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钟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只露出一隙门缝的钱钟书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因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纸上。

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

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

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文章在写杨绛文学上的成就时为什么要写杨绛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事?(6分)

3.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6分)

4.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1.A、D(4分) 2.(6分)①虽已蜚声文坛,但她仍在不断努力,突出其上进的精神。②为了根据原著翻译,自学西班牙语两年,突出了她对读者负责的态度。③写《堂吉诃德》影响巨大并获奖,突出其中外文学修养和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每点2分) 3.(6分)简朴的生活表现在:①不惯于题字、赠书、出国访问②希望人们把自己忘记。③不喜交际应酬,只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每点1分) 高贵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野心,有自知之明。②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毫不张扬,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③奉献爱心,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④美德高洁,无论在家庭诸事中还是国难中能够“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4.(6分)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却能够磨练心志,让自己的心灵自由,保其天真情怀;②含忍能够保护自我,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③含忍能够磨砺自我,奋发有为,这样才能够重获新生,获得自由。④杨绛成为百岁老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却压抑自我,束缚个性;②含忍生活,往往被人误解为孤芳自赏,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没有自由;③长时间的隐忍,看不到希望,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解析】 1. 试题分析:B“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眼前”说法错误,C此事反映出杨绛愿为丈夫分担解忧,并不反映其“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 E“以真挚动人的情感”“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由衷敬仰”表达错误。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找到答题区域。应从“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这一部分组织答案。文本中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仍要翻译《堂吉诃德》,突出其上进的精神。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突出了她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突出其中外文学修养和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包含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两个方面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分析。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答案不求唯一,但要言之有理。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补充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从8个小题中选做6个小题,6分,每空1分)

       ,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⑶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兰亭集序》)

⑷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⑸ 岂无山歌与村笛,         。                   (《琵琶行》)

         ,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⑺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⑻ 臣密言:臣以险衅,      。                       (《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道中喜雨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 ①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并结合全诗说出理由。5 分)

 

查看答案

用“/”给文言文断句。(限划8处,4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下,则二边之患,我独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矣。”上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二边之患,我独之           当对,面对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如何      :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矣             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               与:赞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使一举        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B.上晚朝         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

C.岂得喜怒专之,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趋于亡

D.《论语》二十篇也    位卑足羞,官盛则近谀。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4分)

(2) 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5分)

4.根据文意,概括赵普成为名相的四点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谈读书(节选)

朱光潜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2012年4月《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C.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