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     佐:弥补

C.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受粟             如:好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前民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        

B 忧其流亡也                  臣死不避

C 是岁尽五月                吾尝终日思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4.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5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  晚明百家尺牍  (郑淑云)写心集》

 

1.D 2.D 3.(1)(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精力也没有稍微懈怠,大小事情都一定亲自处理。(“蚤”“惫”“躬亲”各1分,句意1分)(2)我特意到越地采集,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故”“釆”“识”各1分,句意1分) 4.不只是为了宽慰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思念(2分),更是为了总结救灾经验,作为后世的借鉴。(2分) 5.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正确。题中,D项解释错误,“往”应解释为“到……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运用结构分析法和比较法,先根据该句大意揣摩出该虚词意思和作用,然后对该项两句加以比较。题中,D项的“所以”均表方式或或依据,解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A项的“之”分别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的“且”,一为“将要”,一为“尚且”;C项的“而”,一译为“才”,一表修饰,译为“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蚤”是通假字,通“早”;“惫”即“疲惫”;“躬亲”是“亲自(处理)”之意。第(2)句中的“故”是“特意、故意”之意;“釆”即“采集”;“识”是通假字,同“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目的大多置于文章开头或结尾。本文的结尾处有这样的语句:“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意思就是,作者写作此文,不只是为了宽慰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思念,更是为了总结救灾经验,作为后世的借鉴。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给文言断句,要先读懂大意,然后再参照一些标志断句,这些标志如:确定动词的主语和宾语;诸如“曰”等实词;“矣、焉、乎”等文言虚词;对称句式;等等。题中,“三穷”是个关键词语,它同下文的“乃穷于遇”“乃穷于交”“乃穷于行”构成解说关系。明白此点,文段的前半部分便有了断句依据。后面的“云”是个断句标志;“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的意思是“虞卿如果不是因为穷困苦于不得志,也就没有激发后来著书立说之大志”;“自见于后世”是个短语;“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是对上文的总结;“吾儿当以是自励也”是作者对自己儿子的希望。【译文】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拥有强烈的用世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到值得交的好朋友;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司马迁也是如此,若不是穷困苦于不得志,也就没有激发后来著书立说之大志,史记流传千古了。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你要多读书以之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主持越州工作的知府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几家?和尚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册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百姓中孤老病弱不能养活自己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都作了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赈灾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他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措施。 对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到方便的地方去领取粮食。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放开贷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人,让官家在外面随时埋葬他们。 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一年发放到五月才结束。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有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疫,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办救灾、安定百姓的措施始终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做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影响眼前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妥帖  亲和力   披沙拣金   锐不可当

B.蜇居  副作用   指手画脚   屈指可数

C.凑合  哈密瓜   眼花缭乱   膏梁子弟

D.犄角  嘉奖令   两全齐美   仗义执言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星宿/宿舍    色/逐  延/顺摸瓜  印/落不羁

B.雾/怨    想/迷  淖/古不化  装/歌载舞

C.复/谣    腾/耗  躯/瓜子   旅/鼓足干

D.铜/名    价/减  逼/击炮   包/扎实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