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5分)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B.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C.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D.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E.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2.请简要赏析“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3分)
3.从文中看,作者写了大师钱钟书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
4.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你认为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5分)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10分)
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士也罔极,_______。(《氓》)
2.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离骚》)
3.青青子衿,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4.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5.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7.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文言文阅读(2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B. 山川相缪 (缭、盘绕)
C. 酾酒临江 (斟酒)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合适)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而又何羡乎 B. 而今安在哉
C. 客有吹洞箫者 D. 何为其然也
3.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徘徊于斗牛之间
4.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舞幽壑之潜蛟 B. 侶鱼虾而友麋鹿
C. 方其破荆州 D. 举匏樽以相属
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挟飞仙以遨游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不知东方之既白 目遇之而成色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⑵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⑶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②,人口不过二十万,③ ; ④ ,⑤,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⑥;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的一石一木无不浸润着音韵的魅力。
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①b②a③e④d⑤c⑥f B.①d②a③e④b⑤c⑥f
C.①b②a③e④d⑤f⑥c D.①d②a③e④b⑤f⑥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该市在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B.积极参与中国电子竞技大赛,可以扩大和提高企业知名度,从而使企业进入充满朝阳的新的发展空间。
C.审计局的同志几天来都在查阅紫阳分校基建部分账目。
D.据报道,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11.21” 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