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地方的看法。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角落的星辰 或许,这就是悲哀。 人们总是惊讶于绽放着的美丽的花朵,却看不到花下那挺立着的脊梁般的花茎,更不会注意到那簇扎在泥土石缝中的根须。他们,往往被忽视。 在城市的尽头,破败的土屋里,昏黄的灯光下,舔舐着伤口的农民工,忙碌着生计的老人,焦虑着学习的孩童构成的只有一点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四周的昏暗。中心城区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到了这里,便成了生计的无奈、工资的迷茫。他们是天空中的星辰,却是行星,只能希求恒星的施舍。 一座座高大的楼房矗立起来,一条条光洁的道路延伸到远方,我看到了农民工脸上的希望,仿佛碧天里闪烁的恒星,灿烂却又令人心酸。城市的希望在我们手中,可我们的希望在哪里?一所又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开学又被迫关闭,一个又一个稚嫩的初中生、小学生跨入森然的工地,为了自己的明天而敲打着今天。 当一辆辆奥迪、尼桑停在市中心的一所所名校,当网络大骂“富二代”“官二代”,又有几人会把眼睛移向城市的尽头?当“给力”肆虐都市之际,谁能记得起,每一座城市中最给力的那群人? 或许,这也是一种希望,当被遗忘了太久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光芒。当春晚上那一幕让心笑与泪的子弟小学开学时,当那个貌似精明的打工者返还巨款时,当旭日阳刚嘶吼着春天时,我们看到了天空中的璀璨。在城市的尽头那片依旧不光亮的天幕下,一颗颗耀眼的星辰绽放自己的光芒,让你我汗颜。 我们很庆幸,不会再有胆怯的眼神望向我们,不会再有不屑的眼神望向他们。成千上万的农民工,终于在人民大会堂里有了自己的发言人;国务院里总理的眼睛关怀着城市的边缘。“二代打工族”不再忧虑工资的着落,迁移的子弟小学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根。角落里的星辰终究会照亮城市的天空。 当幸福来敲门,我会很真诚地告诉每一个人,农民工或者“二代打工子弟”将会是我们城市的脊梁,城市的恒星,他们的光芒会照亮每一处希望。 【点评】 ①立意准确,题目“角落的星辰”就点出了主旨的“不起眼”和“光芒”,行文中紧扣社会中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如何“发光”。立意既扣住了材料,又联系了社会现实,准确而深刻,表现了小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关注生活与社会的精神。 ②语言流畅,有文采,句式整散结合,如第三段富有韵律美。 ③结构清晰,叙议结合。④卷面整洁。 ⑤建议,如能把“如何绽放人生的精彩”说的更清楚一些,则可以评为“满分卷”。 细节微风岸,人生独夜舟 常言:细节决定成败。原本不理解,却在岁月流逝之中渐明其深意。 《鸿门宴》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对此却有与之不同的言论。细节才是根本,不注重生活小节,怎能成大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细微之处见真谛,有两家商店分别建在道路的两侧,可是很奇怪,南边(即道路右边)客人却很多,连主人都不明白,后来细心观察,原来是南边为客人提供水的保温桶比北边的大一些,细想,作为旅客想要喝水,是桶大一些的,还是桶小一些呢?很建档,旅客来喝水,顺便买一些礼品,由此商业兴隆。这就是细微之处,便影响商机。 日本的一个内衣品牌,起初并不起眼,但由于老板发现很多妇女在内衣城试衣难免尴尬,他便和员工经营起推销,上门服务,顾客挑选后可当场试穿,因此商机出现,此内衣品牌不几年便兴盛起来。 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的细节却成就许多成功,能够绽放出明媚的光芒,流萤虽只有小小的光芒,但在黑夜之中它仍是灿烂的火种,瓦特看到水壶沸腾顶着壶盖,疑惑,最终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牛顿被一个苹果击中,疑惑不解,打开物理学的大门,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动作即能彰显一个人的智慧与品质,成大事者必将注重细节。 是否还在无边的梦海中徘徊,是否还在人生道路中迷茫,记住细节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或许我们并不是人中龙凤,也不是爱因斯坦,但我们同样可以成就自我,人生之路需要我们谨慎,细细的走,一个人去面试,他自知可能无望,索性以平常心对待,在去经理办公室走廊上,他发现干净的楼梯上有一张纸片悠然躺在地上,别的应聘者漠然而去,他想了想,拾起纸片,放入旁边的垃圾桶,笑着说:“纸片,那才是你呆的地方。”快乐的去应聘,结果显而易见,他胜利了,原因是他拾起纸片,这一细节虽平凡,但却显示了他良好的道德素质,让他的心灵绽放光彩。 细草微风岸,人生独夜舟。时刻谨记:小小细节也是促你成功的基石,它同样可以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面对生活中残酷的竞争,以小胜大,也是一种法宝。 【点评】 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体纯正,立意准确,材料运用能够做到切合主题。语言表达叙议结合,简洁准确,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 如果本文能够在材料的选择上做到多样,甚至做到正反对比,则更好。 【解析】 试题分析:(一)命题意图 本次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学生不太重视审题、审读材料粗枝大叶等现象,结合当前社会中对一些平凡、普通、细小的事物不太注意,关注程度不够等社会现象,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去关心、留意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于平凡中彰显伟大,让细节成就未来,让普通变得卓越。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去关注普通的的地方,生活中的一些地位、身份非常弱势的普通群体,这些人经过奋斗,也会焕发出光芒,创造自己成功的人生。比如现实中的农民工,不被人们关注,甚至受人歧视,恰恰是这些人,装点了城市,创造了生活的美好。学会关注这些,也是未来建设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就像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民生”问题,以前关注较少,现在成了这次人代会讨论的重点;再比如最近炒得比较热的食品安全问题,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但却是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大事;对于自身发展也有上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小事。这些都有必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去关注。 (二)审材料 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不起眼”。所谓不起眼,是指那些不受人们关心、不被人们注意,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人、事、物。第二个层面是“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一般可以理解为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绩,产生了影响。第三个层面是“改变了看法”。第二个层面与第一个层面之间用“但”来连接,从形式上看是一种转折关系,第三个层面是一、二两个层面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个层面的“不起眼”与第二个层面的“焕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之间又产生了一种关系,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由于某种转化,却“绽放了人生的精彩”,对这种关系的把握是审题的关键。 不起眼的地方可以是细节,但一味地写细节或者细节决定成败也不一定切合题意,细节也有受人关注的和不受人关注的之分,在这里必须是由于关注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细节,结果出人意料地“发出了明媚的光芒”,才被视为切合题意。也可以写平凡,写平凡不一定都切合题意,必须写由于对平凡的坚守或者其他,才绽放出了人生的精彩。再具体一点,像陈景润,居于六平米的斗室,却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那是源于他对数学探索的执著追求;像旭日阳刚,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那是源于他对音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三)审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不宜把它写成话题作文。应该认真研读材料,弄清材料中所包蕴的某种关系,从而确定一个比较好的立意角度,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其他要求,基本上都是常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文体特征鲜明这一点,从阅卷情况来看,文体特征鲜明仍然是今后写作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四)比较切合题意的标题 成功常见于忽微 小处彰显人性之美 蛰伏,等待光芒 关注盲点 陌上花开 伟大从小处诞生 于无声处听惊雷 石头缝底散发出光芒 非凡起于平凡 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把平凡做到极致 寂寞·奋斗·成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两幅对联各说的是那些人物?(2分)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面长句改为三个短句(3分)

     当我来到碧波蓝天,海鸥展翅飞翔的东海哨卡时;当我来到山峦起伏,布满弹痕的西线猫耳洞时;当我来到林海雪原,银装素裹的北国时,我想起了为国站岗的战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满分5 manfen5.com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必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合,丰富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确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节选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沅水给予了爷爷哪些“财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和憧憬。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查看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正确的名句(8分)

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如诗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虎鼓瑟兮鸾回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