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没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乔布斯:用改变世界

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史蒂夫·乔布斯同样如此。

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明心悟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他从禅宗中得到顿悟,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从更加现实的层面来讲,禅还要求人们放弃已有的知识和逻辑,用源自内心的感悟去解决问题。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等,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同时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背道而驰。

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之中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20110920《互联网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是生非的学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B.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查,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的感悟,顺应了的精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E.本文通过记述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乔布斯是怎样做经典的减法的?请简要分析。(6分)

3.联系全文,请分析乔布斯在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4.文中提到乔布斯曾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8分)

 

1.D、C 2.①不去做市场调查,只是用大量时间进行自我反省,从失误中吸取教训。(2分)②通过内心明悟认真做出取舍,寻找设计产品的方法。(2分)③采用最简约而又直指人心的方式设计产品的外观、操控方式、功能设计… 3.①“禅”中“明心悟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从自己的本心中,汲取力量。依从自己的本心去做不同于他人的事情。(2分)②“禅”还使乔布斯完全按照自己的本心设计产品,很好地掌握了取舍的原则。③“禅”中的“慈悲”思想让乔布斯更加谦虚博爱,通过合作与开放,去改变世界。 4.①“求知若饥”意味着对待知识要像对待食物一样,发自内心、出于本能地渴望与追求。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放弃对知识的探寻。 ②“虚心若愚”指的是人不能自以为是、自大自狂,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主动地寻求与他人的合作。 ③“虚心若愚”是“求知若饥”的必要条件,只有有了虚心的态度,才能主动的寻找知识,接受知识。乔布斯正是因为转变了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才有了获取真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④“求知若饥”也可以使人更好地“虚心若愚”。当一个人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他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以审慎的态度反省自我,最终使自己更加虚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 B原文内容是“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 ”,与表述一致;“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是性格“不愿维持平衡”。不够恰当。1分。A原文“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表述成了乔布斯未退学,并且二者因果关系不成立,0分;E“逐步深入”是有一个递进关系存在的,但文章中讲述乔布斯对禅宗的感悟是一个并列结构,分别从人生观、方法论、价值观等角度进行讲述,0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 先要理解“经典的减法”中“经典”“减法”两词的含义,“经典”即不同一般的,不合常规的手段。从文中可知,他不做市场调研,他从禅宗中悟出经商之道即不合常规之举。“减法”是针对其设计苹果产品的简约风格而谈的,所以应指其产品的功能、外观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他从禅宗中得到顿悟,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以上这些都是答题的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个开放题,难度不大。所谈话题“求知”“虚心”也是学生常谈的话题之一,学生在这些方面不生疏。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这一点不能忽视,所以要结合乔布斯的“求知”“虚心”来谈,才是最切合题意的。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服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尘,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得空心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作品的标题《永远的门》,其中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可理解为人们的心灵之门;永远,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最终被隔绝开来,也可理解为作者的深意所在——改造国民思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B.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日渐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国民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尊重每一个个体还没有最终实现,而一些无恶意的侵犯还在相当多的领域里产生着作用——不仅仅是爱情。

C.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普通的花店店员,一位是缺乏才华的影院美工。作者之所以做这样的设计,意在表明地位卑微者也有爱的权利。通过与院内人们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关注小人物命运的创作观。

D.一只透明的蓝色花瓶,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多次,与沉闷、凝滞的冷漠情调形成很大反差,它既象征着主人公纯洁、高尚的情感,也包孕了两个孤寂的人企望相通的微妙心意。

E.作者最后写人们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花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依然盛开。我们从作品中不难得出结论:这一切无疑是潘姓女子迟到的表白。作品结局这种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笔下人物的祝福。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6分)

3.小说中,作者在郑若奎去世后写道: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句中莫大的缺憾是针对什么而言的?(6分)

4.纵观全文,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对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简要说明。(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1.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后面题目(11)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6分)

2.诗题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见一个字,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节妇传

 

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婚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选自《宋濂散文选》,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疾甚 婴:缠绕       B.乃其家   复:恢复

C诗书,教诸子市:购买       D服与诸子同   羞:食物

2.下列句子中,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    )

育宗显如子          不暂出户限 

含食哺诸儿          为之婚娶,先于己子 

剪鬓发示之          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奔逃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 ,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4.把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4分)

(2)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西汉时期,博士传授弟子的经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成的,后人把这样的经书称为今文经。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西汉初期,刘向刘歆父子在长期的校书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用古文字写的经传,如《春秋左氏传》《毛诗》等,这些经传是由秦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大篆和六国使用的文字书写的,大篆和六国的文字对于当时的人来讲,是古文字,因此用古文字写成的经传就叫做古文经。

从表面上看,今古文经学得名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实际上,古文经学要想流传必须改写成今文,而今文经学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所以这种文字方面的区别是次要的。今古文经学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按照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说法,古文学派源于荀子,因大师多为鲁人,又叫鲁学;今文学派源于孟子,因大师多为齐人,又称为齐学。今文经学派重微言大义,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解读经,为了需要甚至不惜歪曲经义来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以致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古文经学派则重名物训诂,即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成分较少。今古文经学有区别,就难免会斗争。

西汉哀帝以前,古文经未出现,立学官的五经都是今文经,当时并没有今古文经的名称。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并与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的是刘歆,但刘歆的建议遭到今文博士们的抵制。直到王莽执政,重用刘歆,扶植古文经学,于是《春秋左氏传》《毛诗》等都立了学官,古文经才第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可惜不久又被废除。

经过斗争,今文经学自身更加谶纬迷信烦琐化,而古文经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及东汉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著名学者如许慎、马融等,这样以来,古文经学最终由弱变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古文经学并不总是水火不相容的。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主要是由古文经学大师来完成的。古文经学大师都能博通群经,并对今古文经了如指掌。古文经学为了战胜今文经学,都重视并能够汲取今文经学的优点完善自我;相反,今文经学固步自封。许慎、郑玄等在今古文经学融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许慎的古文经著作《说文解字》就吸收了今文经学家对字义的解释,引用了大量的今文经学。

尽管今古经学在诸多方面不相同,并且上升到四次激烈的斗争,但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秩序)从根本上是相同的,决定了他们必将会最终趋向统一。

(摘编自《试论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文经和古文经的称谓,是源于他们不同的书写方式,今文经是用西汉通行的文字隶书写成的;古文经是用小篆、大篆和六国文字写成的。

B.今文经和古文经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其中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西汉哀帝时期,古文经才出现。

C.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起源和传承并不相同,学者们普遍认为古文经学派源于荀子,今文经学派源于孟子。

D.今文经学派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解读经,来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因而称;古文经学派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因而称

2.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歆建议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但遭到今文学派的抵制,双方斗争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B.直到王莽执政,重用刘歆,扶植古文经学,于是《春秋左氏传》《毛诗》等都立了学官,开始出现融合局面。

C.许慎、郑玄等古文经学家在今古文经学融合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是重视并能够汲取今文经学的优点完善自我。

D.今古文经学经过四次激烈的斗争,使二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最终古文经学取得了胜利,今文经学趋于消亡。

3.下列的分析推断符合原文的内容的一项是(    )

A.从文字形式上看,今文经学源于古文经学,古文经学要想流传必须改写成今文。今文在字体上占有优势。

B.今文经学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既有着服务现实的政治需要的表面原因,也有着重微言大义的本质原因。

C.虽然地位、目的有不同,但政治目标相同,决定了”“两派不总是水火不相容的,最终必然既有斗争又有融合。

D.要完成今古文经学的融合的任务,必须是对本派了如指掌,同时又对另一派有着深入研究,能够融会贯通的大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