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生命的问号 田彩虹 一颗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生命的问号

田彩虹

一颗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会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中毒。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别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颗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它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进行造句,不需要修饰或优美的语句。

“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

“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性格。

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当兵。

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待遇时的怅惘,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

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形成各不相同的生命剧本。

我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于是我们会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很会赚钱,但却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演出的就是悲剧英雄。

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不论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是有女儿、太太、媳妇、职员等各种不同的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而活,完全没有自我。

“人生永远是朝着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你认为人生像什么呢?

1.下列对文章的评价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本文对“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内容大胆而又有吸引力,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

B.作者描述四种人对“有毒的树”的不同行为、心态,为下文谈人生问题作铺垫。

C.文章开头提到四种人,作者显然否定前三种人的做法而肯定第四种人的做法。

D.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和常听见的言论,对生命进行探索,使抽象的命题既具体又生动。

E.本文作者告诉人们,面对“生命的问号”,勇于追求,敢于进取,“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才是正确的答案。

2.1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请根据四种人对“一颗有毒的树”的态度,分别用四字词语对这四种人进行概括。(6分)

3.作者说,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要“用直觉,在脑海中直接浮现答案”,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试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4.对“人生是什么”的问题,作者的看法怎样?文末作者问“你认为人生像什么”,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想法来回答,并做以解释。 (8)

 

1.BD 2.“一棵有毒的树”比喻的是生活中遇到的坎坷或灾难(2分)。①逃避现实 \逃避危机\逃避困难(1分) ②敢于挑战\为人除害\拼打抗争(1分)  ③乐善好施\善良慈悲(1分) ④勇于创新\ 大胆创造(1分)   3.①具体含义是:其实就是每一个人自己不加任何修饰的心理感觉(3分)。②理由: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等因素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命运。而这一切都是不加任何掩饰的视觉形象(3分)。 4.(1)(2分)人们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2)(6分)人生如逆水行舟,人生之舟一旦投入江河,便是波涛一生,处在波涛之上,不进则退,不浮则沉,用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错在“博大的胸襟”,本文探讨“生命”问题,不涉及“胸襟”。“胸襟”指抱负,气量。C项错在“否定前三种人”“肯定第四种人”,应理解为:否定第一种人,肯定后三种人,赞扬第四种人。E项作者在文中对生命提出探索,并未绝对化,如“人生永远是朝着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逃避现实\逃避危机\逃避困难。“马上就会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中毒”—— 敢于挑战\为人除害\拼打抗争“这 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别人”—— 乐善好施\善良慈悲“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它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 勇于创新\大胆创造。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本句的要点是“直觉”和“人生”,但都要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来理解特定含义,而不是它的词典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关于“人生是什么”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表述“我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等因素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命运,所以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答案既要有看法,又要有较具体的想象。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声,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王》)

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9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分析其中“满”字的妙处5分)

2.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做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荣,毛文龙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①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②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③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④,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⑤,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至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⑥,弗能也,吾忍乎?”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⑦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  

(选自《望溪文集》, 有删改)

【注】①流贼: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诬称。②摄山:山名,在江苏江宁县东北。③楮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④贰之:重抄一本成为两份。⑤革:危急。⑥亲身之椑:贴身之棺。⑦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文龙卒反               将:率领

B.先生则躬汲               樵:木柴

C.亲身之椑,弗能也         易:改换

D视从孙某,趣易棺         顾:回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女郎

   B.其从孙某书诣郡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C.定附身衾衣,卒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D惧其无传也久矣                               图穷匕首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云先生的父亲张可大在明朝末年曾担任登莱总兵,后来死于毛文龙反叛一事;白云先生也因为父亲卓著的战功被朝廷任命为锦衣卫千户。

B.三楚、吴越的前朝遗老多立名义,以文章经术相互标榜,白云先生却隐居山中,闭口不谈《诗》《书》。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当地的后学者有所启发,守护珍藏白云先生遗留下来的丰富的著作并传布它,不要使这些著作湮灭失传。

D.文章选材详略得当,对于白云先生的身世、经历着墨不多,对白云先生著书数百卷,但不想流传于世等事件则写得较详细,这样更能突出白云先生的性格特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5.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摘自《鸿门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

雾霾之下岂有完卵

①“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迷离?谁在雾里活着又在雾里死去?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窒息?”今年初,北京的那场大雾,催生了无数抱怨的口水,催生了许多搞笑的段子,还催生了这首大雾版《北京北京》。

②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现实的紧迫性,终于在这场遮天蔽日的大雾之后,让所有人为之惊醒。也就在这一天之后,很多人才知道北京原来并不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犹有过之,只不过他们早已“习惯”,不像北京人这么“大惊小怪”。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到1%——不仅是“北京北京”,更是“中国中国”。  

③正如歌曲所唱:“人们在大雾中互相质问和思考,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能怎么样呢?知道了一些原因,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并没有找到希望,普遍的情绪是无奈:人们只能就这样等待下一次雾霾天气的到来。  

④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⑤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再拿这次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来说,就包括工地、工厂的减产甚至停产。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往往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即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⑥空气污染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前者指向人们的出行,后者指向冬季的取暖。如果说取暖问题上选择的余地不大,那么有车一族,能不能尽量多乘公交少开车?想买车的人,能不能尽量选择小排量车?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恐怕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批评政府很容易,要反求诸己则很难。  

⑦仔细想一想,这两个问题都不易解决,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人的远见:不要鼠目寸光,人类要懂得悬崖勒马。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次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启示,便是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空气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用上空气净化器,戴上口罩,但总不能一天到晚“躲进小楼成一统”,而且,单就这种不便已经让人幸福感下降不少。空气面前,也很难打造出一个“特区”。还是以北京为例,虽然把重污染企业搬迁到外省(比如首钢搬到河北),花费巨资以天然气替代燃煤,率先使用低硫车用燃油——这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措施——但是空气是流动的,外地的污染仍然会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的PM25有四分之一来自周边地区)。“邻避主义”不可能是治污的解决之道,泼出去的脏水,终将回到自己身上。  

⑧这就需要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与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相比,环保问题具有特殊性,它强调的是人类作为共同体的一面。在这个个人主义的时代,这场大雾逼迫我们放大视野去思考我们的处境:必须超越时间的限制,为子孙后代考虑,而不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还必须超越地域的限制,包括民族国家的限制,心怀整个地球。这不是迂阔的说教,而是事关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能保有远见就还有希望,如果做不到,便只能通往自我毁灭。  

⑨如何才能有远见?除了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官员来说,还来自政治伦理;对大众来说,还来自家国认同。如何才能具备政治伦理和家国认同?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想……而歌声在风中飘扬:“谁在疯狂开采,哪管遗留问题;谁在标榜幸福,偏又疏于治理;谁在雾里唱歌,提醒人们警惕。”                               

(选自2013Vista看天下》社评,有删改)

1.对造成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条件买车的,一般选择大排量车,势必增加污染源。

B 有车一族习惯于私车出行,不愿意挤公交车,尾气排放有增无减。

C. 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结果没能两全。

D. 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事实上,一些人批评政府容易,反求诸己则很难:只要条件允许,恐怕他们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

B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居民生活污染大于工业污染。

C北京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而空气质量触目惊心,要痛下决心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以保护环境。

D.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其中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超过北京。

3.对“治理空气污染,建设美丽北京”的有效措施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治理P M 25超标,尽快在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措施,顶层设计治本之策。

B.在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

C.将首钢等重污染企业搬离北京,以天然气替代燃煤,使用低硫车用燃油。

D.提升环保意识,努力增强政府的政治伦理水平和大众的家国认同感,超越自身局限和时空局限,心怀整个人类和地球,放眼未来,为子孙后代考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以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遭遇雾霾天气。根据北京环境监测中心35发布消息称,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两会期间,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雾霾天气?

甲:如今汽车数量太多了,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应大幅减少私家车数量。

乙:工业污染最严重!尤其是造纸厂和食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丙:城市不断地规划、建设、拆除、施工,产生的粉尘让我呼吸困难。城市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却没有给我们健康。

丁: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