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大学生怎样离校 大学生离校时的一幕幕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大学生怎样离校

大学生离校时的一幕幕生死离别,内心难免有些凄凉,于吾心有戚戚焉。于是决定去走近我们的这些师兄师姐们。

迈进毕业生宿舍,看到毕业生宿舍的肮脏混乱,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震惊,更甚者一些人可能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怀疑。不错,做事应该善始善终,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里平均素质比较高、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的一个群体。从经验看,大学生在公众生活中经常扮演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角色。比如,每年暑假的时候,许多院校都组织社会实践团,从一些新闻媒体中,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大学生们走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既给普通百姓带去了鲜活的文化知识,大学生自己也从社会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不光帮我们科学地种植,还送来了许多书帮我们增长知识,真希望他们能经常下乡。”这是来自调查百姓的最多的回答。

再比如,每当城市里举行大型活动时,大学生总会踊跃充当志愿者。所以,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在毕业时候扔了点儿破烂,或是因为极少数人破坏了公物,就判定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过关,那是太过轻率了。而且,据调查,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经了解,大学生毕业宿舍凌乱,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知情人知道,那几乎是一年一度芳草绿的。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年头里,毕业生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书法,地上扔满了垃圾,能拆的东西都拆掉,真堪称满目狼藉。后来,各院校纷纷出台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暂时性扣发毕业证等等,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要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大学生不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那倒不见得,更不能把这看作大学生的本质大暴露。正确的做法是抛开简单的谴责,从毕业生的毕业心态上寻找根源。

据调查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反映,因为最后阶段比较忙,比如找工作,还有实习,再者因为一起生活过四年的舍友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时的凄凉心情才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是的,四年大学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日子,一旦毕业,那种割舍不掉的乡愁会占据毕业生的脑海,种种复杂的情绪会油然而生,至于毕业典礼,早已是几十年一贯制,无非是领导讲话学生听,缺乏参与互动,很难让人产生庄重和自豪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再加上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合适的垃圾清扫工具,离校日程安排紧张,就容易导致一屋不扫的结果,不过现在各院校已经试图一改旧颜。据98级我们的师哥师姐讲,我们院的毕业典礼互动性强,如果你去看一下,你甚至分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又是同学。而且我们药学院通知离校日期提前,给了毕业生们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事情。

大学生学成离校应该是一个很温馨、很庄重的过程,应该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让毕业生参与,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表达渠道。比如,毕业典礼应该富有时代气息,毕竟大学生是最富有时代性、最富有生气的,因而他们渴望与他们同步进行的毕业典礼、毕业证的发放也应该更有表彰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应该更畅通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强烈呼声,当然还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公共留言本,让学生留下最想说的话,这在我们药学院早有例子。总之,就是要让毕业生产生精神上的归宿感,要让他们感到,即使毕业了,学校仍是自己的家,学校的一草一木仍然需要自己去爱护。这样,相信我们那些可敬的大学毕业生会让那些曾怀疑他们大学生的素质的人们感慨一番的:善始善终。确确实实也!

如果学校方面和毕业生方面做到以上这一切,一屋不扫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将为时不远

作为我本人,真心希望所有大学生切切实实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者。我希望当我们跨出校门的时候,不会有师弟师妹为我们的“终”而产生疑问,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做出榜样、典范。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则调查报告针对大学生毕业时总会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作者承认大学生是社会上高素质的群体之一,毕业时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必太过担心。

C.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朋友离别的心理折磨,学校制度上的限制,这些都是毕业生做出不文明举动的原因。

D.大学毕业生离校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E.本文语言平实流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作者通过亲身的调查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为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本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屋不扫”一词,具体的内容是指什么?请你简要概括。(6分)

3.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应该如何离校经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列出。(6分)

4.本文就大学生离校时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举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人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学毕业生破坏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责任;也有人认为,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不文明现象存在多年,这说明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00字左右。(8分)

 

1.BD(选对一个2分,两个5分) 2.“一屋不扫”指大学生毕业时所做出的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包括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涂乱画等不正当的发泄行为。(6分) 3.①校方工作要到位,充分照顾学生心理,应给毕业生以温情之感,而不应以高压对待。②离校日期应安排合理,让毕业生有充足时间准备。③组织丰富的活动,开通沟通渠道,加强与毕业生沟通,让毕业生有归宿感。(6分,每条2分) 4.答案不唯一,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从文章看,大学生毕业时的不文明现象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且已经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是一个需要找原因、及时解决的问题;D项,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说是根本原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从原文“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在毕业时候扔了点儿破烂,或是因为极少数人破坏了公物……大学生毕业宿舍凌乱……毕业生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书法,地上扔满了垃圾,能拆的东西都拆掉,真堪称满目狼藉”中筛选整合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从“如果学校方面和毕业生方面做到以上这一切,一屋不扫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将为时不远了”可知,答案在上两段,分条概括即可。注意将不要怎么样的情况从正面说,改成要怎么样。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评判时,重点看其思维深度,注重从社会价值角度出发,就此问题的社会意义、社会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均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里已经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带这样的天,你蹲大厢板,会生生冻死”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很棒的师傅。一天,他的车突然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有踪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个青年化装成一个可怜的人,拦了他的车,上车以后把他杀死,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跑了。直到案发我们才知道真相。从此我们司机绝不敢搭不认识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上车。你是我的老乡,说了话我才破例的。”

我心里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抱着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

“再仔细瞅瞅。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然后会怎么样呢”我带着哭音说。“你也别难过。我有个法子试一试。”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石像般凝立着,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我把所见同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是要跳车了,现在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身剧烈倾斜,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我一时没明白过来,但司机凶狠的眼神启发了我。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采取最紧急的自救措施: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怎么样最低他也是个脑震荡。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想到贼娃子一举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再打我提包的主意了,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他还在偷,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是吗”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到了。”司机干巴巴地说。我们到一个兵站了,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司机打亮了驾驶室里的大灯,说:“现在不会出什么事了。”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

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怕我的母亲喝不上小米粥,现在到天亮前,我赶得到家了……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

司机一字一顿地说:“甭哆唆了。拿好你的东西,回家吧

他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敏捷。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黝黑的轮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

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为了母亲能吃上小米粥,连夜奔波在荒寂寒冷的沙漠戈壁,虽然有幸搭上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却遭到了“我”与司机的误解的故事。

B.“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这句环境描写暗示青年即将像之前的搭车人一样干坏事,营造了一种恐怖的氛围,推动了后文的情节发展。

C.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那个要搭车的“青年”,而他的形象却是通过“我”和司机两个人物表现出来的。因此全文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D.从全文看,我对搭车青年的情感经历了怜悯、痛恨、感动这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完成了情节,完善了人物形象,与读者形成共鸣。

E.作者细写“我”与司机对那个青年的猜疑,其作用在于衬托,旨在形成反差,更加凸显那个青年的美好德行与善良人性。

2.小说以“翻浆”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

3.本文在情节构思方面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

4.这篇小说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结合文本,联系现实,你有怎样的思考(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寻寻觅觅,                                  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问题。(11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试分析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写法上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瘞旅文(节选)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痛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注】音yī发语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问讯北来事              就:接近,趋向

B.明早,遣人              觇:窥视,探视

C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        将:将要

D.古者重其乡                去:离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携一子、一仆,将        徙于南冥也

B能以无死乎                还也

C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D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吾两人在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作于正德四年,这时作者被贬于龙场驿已是三个年头了,瘗()就是埋葬的意思。该文是作者埋葬三个客死在外的异乡人以后所作的一篇哀祭文。

B.这三个异乡人与作者素昧平生,但祭文的感情却写得相当深切,其关键是作者被贬龙场驿,其景况略如客死之人,悲客死之人也是作者借以抒发自己被贬他乡的凄苦哀伤之情。

C.吏目主仆三人之死,既有侧面虚写,也有正面实写。死因一直含含糊糊,没有交代明白。不过在作者看来“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以及“游子怀乡”都可能是吏目致死的原因。

D.本文虽然是作者在借吏目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不过,他与吏目还是有些不同的,他能达观随寓,终于在异乡生活下来了。这既是实情,也是作者的自宽自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5分)

2)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 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中国文化报》20140207,有删改)

1.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 《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 《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 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2.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 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 “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 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 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 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 “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