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尝不可。

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物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否则他的产品就不合格,就不可能获准“上市”。所以,书法家与其他艺术家一样,艺术的修炼必须也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地浮躁铺张,则只会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了书法,书法也全息地映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涵泳体察。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人,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到或者极力追求的。

1.关于书法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是有着自身美学内涵与价值不依附于非原生态的环境而独立生存的人文艺术。

B书法是承载着汉字注入了书法家的饱满情感,彰显出艺术魅力的一种纯粹艺术。

C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事物和情感凸现着书法家人格和学识的淡泊名利的标榜艺术。

D书法是渗透着所有艺术家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一门高雅艺术。

2.关于书法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公权、苏轼等人关于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评价蕴含着浓厚的书法人文精神。

B书法家从精神、道义等方面提炼作品并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方能创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C书法家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注重人生的涵泳体察其书法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滋养。

D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就是以追求个性解放为目的的一部人文精神史。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作为艺术家尤其是书法家必须恪守做人的原则进行艺术的修炼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涵养。

B中国的人文精神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是比西方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层次更高的精神追求。

C书法家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书法因此其作品也部分地映射了书法家的生存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

D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去关注书法的发展是当代书法家今天唯一的价值追求。

 

1.A 2.D 3.A 【解析】试题分析: 1.B项,“纯粹艺术”说法错误;C项,“淡泊名利”属于无中生有;D项,“所有艺术家”说法错误。 2.“以追求个性解放为目的”的说法错误。 3.B项,“中国人文精神高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说法无中生有;C项,“部分地映射”说法错误,应该是“全息映射”;D项,“唯一的价值追求”文中无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各为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日成龙连发四条微博表示正在考虑把他收藏的20年前的10间古建筑中的4间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消息一出争议四起。

B汽车长期停驶放置金属部件会被空气中的水分、氧气以及腐蚀性物质的共同作用造成锈蚀因此要及时清除汽车上的灰尘和水分。

C亚洲一直是禽流感的重灾区虽然原因不明但这种亚洲噩梦应该与亚洲特有的自然环境、养殖方式及防疫体系有着重大关联。

D虽然王梅一向对我心存芥蒂时时戒备但我会积极寻找机会与她沟通交流以实际行动让她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________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②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的整个过程,他们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详细________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③“非法侵入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________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节减  记录  授权

B节减  记载  受权

C节俭  记载  受权

D节俭  记录  授权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嬉闹  股份制  劳燕分飞  骨鲠在喉

B编纂  笔杆子  各行其是  竭泽而鱼

C狂躁  白内障  前倨后躬  唉声叹气

D赝品  摄相机  要言不烦  磕磕绊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⑤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是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也很少被珍视。

⑧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⑨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待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选自20126月《看历史》)

1.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指出中国的大学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轴心组织

D全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又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学里的师生都尽情地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