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别 匡 山①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释】①匡山,在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康乡境内。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十年左右。
1.本诗首联描绘了匡山景色怎样的特点?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试简要分析。(5分)
2.结合全诗,简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吕氏春秋·贵直论第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禁火葬,创子游祠,建书院,惠绩甚著。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疏留中。已,陈时务十二策。巡盐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大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然不逾五十里,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徵。”时方行穵运〔注〕,率三十石致一石。仪望疏至,下廷议。兵部尚书聂豹言:“河成便漕,兼制敌骑。”工部尚书欧阳必进言:“道远役重。”遂报罢。
仪望寻省母归。还朝,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鹗被逮。二人皆严嵩私人,嵩由是不悦。及受命督三殿门工,嵩子世蕃私贾人金,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工竣,叙劳,擢大理右寺丞。世蕃以为德,仪望请急归,无所谢,世蕃益怒。会灾异考察京官,必进迁吏部,遂坐以浮躁,贬夷陵判官。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破倭,因列海防善后事。诏从其请。隆庆二年,吏部尚书杨博欲黜仪望,考功郎刘一儒持之,乃镌二秩,补四川佥事。四迁大理少卿。
万历二年,张居正当国,雅知仪望才,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奏减属郡灾赋。海警稍定,将吏讳言兵,仪望与副使王叔果修战备。倭果至,御之黑水洋,斩获多,进右副都御史。先有诏雪建文诸臣,仪望创表忠祠祀之南京。宋忠臣杨邦乂,仪望乡人也,葬江宁,岁久渐湮,仪望为封其墓,载其祠祀典。故太常卿袁洪愈、祭酒姜宝皆不为居正所喜,仪望荐之朝,渐失居正意。四年,稍迁南京大理卿。逾年改北,被劾罢归。
仪望少师聂豹,私淑王守仁,又从邹守益、欧阳德、罗洪先游。守仁从祀,仪望有力焉。家居数年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一五》)
【注】穵(yà)运:明代差派平民为官府运输粮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三十石致一石 率:大抵。
B.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 发:发现。
C.仪望执不可 执:坚持。
D.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 城:筑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列海防善后事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B.乃镌二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载其祠祀典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仪望有力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4分)
(2)会灾异考察京官,必进迁吏部,遂坐以浮躁,贬夷陵判官。(4分)
4.传主宋仪望是怎样为官的?请简要概括。(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明节源于周秦,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明节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受到了不同时代节日习俗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特点。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且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在扫墓祭奠活动中肃穆悲伤,在踏青游春活动中欢乐喜庆,兼具两种情感特征。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融祭祀扫墓、缅怀祖先、欢乐游春于一体的复合型大节。
在周秦,祭祖扫墓习俗已经存在。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左传》甚至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汉代风俗与礼俗开始融为一体,《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真正源头,正是延续周秦习俗而来的墓祭习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更谈不上清明节了。
“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西汉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公元105年,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等制订了《太初历》,从此,中国历法两千多年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明节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人们在介之推被焚的忌日禁火冷食以示纪念,是为“寒食”。介之推的故事传说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因魏晋的“晋”和春秋时介之推故事发生地——晋国的“晋”是同一个“晋”字。寒食节也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扫墓祭祀祖先成为主流。
由于李唐王朝发迹于寒食节流行的中心——晋地山西,所以寒食习俗被带到了长安城,并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被定在了每年的清明日的前二天,《开元礼》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唐玄宗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代宗“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公元790年,唐德宗下令将其延长至七天,唐将寒食并入清明,突出了祭祖扫墓的主题,同时,唐代清明节还融合了三月三上巳古节祓禊除灾的习俗内容,加入踏青及放风筝、插柳戴柳、荡秋千、斗鸡、击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的“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为力证。
宋代,随着理学兴起和封建伦理观念深化,传播孝文化的清明节受到重视,朝廷明文规定: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阶层均须祭扫陵墓。但寒食节的悲戚色彩已经淡化,从邵雍《春游吟》“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可见已变得快乐明朗起来。元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上巳也被淡化,清明已成扫墓、游春为主的大节。明清时寒食节、上巳节基本淡出,清明节已是春天唯一的大节。
1.下面关于“清明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节承载中国忠孝文化,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日特点不同,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形式主要是户外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B.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被古人视作“国之大节”,被《左传》称为“国之大事”,使节俗上升为礼俗,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
C.早在周代就有“清明”的名称,作为节气出现是在汉代出现。《淮南子·天文训》说清明节气在春分后的第十五日,北斗星指向乙的时候。
D.清明节在唐代与寒食节、上巳节融合,禁火冷食、祭祖扫墓、祓禊除灾与踏青等一系列活动并存,而在明清时成为了春天唯一的大节。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等重要日子,人们会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B.司马迁等人制订《太初历》,两千多年再也没有变化,对后来将清明节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了重要作用。
C.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被焚而在其忌日禁火、冷食,清明节的禁火冷食即源于此,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密切相关的。
D.宋代规定从寒食至清明须祭扫陵墓,但从邵雍等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清明节已变得快乐明朗,悲戚色彩已经淡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明节是兼具悲喜两种情感的复合型春天大节:既因祭扫而有肃穆悲伤;又因踏青游春而有了欢乐喜庆。
B.由于“晋”字相同,纪念介之推的寒食节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更以祭祀祖先为主。
C.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李唐王朝把寒食节确定在清明日之前,将寒食这个节俗与清明这个节气相连通。
D.元代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祓禊除灾的上巳节淡出,于是,清明节成为了扫墓、游春为主的大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化的语文教学让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丰富起来,但在具体实施时,既要注重教学的高效,更要注重形式的美。
B.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C.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在学习方面,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觉刻苦的程度。
D.现阶段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除了增加警力加强道路指挥外,我们还应教育和引导人们依法行使交通权利和义务。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乌克兰爆发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暴力冲突,反对派示威者连续两天在首都同乌克兰安全部队发生冲突,造成200多人受伤的惨剧,基辅市中心宛如“战场”。
B.我所说的孤独,并非是因出身卑微而遭受冷遇,并非是跌入低谷的消极落寞,而是心灵对浮华物欲的自觉摒弃,是精神从喧嚣尘世中的自主逃离。
C.京剧界对“角儿”都称“老板”,梅兰芳就被唤作“梅老板”,而纪录片《京剧》中把梅兰芳称作“梅大王”,这真可谓卓尔不群!
D.美韩近日签署联合计划应对朝鲜,这让朝鲜大为紧张。朝鲜认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所以称将不惜用核武器来警告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