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有些对作家的评论,虽只言片语,却能形象地概括作家的人格精神,或巧妙地表现其作品的...

有些对作家的评论,虽只言片语,却能形象地概括作家的人格精神,或巧妙地表现其作品的典型风格。如:

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写的诗人。

海子——在尘世中孤独地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的精神守望者。

请参照以上示例,在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位作家各写一则简短的评语。(4分)

鲁迅  朱自清  沈从文  余秋雨  史铁生  顾城

 

答案示例:史铁生——用笔与疾病对抗的不屈之魂。 顾城——用七彩笔描画世界的孩子般天真的童话诗人。鲁迅——以如椽巨笔为锋刀利剑的文化战士。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答题时,要注意在内容上,体现出作家的人格精神或其作品的典型风格,在结构上,可采用“人名+破折号+特点”的句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为下面一段话加一个结论性的句子。(4分)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今天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2分)

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周家兵

我家阳台上有盆野菊花,每年阴历九月就会恣意绽放,金黄金黄的葳蕤无比。我喜欢给她浇水施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这盆每年只开一季的野菊花。它在深圳我家阳台上默默无语的恣意生长,静悄悄地绽放,然后慢慢凋谢在阳台一隅的花盆中。来年的秋天,它依然在我家狭窄的阳台上恣意绽放。

这盆菊花是我从湖北老家带来深圳的。在记忆中她就是一直在那个山冈上长着,兀自自生自灭,兀自快乐开放。在金秋九月的风中,我和父亲一前一后地走在那片山冈上。满坡的芝麻黄豆,在飒飒秋风中摇曳着收获的喜悦。只有在山冈上面兀自开满金黄的菊花,在静默中朦胧而迷人。泛黄的秋叶在沙沙声中飘落细语。菊花在父亲烟斗吧嗒吧嗒声里香气四溢。母亲说把山冈开辟出来,种上麦子。父亲像秋夜月光下的菊花,绽放而静默。母亲叹口气转身回屋。给爷爷冲泡一杯自制的野菊花茶,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爷爷入秋就胃热心烦、便秘口苦、头痛目赤。

深秋,父亲带我爬上那片满坡菊花的山冈,叫我仔细观察快要凋谢的金黄菊花。我仰望蓝天,辽阔高远,大雁南飞,我极目远眺,群山峻岭,满山冈是泛黄的树木,落叶在风中兀自飘零,我周围是依然飘香的金菊,摇曳,葳蕤,怒放。父亲坐在杂草中,点上一支自制的香烟,浓烈的烟草味直刺心肺,父亲剧烈咳嗽,声音在山巅翻滚到山谷,我看着痛苦的父亲在抽搐中不停地大口喘气。父亲在咳嗽之后,指挥着我和他一起用手逐一采摘金黄的菊花,留下突兀的枝和枯黄的叶,在秋风中萧瑟一片。

在秋雨来临之前,独自一人在家时,我爬上屋顶收拾晾晒的野菊花,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滚了下来,跌落到院子的泥地上。菊花没有被雨水淋湿,父亲和母亲跟爷爷说,今年的野菊花收拾打理得很好,都是我的功劳。我心里美滋滋的,骄傲地笑着。我知道,多病的爷爷今年就可以像去年一样喝上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爷爷的老毛病就可以平缓很多了。

父亲的病查出来是在我成年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了家乡。父亲在爷爷去世之后,就再没有打理那片山冈的菊花了。那片野菊花就兀自在老家那片山冈上生长开放。没有人浇水施肥,秋天来临,山冈上却依然金黄一片,葳蕤绽放,秋风送爽,也送来菊花的沁香,在老家村落里飘散游荡。只能是飘散游荡,因为村庄已经人丁不旺,外迁的浪潮在漫山遍野地疯长。

我也在外迁的浪潮中抵达深圳。没有在毕业后留在老家,违背了许多人的意愿,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夜晚我都在梦中将故乡一遍又一遍地张望,没有了老家旁边的那片金黄的菊花,只有依然站立在山冈上的父母期盼我回家的目光。父亲在我离家不久的秋天飘落在故乡的泥土中。那片金黄的菊花却依然在山冈葳蕤的绽放,父亲却再也不能和我一起采摘菊花。母亲说,自从爷爷去世后,父亲就再没有采摘过山冈上那片菊花了,父亲觉得,再好的菊花茶也没有意义了。

父亲,我没有亲手为您采摘老屋旁山冈上那片金黄的菊花,再为您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父亲,我知道野菊花能扩张血管,又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可是,我只为您买了降血压的药物,我知道,你和爷爷一样也有高血压,可我没有明白,你和爷爷一样,多么希望我像当年的你,亲自爬上山冈,为您采摘金黄恣意绽放的野菊花,清洗,阴干,晾晒,冲泡,甚至从屋顶滚落院子的泥地上。父亲,岁月让我终于在你逝去的若干年的梦中才猛然醒悟。

梦中,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如今,我家的阳台菊花绽放。

我找不回父亲的山冈,我只有在阳台上将父母遥想。深圳的秋天没有故乡的景象,老屋在那片菊花金黄的山冈下有说不出的凄凉……

(有删改)

1.请简要赏析“父亲像秋夜月光下的菊花,绽放而静默”这一语句。(4分)

2.请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6分)

3.请分析作者以“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作为文章题目的用意。(6分)

4.作者对自己没有回归故土远走深圳,始终心怀一份愧疚,你怎样看待评价他的这一行为与心理?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得到的启示。(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示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但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未晚的句子是:                                 

(2)古诗写景各有特点,李白写蜀道山水,“连峰去天不盈尺,                 ,以山川之险揭示蜀道之难,杜甫写景有“        ,乾坤日夜浮”的雄浑阔大。

(3)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等三部分组成。

(4)           在他的诗歌《雨巷》中化用前人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营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形象,并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1.“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3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掊:搜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事于上            白:禀报

B.神宗嘉之                     纳:采纳

C.擅常平粟赈贷                 发:征发

D.诏遣使视                   按:查究

2.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表现范纯仁“敢谏”和“爱民”的一组是(    )

A.致主处身,二者胥失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

B.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C.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            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D.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他反对以变法搜括钱财,侵害百姓,认为这将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B.范纯仁敢于弹劾权贵,他指出宰相富弼身为三朝重臣,深受朝廷恩顾倚重,却称病家居,这是不肯效力君主、担当重任的行为,也是立身处世方面的缺失。

C.范纯仁为政宽缓,对轻罪的囚犯,并不像一般官吏那样使他们在狱中疾病而死,而是给他们自新的机会。这样一年之后,被关押的囚犯大半出狱了。

D.范纯仁担任宰相时,依据公议荐举人才,并不为了将人才罗致到自己门下,也不要被举荐的人知晓感恩,只求朝廷所任用的是正直的人。

4.(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人 虽 至 愚 责 人 则 明 虽 有 聪 明 恕 己 则 昏 苟 能 以 责 人 之 心 责 己 恕 己 之 心 恕 人 不 患 不 至 圣 贤 地 位 也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4分)

②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