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注】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注】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 本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1.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3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的悠长的暮钟声,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极目望去,这雨幕无边无际与大海相连。这一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渲染了孤寂凄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思。(答“白描”亦可酌情给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悲和对广陵亲故的思念之情(离别亲故的伤感)。尾联中写独鸟飞向东南离广陵越来越近,反衬诗人前往西北离亲故越来越远,突出了诗人的满腹离思。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题干中的“写景上”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和限制,考生答题时只能从描写的技巧着眼,不能错答为“情景”关系。由于诗句中提到了“钟”,因此最合理的判断是“视听相结合”。第(2)题的第二问有一定难度,要理解“鸟”的作用,就要对诗中的“独”和“东南”有准确的理解,从“独”字看,“鸟”是一只失群之“鸟”,宛如诗人,但这只失群之“鸟”却可以下东南寻亲,而东南之向又恰好是诗人亲故所在的广陵,因此,诗人不禁要慨叹自己不如一只失群之“鸟”,换句话说,即诗人在尾联中是以失群之“鸟”来反衬自己的离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饮泉亭记

[]刘 基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移哉?

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选自《诚愈伯文集》有改动)

【注】 司马氏:代指西晋。征士:不赴朝廷征聘之士。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

A与利史相先后       卒:最终

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移哉  幻:惑乱

C而不乎外  假:借助

D贪相承习为  故:缘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 (3)(  )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 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 有一焉则其守不固 明而自信笃也 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 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二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洁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

C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

D末段指出以给泉水命名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并照应上文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这首诗曾在抗日战争中让无数爱国男儿热血沸腾。请问这首诗的哪些情感打动了他们?(3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西郊观桃花记

[]朱鹤龄

吾邑城隍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

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士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村。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满分5 manfen5.com炙日。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又南则桃花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干数百株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里人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园田鸡犬疑非人间。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

迤逦而行数百武为朴园。园中有墩可以四眺。隆万间高士张朴所居。张工画颇能诗。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驺从倾壶觞日暮列炬前导人折花一枝以归。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

又南数十武有庵庵名独木。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余株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之句。低回久之,庵而西即太湖滨也。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回首桃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紫恨无谢脁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经其墟者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吾邑之朱甍相望也丹轂接轸也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孤臣之号,庶女之恸,南音之戚,至有不忍言者矣!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皛,终古如故。盖盛衰往复,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栎废材郊原之丽景延眺瞩于芳林。向之可感者不又转而可幸也哉!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

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余则朱长孺也。

(摘自《愚庵诗文集》有改动)

【注】 开士:对僧人的敬称。满分5 manfen5.com(fén)炙日:麻子被日光晒得暖暖的。满分5 manfen5.com麻子。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玩:游赏。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又南则桃花望     弥:满

B里人种以桃  易:改变

C庵而西  循:寻找

D阅时谢  雕:通凋谢

2.下面句子中能直接表达作者对盛衰往复的感慨的一组是(3)(  )

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 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 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 恨无谢朓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

A. 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③⑤ D. 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  )

A走出西门大约一里左右是江枫庵江枫庵南边一里左右是石里村村里桃花遍野绚丽夺目。

B朴园的主人是能诗善画的张朴徐县令与他相与甚欢体现出徐县令的风流雅致。

C建造独木庵的主要木料是从太湖漂来的一根巨木所以取名为独木庵。此处的桃花最为好看。

D. 此城经过历史变迁昔盛今衰只有草木湖光没有改变让人无限感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 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吹:通

1.分析颔联中叠词使用的妙处。(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简析颈联。(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游君山记

袁中道

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以吊中郎至。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质明,东风细细,波平如掌。初日与王子方舟进发。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气。两掖之山如垂长袖。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西去穿乔木中新篁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所遮仿佛见污隆耳。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复行竹石中,登酒香亭。

还至寺左掖髻上,得朗吟亭。望长沙、湘潭,去帆如阵。共坐其上看水,大约天水一色光景,乃此山寻常受用,然亦不能于此外觅一奇语,能模写其澄鲜也。步至湘妃庙,穿林中,忽得旷野平田,有野趣。入庙中了无一人。

晚复至山口觅石踞坐看水上云变。予谓王子曰:天下惟夏云最奇而湖上之夏云尤奇。盖八百里之水气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动极百物之态雕镂之巧。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盖谓湖上云物异也。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是夜王子大有卜筑之意。水气清冷不成寐。

辰起猛风乍作别山灵一帆走岳阳楼下。

(节选自《珂雪斋集》有改动)

【注】 王子:指王章甫。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鸭脚:银杏。螺: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污隆:高低不平。米老:米芾。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初日出     甫:才

B有野趣  极:非常

C雕镂之巧  穷:穷尽

D别山灵  趣:趣味

2.下列全部属于作者与王章甫同登君山所见之景的一组是(3)(  )

东风细细波平如掌 乔木蓊郁,亏蔽天日 ③新篁绿色照人 ④长沙、湘潭,去帆如阵 ⑤旷野平田,极有野趣 ⑥湖上之夏云尤奇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文章开篇说明了作者游览君山的缘由:因感激王章甫的情谊所以陪他游览。

B因为树藤遮蔽、道路崎岖,作者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只好登上酒香亭远眺。

C按照作者的游踪文章依次主要记叙了看山”“看水”“看水上云变之景。

D作者和王章甫一起游览君山观山览水之后两人都产生了栖身君山的想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2)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4)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