”——赵飞,采取了“另类”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E.本文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前后之间的反差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了父爱伟大和师恩浩荡的主题。
2.请简要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4分)
3.结合全文,请说说题目“隔窗相望”的深刻内涵。(6分)
简述题(任选一题,5分)
(1)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
上面这段话出自《巴黎圣母院》第七卷中“临窗子的用处”这一章。选文中的“另一个脑袋”是谁的?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2)“那是两个人合而为一,那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成一个天使。那是天堂啊。”这是谁对爱情的看法?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