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却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其实家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家风如雨 影响一生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实现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而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庭美德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引导他们将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传承到晚辈身上,为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传播积极向上向善正能量。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中期,应该说那个时候出生的孩子还都算是比较幸福的,这一时期中国的农村社队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有利于社队工业崛起的变化。这些工业社队的特点是:围绕农业办工业,工业为农业服务,为城市工业加工服务,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适应了当时农村较低的生产力状况,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全家10几口人,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而且还能吃饱穿暖。那时父亲一个人在城里上班,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操持,除过一日三餐,母亲还要上工挣工分,生活也是很不易的。作为一个4、5岁的孩子,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父亲回来的时候,途中可以买很多好吃的点心,比如麻糖、江米条等,或许现在的孩子对这些食物不屑一顾,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世上最好的了。虽然吃着父亲买来的点心,可却对于父亲这个人有着深深的敬畏。那是的印象中父亲总是不苟言笑,就连逗我和哥哥姐姐们也是板着面孔,但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却一直在我耳边,父亲说,现在是我们国家的困难时期,你们在家里过的还很苦,但是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你们一定要听母亲的话,孝敬母亲,爱护母亲,长大了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82年我跟随父母来到了宝鸡,从此开始了城里人的生活。记得刚上学时,由于从农村出来,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入学时老师问我左右手我不知道,问我一周有几天我不知道,让我从1数到50我依然不知道,老师无语于的看着我,问我父亲这孩子正常这没?但是入学以后,我的成绩开始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期中考试时,都是双百的成绩让老师也刮目相看。对此,父亲也是看在眼里的。但他依然对我严格要求。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要依靠别人,一定要靠自己。做任何事情要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日渐感到父亲的话说得很对,参加工作后体会就更加深刻。而母亲教会我的则更多是善良与孝顺。母爱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妇女,乐善好施,可怜穷苦的人。母亲常说百善孝为先,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今父亲已离我远去,但他交给我的诚实、认真、独立、善良会永远影响我。 【解析】 试题分析: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一种家庭文化和治家“方略”,是一个家庭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名片”。古往今来,不少家庭 因其优良的“家风”备受世人青睐,也因此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儿女。本题在审题上难度不大,立意比较集中,题目要求的文体也很明确,关键是如何针对这一话题构思行文。在立意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角度:良好的家风是滋养一个人成长的肥沃土壤、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家风决定品行、良好家风成就优秀儿女、家风与幸福感、“家风”与“校风”、“家风”与“国风”(家风与社会风气)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壶口的震撼

潘复生

①出洪洞县向西上吕梁。曲折盘旋,险象迭生,惊心动魄。这是震旦纪那次巨大的地壳褶皱造山运动形成的壮美奇观。打开车窗,秋深气爽。红黄紫绿,堆彩点翠;满山浓妆艳抹,层林尽染;鸟声鸣啭,悠扬清丽,悦人心目。那山,有的危崖嶙峋,有的光秃平坦,有的林木丛生,有的苔痕遍布;崎岖幽深,形状各异,巍峨峻拔,鳞次栉比。

②路旁观景台上,游人纷涌。纵目眺望,晋陕大峡谷好似专门为桀骜不驯的黄河开辟的通道,让其一展雄风。峡谷处处是次生的崩落崖壁;棱角分明,狞厉粗糙。过水处平滑秀丽,圆融弯凹。上面布满乔灌树木和娇美的开花植物。

③古人说“河出昆仑”,以为黄河源出“神山”,故而奔腾不息。建国后专家考察确认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玛曲曲果。天生为细涓,志远成洪流。束放自如,奔腾跌宕,散漫逍遥,雄宏深邃。到内蒙古托克托县受吕梁山脉阻挡转南进入晋陕大峡谷,至山西吉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处收束。那向前的流体和不倦的精力紧扣着我的心灵,“奔流到海不复回”,不达目的不罢休。

④远处,但见高昂穹丘、塔峰、凸出高地的圆形坡顶以及丛簇尖峰,阴森侧谷间隔其中。几公里以外便声震峡谷。渐近壶口,外围黄水漫闪,石崖兀伏,浅水薄泥,铜稠荡漾。

⑤《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上游河水宽缓,到壶口缩窄加快,急骤聚拢,收于一口。束拘槽内,争涌翻冲,飞流直下。跃入峡潭,起身卷浪,扬波撒手,飞奔“十里龙槽”,从下游大禹劈开处,往女娲补天神石“息壤”的两湖心岛而去。

⑥脚踩石滩分散细流,缘石梯下到河床,靠近河道。黄河水以每秒九千立方米的流量,从四十米高断崖倾注而下。浊浪汹涌,飞奔狂舞,烟雾飘扬,气势磅礴,长啸嘶吼,声震山谷;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⑦我竟忘了自身的存在,神摇魂荡,整个的惊惧、震撼,完全融摄于那博大、雄壮、威武、激扬、伟猛……之中。

⑧站在铁丝围栏边留影后,从大禹治水时开的“锁龙洞”下去,滴水如雨。伸颈侧目,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方知李白之句并非夸张。掀天卷地,大气磅礴,洪钟闷雷,荡气回肠。挟风带雨,雷霆万钧;如土山炸裂,似黄海倾注;万龙喷吐,倾天而降,飞珠溅玉,混乱眼耳;包藏宇宙,吞吐乾坤。潭底翻滚鼎沸,肆虐咆哮,闪转腾挪,急跳跨越;花雾飘洒,彩虹幻化,晶莹瑰丽,珠帘壮美;蜃桥飞架,忽闪游移,断续明灭,扑朔迷离。一幅活的水土流动大杰作,即使最冷漠懒散之人,也能被唤起一丝觉醒,生发一种力量。令人反观平生而惭愧,俯仰造化而敬畏。摧枯拉朽,万劫不惧;视强权如草芥,历时空于瞬间,览富贵如粪土。

⑨和一伙拉过“旱船”的工人坐聊,随意广泛,又见奇趣:如遇丰水期,流量增大,冲上河床,汹涌无比数百米让人顾及不暇。河水最小的时候是严冬到开河时,冰冻凝结,顿 失滔滔。只有涓涓黄水低吟浅唱,水滴洒在岩 石上形成的冰塑,玲珑剔透,异彩纷呈。一到开河的时候大小冰块碰撞拥挤,推搡抱吻,震怒呼号,敲山震谷。来到壶口,其势愈烈,冰凌有时会交架成桥,形貌怪异。初夏之时,水量减少,落差激荡,浪花舞溅,四周生雾,出现七彩霓虹,魔幻脱俗,胜入仙境。盛夏入汛,千溪万壑汇聚而来,主副瀑布结而成帘,飞流直下,浊浪排空……

⑩黄河永恒博大的话语,岂可用言语说清。一个多面的黄河,立体的黄河,狂野的黄河,包含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演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象征;唐虞文化兴于陕西南部黄河大曲东岸、北岸,汾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三角洲;夏文化兴于河南西部黄河大曲南岸,伊水、洛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三角洲;周文化兴于山西东部黄河大曲西岸、渭水两岸及其入黄三角洲。此后还相继影响了江汉、江淮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文化繁荣。

                                           (选自《文苑•西部散文》,有删改)

1.本文直接写壶口令人震撼的部分是⑤—⑧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开篇三段文字呢?(4分)

2.文中划横线的语段描写壶口的壮美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3.根据第⑧段的描述,说说壶口瀑布带给人怎样的心灵震撼。(4分)

4.结合全文探究壶口产生震撼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扌从  金伐鼓下榆关,                。(高适《燕歌行》)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即柳宗元任永州司马的第五年。

1.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句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好,试选一字简析。(4分)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偶此成宾主”一句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 ,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为筑外宫而之                  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赵事                  因……而判罪

C.于天子                     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天下乃可      谢罪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为赵王的美人,母亲自杀后,刘邦很后悔,便让吕后抚养他,他才得以长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与孝文 帝关系亲密,日益骄横,不仅擅自杀害了辟阳侯,连薄太后和太子及诸大臣都害怕他。

C.骄横之极的淮南王后来竟参与谋反,孝文帝再也无法袒护他,而他一直到被处死都不思悔改。

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将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孝文帝没有接受,淮南王死后,孝文帝追悔莫及。

3.厉王椎杀辟阳侯,认为其有数罪,请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4.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10分)

①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3分)               

②吾特苦之耳,今复之。(3分)             

③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4分)

 

查看答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切中要害,不超过50字。(6分)

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某领导以亲身经历,呼吁药品价格应合理下降。该领导感慨地说,他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竟开出600多元的药,而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也就1000多元,如果看个感冒就要花去这么多钱,那吃饭怎么办?生活怎么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