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根据要求答题。(6分) 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

请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根据要求答题。(6分)

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

39.4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1.6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

其他

书写、标点

5.90%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不超过30字)(3分)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3分)

 

(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3分)(2)要想提高作文得分,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深刻认知水平。(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表格中各拦所代表的意思,要注意表格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字。题中第1小题,表格中共有四项,从每一项所占比例来看,“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所占比重较大,也就是说,这是导致考生失分的关键。第2小题,既然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是导致作文失分的关键因素,那么对同学的建议就应该围绕这两项的具体内容展开。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4分)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创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请从两个方面简要作答,每方面不超过20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法)卢梭

①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芳夏特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使我不能脱身,我加快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那儿,大自然在我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金色的染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在它们面前留步,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使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

②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而我相信自己并非其中不相称的成员。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我多么神往人类真正的快乐,如此甜美、如此纯洁,但如今已经远离人类的快乐。甚至每当念及此,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啊!这个时刻,如果有关巴黎、我的世纪、我这个作家的卑微的虚荣心的念头扰乱我的遐想,我就怀着无比的轻蔑立即将它们赶走,使我能够专心陶醉于这些充溢我心灵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甚至即使我所有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也不会感到满足:我还会有新的梦想、新的期望、新的憧憬。我觉得我身上有一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填满的无法解释的空虚,有一种虽然我无法阐明,但我感到需要的对某种其他快乐的向往。然而,先生,甚至这种向往也是一种快乐,因为我由此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感情和一种迷人的感伤——而这都是我不愿意舍弃的东西。

③我立即将我的思想从低处升高,转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转向事物普遍的体系,转向主宰一切的不可思议的上帝。此刻我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里,我停止思维,我停止冥想,我停止哲学的推理;我怀着快感,感到肩负着宇宙的重压。我陶醉于这些伟大观念的混杂,我喜欢任由我的想像在空间驰骋;我禁锢在生命的疆界内的心灵感到这儿过分狭窄我在天地间感到窒息,我希望投身到一个无限的世界中去。我相信,如果我能够洞悉大自然所有的奥秘。我也许不会体会这种令人惊异的心醉神迷,而处在一种没有那么甜美的状态里;我的心灵所沉湎的这种出神入化的佳境使我在亢奋激动中有时高声呼唤:“啊,伟大的上帝呀!啊,伟大的上帝呀!”但除此之外,我不能讲出也不能思考任何别的东西。

④遗忘,但他们肯定不会把我忘却;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搅乱我的安宁。摆脱了纷繁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种种尘世的情欲,我的灵魂就经常神游于这一氛围之上,提前跟天使们亲切交谈,并希望不久就将进入这一行列。我知道,人们将竭力避免把这一处甘美的退隐之所交还给我,他们早就不愿让我待在那里。但是他们却阻止不了我每天振想象之翼飞到那里,一连几个小时重尝我住在那里时的喜悦。我还可以做一件更美妙的事,那就是我可以尽情想象。假如我设想我现在就在岛上,我不是同样可以遐想吗?我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在抽象的单调的遐想的魅力之外,再添上一些可爱的形象,使得这一遐想更为生动活泼。在我心醉神迷时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连我的感官也时常是不甚清楚的;现在遐想越越深入,它们也就被勾画得越越清晰了。跟我当年真在那里对相比,我现在时常是更融洽地生活在这些形象之中,心情也更加舒。不幸的是,违着想象力的衰退,这些形象越越难以映入脑际,而且-也不长长时间的停留。唉!在一个人开始摆脱他的躯壳时,他的视线却被他的躯壳阻挡得最厉害!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结构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

A.文章首先从清新美丽的自然世界开始写起,开篇即点明了对自然世界的喜爱之情。

B.作者对自然世界的遐想既可以带愉悦的享受,也会带一些不愿产生的痛苦。

C.作者在构造想象的自然世界时,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够美满的东西填充一切。

D.作者即使投入到一个无垠的世界里也会时时感到心灵的狭窄,不能思考任何问题。

E.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想象和思想经历了不同层次的提升,但最后思绪还是回到现实。

2.第一段“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6分)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6分)

(1)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3分)

(2)在一个人开始摆脱他的躯壳时,他的视线却被他的躯壳阻挡得最厉害!(3分)

4.有人说“自然和社会是对立的,自然和社会又是相通的”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8)         ,任重而道远。(《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     佐:弥补

C.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受粟             如:好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前民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        

B 忧其流亡也                  臣死不避

C 是岁尽五月                吾尝终日思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4.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5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  晚明百家尺牍  (郑淑云)写心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