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简要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30字。
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这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于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请在空白处写一句话,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语段。(不得超过30个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______________。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正在建设的“伽利略”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用三个词语(短语)概括出“雾”和“霾”的不同点。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降低,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 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 000~10 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霾。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降低,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请概括休宁成为第一状元县的四个主要原因。(每点不超过15字)
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应是无可辩驳的。那么,一个面积不过2 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十几万的山区小县,何以接二连三地出了这么多的状元呢?休宁虽僻处安徽南陲,但并不十分闭塞。它介于浙赣两省之间、抱于黄山白岳之中,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等水系的发源地,在古徽州拥有地理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休宁既近程朱阙里篁墩,又与朱熹桑梓之邦婺源为邻,深受程朱理学濡染,素来敦人伦、重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
徽墨、徽纸、徽笔、徽砚等制作业的兴盛,为徽州学人吟诗赋词、舞文弄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此相对,著书、刻书、藏书之风盛行。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对激发休宁学子的学习兴致、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明代开始,“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是大多数徽商奉行的准则。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赢得封建政权的庇护,他们一方面不断向朝廷和官府捐银报效,另一方面把商业利润的一部分投资教育,培养子弟和同族学子通过科举进入封建政府的各级政权。与此同时,商人雄厚的财力和浪迹天涯的流动性,又为他们的子弟延请名师、四方游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表示,莫言能通过文字构建一种空间广阔的、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精神世界。“这是来自文学本身的活力,像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法国《89街》的文章说,“莫言虽然是中国的‘官方作家’,但他的创作是自由的,而且他的作品内容丰富,理应获得国际认可和尊重。”莫言如此定义作品“深刻”: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城市的软肋
马国福
①到过一些大城市,给我的印象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几何形状,古板、冷峻、单调,豪华的橱窗闪现的不是城市的光彩而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光;夜幕下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光,闪烁的不是城市的辉煌,暧昧的气氛中,反而让人多了一分悲凉。一个城市物质的文明复制着另一个城市的文明,一个城市的繁荣追赶着另一个城市的繁荣,一个城市的进步翻版着另一个城市的进步,没有个性,没有底蕴,没有特色。如同一个患了软骨病的重症病人,表面上看起来健康,实际上却弱不禁风。
②拥挤的交通让步履匆匆的城里人倍感压力,浮躁不安,增长出口骂人的坏脾气;过度的开发污染让城里的月光像生了锈的钢铁,没了风姿没了风清云白的雅致;泛滥的商贸让大街小巷像裂缝的喇叭,噪音震天,头皮发麻;交通规则频频被践踏,欺诈行为屡屡出现,破碎的垃圾在城市的角落随意倾倒,像治不好的暗疮;代办假证的牛皮癣随处可见,无孔不入;扮成弱势群体的乞丐在热闹繁华的路段随时可以拉住你的衣角,强行让你行善,要想从此过,留下“慈善钱”,使得过往行人不得不成为一名阳光下的慈善家,以不多的零钱部分地满足他们的行骗愿望;那些充满诱惑图片暴露挑逗的名片、传单随时可能塞到你的手中……
③这些,都是城市的软肋和痔疮。
④我到过香港,也到过一些不知名的小城市和小镇。香港的夜晚尽管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但是夸张一点地说,地上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声音。遇到堵车,后面的司机根本不会不停地按喇叭,更不会因为自己开了宝马就似乎高人一等地拉开车门对堵在前面的出租车以及行人破口大骂。而我们所处的城市呢?开了宝马似乎自己就是帝王将相,高人一等,不停按喇叭,甚至会动粗骂人打人,实在是让我等百姓汗颜。还有一些城市既保留自己的特色,又建造高楼大厦,文化传统在繁荣开放的经济建设大潮中不但没有被抹杀掉,反而保护得非常完好。让人感到身子走在古代的街市上,扑面而来的却是现代气息,古朴又不失现代,开放又不乏传统。这类城市以古城居多,是城市中的活宝。还有一些小镇,小桥流水人家,民风淳朴,没有现代城市的狡诈,他们给你奉献出的真实笑脸你在繁华的城市很难看到,真的是“人在巷中游,车在画中行”,让人感到舒适,感到一种源于自然的真实和惬意。
⑤依我很浅的资历,如果用女人来比喻城市,我认为,发达繁华的城市是脸上涂脂抹粉在舞台上走步的漂亮模特,尽管外表光彩照人,如果铅华洗尽,她们身上总有那么一块暗伤和软肋,文化底蕴不足,个性不突出,缺乏张力和十足的美感;发展中的城市是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村姑,尽管用经济上的繁荣沾了些时尚的胭脂但是仍有那么一点点笨拙,脸面上时尚,但耳根背后还有那么一点黑黝黝的污垢,就好比一条漂亮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突然冒出的一堆垃圾,让人大跌眼镜。而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城市则像一个气定神闲的老妪,满脸的皱纹是她身上最美丽的花,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衣襟上巧妙娟秀的花纹,越老越美丽,越老越显得可爱,越值得依恋。她们的骨头不但硬朗而且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女人中的极品。
⑥有个性才有发展的未来,有个性才有超人的魅力。思路决定成败,方向决定未来。如果一个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只注重用经济的繁荣为自己脸上涂脂抹粉,在功劳簿上添油加醋,而不以文化传统发扬个性,以制度秩序捍卫个性,那么不久的将来,其势必会陷落在以几个阿拉伯数字衡量经济的误区上。这是一种悲哀。
⑦城市的软肋是文化的缺失,个性的没落,秩序的破坏。深厚牢固的文化个性是城市的根脉所在,有效的制度秩序是城市的筋骨所系,良好的品位素质是城市的脚趾,我想一个城市如果这三个部位出了问题,那么它的任何一根软肋都有可能让它跌倒在暂时的繁荣和进步上。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大城市“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几何形状”,在对比中暗寓作者的感慨。
B.“夜幕下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光”在描摹城市繁荣的同时,折射出城市建设的弊端。
C.“使得过往行人不得不成为一名阳光下的慈善家”讽刺了城市中人们的麻木、冷漠。
D.作者认为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城市如同气定神闲的老妪,是女人中的极品,比喻精当。
E.“文化个性”“制度秩序”“品位素质”是城市的要素,勿跌倒在暂时的繁荣与进步上。
2.阅读文章第②段,联系上下文解释“软肋”与“痔疮”的含义,并简要回答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城市比作“女人”,请概括回答作者笔下城市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①段中有“让人多了一分悲凉”,第⑥段中有“这是一种悲哀”,有人说,这样写给人重复之感,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