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东亦然             凶:荒年

B 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

D 王无                罪:作恶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邻国之民不少            牺牲玉帛,弗敢

B 不百步耳               系向牛头充炭

C 弃甲曳而走              斩木为,揭竿为旗

D 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    日出江花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 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4.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划线的句子(10分)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5分)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分)

 

1.D 2.C 3.B 4. (1)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 (2)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没有遗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解析】 1.1】 试题分析:罪:名词用作动词,归咎、怪罪。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C项,兵:兵器。A项,加:①更,②夸大。B项,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D项,胜:①尽,②超过,胜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王道理想概括不全面,缺“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借代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语句通畅。关键字:“寡人”,君主自谦,译为“我”;“于”译为“对”;“生”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活人”;“死”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死人”;“憾”译为“遗憾”。句式:“王道之始也”,判断句,注意译出判断词“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

汤嘉琛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后,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杜甫是河南巩县籍名人,网友的涂鸦之举遭到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痛批:“恶搞杜甫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始料未及的。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正劲的恶搞行为,无论是成都杜甫草堂,还是巩义杜甫故里,都持一种不欢迎甚至批评的态度。但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而已。

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年轻网友以讽刺、幽默、游戏的视角,来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娱乐大众的一种网络风尚。在知悉恶搞文化的网友眼中,凡是能够通过再编码、再创作而流行于网络的东西,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几年前红遍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堪称网络恶搞的经典案例。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可能是它充分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一方面,如今的微博俨然就是一个集聚了数亿围观者的广场,分享资讯、寻找娱乐是这个广场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另一方面,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恶搞参与者实质上推动了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

不过应该看到,这波恶搞风潮的核心要素只是一张普通的杜甫插图,其多样性和再创作潜力其实并不高。这意味着,即便网友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嫁接到恶搞当中(比如将杜甫恶搞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这张照片仍不具备长期流行的可能。更何况,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网络文化大观园中,似乎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尚。综合各种要素加以研判,这场恶搞杜甫的网络快闪行动,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烟消云散。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衰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章可循和超越常规逻辑的,即便是再普通的文化载体,也能突然之间成为某一时段的流行。然而,鉴于今年恰好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我们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杜甫很忙”以及杜甫文化突然升温,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性解读、另类表达,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3月27日

1.关于“网络恶搞”,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恶搞是以再编码、再创作为特征,以讽刺、幽默、游戏为视角的一种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娱乐大众的网络风尚。

    B.网络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年轻网友借以释放内心压力,建构网络身份认同,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网络亚文化现象。

    C.网络恶搞是一种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意义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以寻求快感和参与感为目的的偶然出现的网络狂欢。

D.网络恶搞和微博结合后,具有更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智力、技艺和幽默感的文化比拼。

2.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突然爆红网络,是那些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上的人们的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行为。

    B.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审视这次“杜甫很忙”的恶搞狂欢,大可不必对此反应“过敏”,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大可不必这样恶搞。

    C.“杜甫很忙”的网络恶搞其实并没有奇特的创意,但它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恶搞相比就显示了突出的特色。

D.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依然会随时烟消云散,因为在网络文化大观园好像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友经过再创作把杜甫涂鸦成似乎无所不能的形象,亵渎了语文教材插图中的杜甫形象,自然引来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是批评,对如此恶搞作者持基本否定态度。

    B.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我们或许不必对“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做太多高深分析。

    C.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

D.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杜甫的恶搞文化超越常规逻辑突然成为舆论热点,恐怕与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策略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几个语境中的语言表述都存在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6分)

某电视剧中,即将毕业离校的同学小张送给辅导员老师一幅画作为留念,辅导员老师一边接过礼物一边说:“多谢小张,那我就笑纳了。”

小李某日收到同事的一张请柬,上面写着:“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小李的朋友新开一家酒楼,小李受到邀请,他答谢道:“贵酒楼开张大吉,不论是多忙,到时我也一定会拨冗光临……”

某学校广播站播送时事新闻:北京连续突然的强降雨,造成野三坡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事实上,人在冷漠无情地对待动物的同时,对自身的伤害也是同样惨烈的。      ,所以也就被忽略了。                 ,这一切都类似于残害动物的一场场复制。原来人性的丧失      。人对动物施暴的过程,也是双手沾上鲜血、耳廓听到嘶喊的过程,       ,罪孽感一方面折磨着我们,另一方面又在诱惑着我们。

人与人之间骇人听闻的酷刑

但它的结果一定会以其他方式复制和散布开来

这种惨烈由于没有直接感到剧痛

就是在这种残害动物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的

比如战争或种族迫害

这种颜色、这种声音一旦渗入心底就会驻留不去

A.⑥③②⑤①④          B.⑥②⑤①③④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②⑤①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