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B 【解析】 试题分析:引用诗句说明这些诗人使用“木叶”是受了屈原的影响,是从屈原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木叶’”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标题定为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

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

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D.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niǎo)  得鱼忘(shuān)(shū)  翩起舞(piān)

B(jiǎo)    窸窸(suō)  绿(hè)  悱恻(mián)

C(shuó)    四处漂(bó)   (chù) 空气湿(rùn)

D.寒(zhēn)    冉升起(rǎn)  (qī)  笑声(shuǎnɡ)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课文部分)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乃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自抚养   躬:亲自

B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

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服丧期满

D.华之  善:好

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

密奉事以孝谨闻  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门衰祚薄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太子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原文见课本。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臣少仕伪朝,历郎署   职:职务。

B.过蒙拔擢,宠命优  渥:优厚。

C.皇天后土实所共  鉴:审察。

D.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听任。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在故老,犹蒙育  本图宦达,不名节

B至微至陋,蒙拔擢  人非圣贤,孰能无

C但以刘日西山  门衰祚,晚有儿息

D岂敢盘桓,有希冀  皇天后土实共鉴

3.下列语句能分别表明李密想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与想尽心效忠晋武帝的一项是(    )

A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高举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再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的谅解。

B.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的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C.最后一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清楚地陈述报国恩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是为了进一步请求晋武帝的恩准。

D.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特色的概括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晋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作者这样写,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

B.文章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及政治理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四段则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从而达到陈情目的。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准确,饱含强烈感情。如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地把病重的祖母喻为要落山的太阳,来日不多,气息微弱,生命之烛即将熄灭,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

D.本文主要是以情动人。作者陈述了他的苦情、亲情、忠情及怨恨上司之情,情真意切,令人怜悯,最终打动了晋武帝,让他在家侍奉祖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