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者名节。以之修身,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天下治矣。

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唐遂亡矣。

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⑤嗟乎!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矣。

(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惟:只有

B.所者名节                      惜:爱惜

C.退四凶小人之朋                  退:黜退

D.可以矣                        鉴:借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惟君子则有                      同道而相益

A.                              B.

或投黄河                        天下治矣

人君者                        唐遂亡矣

C.                               D.

三千人一大朋                    舜亦不疑皆用之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其)所贪者,财货也。

B.(故)天下亦大治。

C.(昭宗)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D.以(此)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朋党现象自古就有,是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

B.作者认为共同的物质利益或精神追求可以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C.作者认为能够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利益集团,是国家强盛的关键。

D.作者认为君主一定要认真对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这个问题。

5.请简要分析在第③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4分)

6.按照儒家的传统观念,“君子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团结别人但是不结党营私。这不仅是朝政清明的标志,也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尺度。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对朋党加以区别对待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50字。(12分)

 

1.A 2.B 3.D 4.A 5.答案示例:作者运用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论点,还引用古代典籍的话证明自己的论点。 6.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惟”有只是、只有、只之意,在这里最准确的应是“只是”,因为上文说“朋党之说,自古以来就有之”只是希望君王能辨别出君子和小人,做这种题型可用代入法试试,选取最通顺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中都为代词,但是意义不一样,前者代事,后这代人,B都是连词,译为“那么”,C分别是作为\成为,D都是连词,分别表顺承\递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D上文说称赞舜为聪明之君,因为他能辨别君子与小人,“以”后面省略的是人不是事 ,所以应省略的是代人的“其”而不是代事的“此”。A中上文说的是“小人”用“其”代替可以,B上文说的是原因,本句总结,所以用“故”代替可以,C前文讲的是昭宗做的事,并且也是他说的,正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原文中说关于朋党的议论自古就有,而不是说的现象,并且“是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无根据,所以A错。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第三段讲的是尧舜任用君子使得天下大治,而纣、汉献帝、昭宗任用小人亡国,通过正反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同时还引用《尚书》里面的话来论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结党正确与否关键看看目的是什么,团结起来为公事,为国家是好事,要是营私就不可以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联系一下当今的实际情况。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通俗的诗是不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情趣诱人的好诗。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丽。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1分)

A.(lǐ)   B.(yù)  C.(bēi)俗    D.(yǐ)丽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竹枝词是由古代的民歌演变的一种诗歌体裁。

B.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绅的悯农

C.《忆江南》本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D.白居易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3.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B.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C.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多同音或近音的特点,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广泛用于谜语之中。比如《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贾母说的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水果名。贾政利用谐音一猜便知,可他故意乱猜,以博贾母喜欢。

文中“猴子身轻站树梢”这一谜语的谜底是(3分)

A.蟠桃     B.荔枝    C.苹果   D.甘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儿时最快乐的日子,当然是过年。早就扳起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喝过腊八粥,吃过祭灶神的关东糖,度过掸灰洗尘的扫房日,“年”就在眼前了。

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算是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联。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帛,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持毛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           。”“春至花如锦,风来竹自吟。”……

(1)划线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扳起    B.掸灰洗尘    C.金帛    D.遒劲

(2)下列各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对仗最为工整、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地一家春   B.河山万物新   C.烟雨时新   D.万里尽春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说价值观会影响人际交往。还有人引用邱吉尔的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认为“价值观”和“利益”哪一个对你的生活更加重要呢?

请联系生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2010

2011

2012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