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17分) 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裴毅然 ①中外文学作...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17分)

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裴毅然

    ①中外文学作品中有一道奇特风景线:知识分子一直是被嘲笑的主角,很少成为获得赞美的主角。

②新文学运动以来,鲁迅的《孔乙己》、叶圣陶描摹灰色知识分子的《先生在难中》、钱钟书的《围城》等名著名篇,瞄准的对象尽是知识分子。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知识分子逐渐陷入整体挨批的社会大氛围下,从思想界到文学界,知识分子全得低头认罪,成为必然自觉改造的对象,文学形象中的知识分子自然也高大不起来。进入九十年代,从特定意义上,知识分子仍然是社会上的弱者,因为谁都可以扯上知识分子开骂一通。王朔说知识分子“不骂白不骂”,并不仅仅是王朔个人的“美学投机”或“艺术选择”,实际上代表着整个社会审美的某种价值趋向。

③中国文学尽拿知识分子“开涮”,乃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本人试析一二。

④知识分子有能力参预各项社会活动,有可能跻身权益分配之列,社会身份十分微妙,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阶层。因掌握知识,知识分子自必怀有一定理想,不屑于流同俗辈,不安于既有现状。行高于众、品异于俗,知识分子的英雄自画像,自命不凡自我夸张,主客观之间存在相当差距。在群俗看来,便很有点脱离现实做白日梦的味道,可嘲可笑之处多多,即富含“可嘲笑因素”、“可打趣内容”。聪慧敏感的作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卖点。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何以成为“嘲笑主角”的最重要之因素。

    ⑤无论中外,相对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工农社会地位更低,处于社会最低层。尤其在旧时中国,不少工农连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而同情弱者又是基本人性,且形成强大社会心理定势。若嘲笑弱者,似乎道德品味欠高。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掀起的文艺工农化运动,除了现实政治因素,从审美角度也倚于这一社会心理定势。否则,工农化何以会于短时期内得到文艺界的广泛认同?

    ⑥由于知识分子最熟悉的是自己,知道何处何地有痒痒肉,知道哪儿隐藏着最丰富的“矿藏”,一举刨一扛镐的“第一感觉”都往那儿汇聚,这样便从创作源头上决定了作家的取材向度。而艺术创作的关键又在于细节与深度,对作家来说最容易写得深入的只能是自己。此外,嘲笑自我的社会效应也较好,上面不会怪罪,下面不会得罪,官不厌民不嫌,就像相声演员最好的开涮对象总是自己。既然将镜头对准了知识分子,那么还能不搞出几声笑来?谁身上还能没有一点可资嘲笑的“不完善”之处?

⑦孔孟以降,中国士人审美习俗便形成强大的厚古薄今之定势,以过去否定现实。“三代文武”,标榜至今。厚古薄今,从习惯上养成了中国学者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审美传统——“以新为不可知,以旧为不可易”。

⑧一九八〇年代中期呼啸文坛的“寻根派”,呼吁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特质中找寻现代社会的“自我”,期望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根”,从宁静乡村处寻找文化根源,从遥远落后的原始文明那里,找到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根”。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从思想倾向上,表现出追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文明,表现出追慕落后的趋向,但从审美上却因这一“向后看”得到价值支撑,觅得内涵,并以此否定城市现代文明。而知识分子又总是城市文明的代表者,与“向后看”的审美定势形成巨大反差,嘲笑知识分子便成了一块滋味多多的“痒痒肉”。

    ⑨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精神与审美观点均处于欲建未建的叉路口,新旧矛盾交聚汇集,以“旧”笑“今”也是一种必然。恰好多读了几年书的知识分子又是公认的新派人物,多有与众不同之处,被俚俗们拎出来当当笑角似乎也十分正常。

⑩当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新派人物嘲笑旧式人物总是“夏瑜”式的孤掌难鸣,不成气候缺乏呼应,而旧式人物嘲笑新派人物则是一呼百诺,激掌一片。   因此,审美上从来就是偏旧不偏新,鲁迅的《药》中,最好笑的人物还是那个“疯子”夏瑜。

⑪习惯成自然,既然知识分子这一头总是自我嘲笑,并不断提供这样的嘲笑范本,那么另一头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俗众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天然的嘲笑期待,即所谓时髦的“卖点”。

⑫当然,只要知识分子还作为某种社会集团有别于工农,只要知识分子还只能由自己写自己,只要知识分子还因为掌握知识而成为社会关注点,那么,文学中的这一“知识分子待遇”怕是还得享受下去,一直要到全社会知识化,全都成为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免却这一“待遇”。

1.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⑩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①等到新思想最终战胜旧思想  ②再回头去嘲笑旧式人物

③如《药》中新派人物夏瑜    ④好象也没了多大意思

⑤甚至连嘲笑权都没有呢      ⑥新派人物亦随之失去“新”意

A③①②⑤④⑥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⑤①⑥②④  D③④②⑤①⑥

2.第⑥段加点词“矿藏”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3.第⑧段,作者列举“寻根派”和《最后一个渔佬儿》的目的是什么?(3分)

4.第⑩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试举出其中一种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5.下列分析“中国文学尽拿知识分子‘开涮’”的原因,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作家们创作喜欢向熟悉的自身取材。

B 自古就有嘲笑知识分子的审美背景。

C 人们普遍同情弱者的社会心理定势。

D 知识分子本身微妙的社会身份因素。

6.作者对未来知识分子在文学中的“待遇”持什么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5分)

 

1.C 2.作家写作中可以被用来嘲笑的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或知识分子身上可资嘲笑的“不完善”之处。 3.中国学者有厚古薄今、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审美传统(1分);审美上喜欢“向后看”(1分);而知识分子又总是文明的代表者,与“向后看”的审美定势形成巨大反差,因而总被嘲笑(1分)。 4.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把新派人物比作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夏瑜”(1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审美上从来就是偏旧不偏新”的观点(1分);或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1分),把新派人物嘲笑旧式人物总是孤掌难鸣和旧式人物嘲笑新派人物则是一呼百诺的现状进行对比(1分),突出地表达了“审美上从来就是偏旧不偏新”的观点(1分);或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1分),通过例举人们熟悉的鲁迅作品中“夏瑜”的结局(1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审美上从来就是偏旧不偏新”的观点(1分)。 5.B 6.作者认为(1分),只要知识分子还有别于工农,只要知识分子还只能由自己来写自己,只要知识分子还是社会的关注点(1分),中国文学拿知识分子“开涮”还会继续下去(1分)。 我同意作者的观点(1分),因为中国文学历来有嘲笑知识分子的传统,现实生活中许多知识分子就有虚伪猥琐等性格特点(1分),所以,它还可以成为人们继续写作的资源(1分)。 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1分),因为尽管中国文学有嘲笑知识分子的传统,但历史上和现实中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这些特点被人们认识到以后(1分),人们会改变过去的做法,在文学中赞美知识分子(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意连贯,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的方法。根据前文内容“新派人物嘲笑旧式人物总是“夏瑜”式的孤掌难鸣,不成气候缺乏呼应”。③与⑤联系紧密,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②与④前后承接,意思联系紧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解答本题可联系后文内容,可以知道“矿藏”是以被用来嘲笑的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或者用文中的最后一句话“知识分子身上可资嘲笑的“不完善”之处”回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联系⑦和⑧两个自然段。“寻根派”厚古薄今,从习惯上养成了中国学者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审美传统;与后文知识分子的认识形成对比,知识分子又总是文明的代表者,与“向后看”的审美定势形成巨大反差,因而总被嘲笑。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方法。解答本题首先点出论证方法,然后举例论证。本段中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自古就有”说法错误,在文中无依据。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联系文本中最后一段,首先答出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要能够自圆其说。如果从反对的角度回答,要回答出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正确认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迪与思考?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

王昭君谢汉帝疏①    [北宋] 柳开

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②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虽年华代谢,芳时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纵绝幸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国家以戎虏未庭,干戈尚炽,胡马南牧,圣君北忧,虑烦师征,用竭民力;征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③(甲)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乙)今用臣妾以和于戎,朝廷息轸顾之忧,疆场无侵之患,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移于臣妾之身矣。(丙)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之名,垂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丁)愿陛下宫闱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无辞以谢陛下也!”

【注】①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和亲。  ②掖垣:指皇宫。   ③轸顾:深切顾念;侵渔:即侵夺。

 

1.“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过与本文问题相同的课文是《___________》。(1分)

2.下面的句子插入文中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处最恰当。(2分)

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曰将,宜为陛下伐之。

3.对第②段画线句的写作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交代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背景。

   B突出当时汉胡战事正酣,君王迫不得已派昭君出塞。

  C陈述常年战争耗尽民力,显示出塞和亲的重大意义。

  D描写匈奴南侵势不可挡,表明昭君出塞是为君分忧。

4.全文代拟王昭君口吻上疏汉文帝,其写作用意是                    (3分)

5.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16分)

先生鑘  [明] 张大复

①庆符令先生鑘,清强有守。

②初试如皋,以盐使者牒,掣监仪真。故事:掣者至,燕饮月余,箧肥乃去,则藉手报使者。先生往还才六日,徒手归报。御史面誉之,心衔之矣。

③遂改知安乡。人或尤之,先生曰:“吾少贫。吾母以缝纫衣我。挟策诣熟,线溪①新故也。后婚,当亲迎。念所著履故敝,假他鲜履著之。吾父见,让曰:‘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遽解去,蹑故履往。吾失欢上官以归,故履尚在也。”

④嗟夫!世固有为令抗御史者,自遂其性为务,至有上官所不能堪。名高耳!先生不易其志,抗御史之所不言,人莫闻知。故足重也。后补庆符,年五十七,诡引年律②以老。

⑤陶会稽曰:“先生尝云‘令威威所事也。监司部刺史,持法诇③刺以威我,故威吾所威者。五达之市,三户之校,心评口誓,其为监司部刺史多乎哉!令谨事吾民,不胜事也,其曷敢不威?’予读其言凛凛矣!”

⑥再补庆符,行京口,舟几覆。有巨艘拯之。其人曰:“如皋令君耶?”以其徒拜樯下。曰:“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⑦斯非自威之取效也哉?

【注】①线溪:针脚。  ②年律:年岁。  ③诇:侦察、刺探。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故事:掣至者,燕饮月余     (       )   (2)线溪新故也    (       )

(3)名高耳                  (       )   (4)行京口       (       )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盐使者牒              子之道,移之官理

B箧肥去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知尔丑

C有巨艘拯              久,能以足音辨人

D世固有令抗御史者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

(2)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4.根据文意,“刺史之威”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自威”源于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5.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先生的形象,请择其一种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后面题目。(8分)

永遇乐  [南宋]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①,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②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③无寐,满村社鼓

【注】①李易安《永遇乐》: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而赋上元《永遇乐》词。②缃帙:本义是书籍、书卷。这里指李清照南渡时丢失的书籍等。  ③釭:油灯。

1.词中最能体现上元节景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序中说“托之易安自喻”,表明作者借写李清照身世,来抒发自身在乱世中的感慨。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了本应欢乐的场景却因战争和天气的因素显得格外冷清、萧条。

C下片用“此苦又谁知否”这句话来呼应序中的“悲苦过之”,强调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D下片运用了李清照、杜甫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诗歌的意境更为开阔深远。

3.有人说,画线句曲折说来,又多少眼泪,请作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2)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3)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

(8)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