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在旅途 聂鑫森 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在旅途

聂鑫森

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

每次我来看望教授,他总是用这句话来作不变的序言,对他远在旅途、几年不归的儿子车千里作尖刻而痛惜的评价。

我自个儿坐下来,说:先生,千里还是有志气的。他怪怪地笑起来。

笑得我毛骨悚然。作为曾是车教授的硕士生,以及他现在的同事,我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景仰。妻子早丧,把儿子车千里抚养成人,至今犹是一个鳏夫。于寂寞中,做着极为枯寂的学问,在柳宗元的研究上,他是独领风骚的。我的来访,一是想慰藉他儿子远离不归的孤清,二 是想得到他于学问上的教诲。但我发现我的到来,却成为他从此述说他儿子的一个契机,而且话语惊人地相似。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他很少谈学问,这一点使我很尴尬。在许多日子后,我习惯了这种谈话,并为此而激动不已。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分明是一种对人生的警示。在一段日子没听到这句话时,我会渴望听到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落到我心上的时刻,所有的神经末梢都会发出一种轰响。甚至,我觉得这句话,是教授对他自己说的。他的所有关于对儿子的表述,已经剥离开儿子这个本体,我想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

教授怪怪地笑罢,用手拍拍一叠线装书,夕光中飘袅出淡淡的尘烟,有一种久远的气味在书房里弥漫开来。

我问他是否吃过了饭,身体是否舒服,《柳文拾微》这本专著写到哪个章节了?教授置若罔闻,他干咳了一声,说:从小千里就心浮气躁,没有耐心把一件事做完,他总是半途而废!我三十岁才得子,他妈妈体弱多病,有一个“千里”已经很满足了。三岁时他在院子里和一些小伙伴玩泥巴,是那种胶性很重的泥巴,叫白胶泥。他做一辆坦克,什么都做好了,只等装上履带就成了。他装了几次没装好,就狠狠地把坦克摔碎了。再把泥巴团起来,做一把小手枪,做到扳机那地方,没兴趣了,又把泥巴揉成一团。我站在旁边看着,我对他说:你什么也做不成,你总是半途而废。他瞅着我,梗着脖子说:就要!就要!我走过去,第一次给了他两个耳光。到小学时,给他买了一辆小自行车,是两个轮子的。院子前面有个小坡,他骑着车往坡上冲,快到坡顶时,他慌忙刹了车,推着往上走,再倒转车头,骑上去溜坡下来。再往上冲,再刹车,再推车到坡顶。他一次也没有冲上去过,坡很平缓,就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冲不上去。有一次我问他你怎么冲不上去?他说:我觉得你老在望着我,我就没勇气了。我说:你就当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说:可你在。说完,竟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以后,读初中、高中,很平庸。我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到底没考上。几代人都是大学生,就他是个高中生!只好进厂当工人,学的是钳工,技术上也拔个尖吧,没有,混日子!教授连连叹气。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我想去开灯。

就这样吧。别开灯。

我感觉到教授的眼里渐渐地盈满了泪水,他不想让我看到那两汪泪水。

我说:三年前,千里发誓要壮我中华魂,骑自行车周游全国,一直就没回过家,报纸上时有报道,这也是一个事业。

教授又怪怪地笑了。到二十五岁一事无成,忽然想起了千里走单骑。他是想做个样子给我看,他是有耐性有毅力的。他想回击我对他 的失望,是一种示威。他选择的起点是在这个校园里,身上挂着绶带,车头上插着一面红旗,像演戏。拍电视、发表演说。那天,我就坐在书房里,我知道我的儿子在想什么。我的学生对我说:你的儿子了不起。我说: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

我说:不,先生,他车在旅途,并没有半途而废!

黑暗中教授的声音变得非常苍老而遥远:只有我知道他,他是我的儿子。隔些日子,他会打一次电话来,问我身体怎么样,说很对不起,不能侍 奉晨昏,说他此刻正在某处,相距遥遥。有些电话从声音的清晰度上,我判断他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因为长途电话的声音没有这么亮。他很想见我,同时又怕他的回家导致我更大的失望和鄙夷,他不能变成事实上的半途而废,他要营造一种车在旅途的气氛。

按常例,我应告辞了。但这个初夏的夜晚,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有了深谈下去的欲望,比如,是什么导致了千里的总是半途而废?

                                             (节选自《经典小说》)

1.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2.教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3.小说题为“车在旅途”,但主要内容是围绕教授的儿子车千里远在旅途、几年不归展开的。如果以“儿在旅途”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听到“我”说“千里还是有志气的”时,车教授发出令“我”毛骨悚然的怪笑。这是对儿子不屑一顾的嘲笑与恨铁不成钢的苦笑。

B车教授以儿子三岁时摔坏泥巴坦克、小学时没勇气骑车冲上坡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为例,说明他儿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

C车千里决定“千里走单骑”时,将起点选择在校园里,其实质就是演戏,目的是做个样子给父亲看看,向父亲示威。

D这篇小说借“我”与车教授的对话展开情节,在对话中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品主题。

E这篇小说的结尾写车千里给父亲打电话,并且就在本市的某个地方,暗示他此次骑车周游全国已经半途而废。

 

1.①照应标题,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在文中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③点名车教授对儿子的评价,引出下文对父子关系的叙述,并引人深思。 2.作为一个学者,他甘于寂寞,专心治学,卓有成就;②作为一个父亲,他关爱儿子,但对儿子期望过高,且性格比较固执,以致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损伤了儿子的自信与自尊,也造成父子之间的隔阂。 3. 观点一:以“儿在旅途”为题不合适。理由:①“车”在文中一语双关,既以姓氏来指代车千里,又指他骑自行车周游全国的事实,体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②小说中多次写到车千里 骑车,以“车在旅途”为题可使前后文照应更加紧密;③以“车在旅途”为题,可借“车”喻人,突出人生如骑车、不能半途而废的哲理。 观点二:以“儿在旅途”为题合适。理由:①标题直接揭示父子关系,更加明白醒目,也更符合小说内容;②以“儿在旅途”为题,能衬托出车教授的孤清、寂寞的现实处境,并能引发人们对其处境的思考;③“儿在旅途”,父亲担忧,以此为题,有助于表现车教授对儿子的思念与关爱,以致因爱极生恨,恨铁不成钢,从而凸显小说主题。 4.CE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回答这类问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内容方面,用于突出人物形象,引人深思。结构方面,照应题目,行文线索。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C项,“实质就是演戏”“向父亲示威”的说法不准确,这是车教授对儿子一种有成见的判断;E项,“并且就在本市的一个地方”只是车教授的一种推测,“已经半途而废”的说法过于武断。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国演义》第55回中,岸上士兵大喊“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述“赔了夫人”的相关情节。(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的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三国演义》)

B、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大卫说,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大卫·科波菲尔》)

C、觉新深爱着表妹梅,但父亲却以抓阄的方式为他选定李家小姐瑞珏,他像一个傀儡似的,又像一个宝贝被人珍爱着,订婚,结婚。觉慧则不同,在觉民鼓动下抗婚。(《家》)

D、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红楼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3)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论语》)

(4)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余干旅舍①

唐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烘托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全诗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过程,请写出。(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山寺医僧

浙右某孝廉约伴入都会试,舟至姑苏,孝廉病矣。同伴唤舆送至名医叶天士家诊治。叶诊之良久,曰:“君疾系感冒风寒,一药即愈。将何往?”孝廉以赴礼闱对。叶曰:“先生休矣,此去舍舟登陆,必患消渴症,无药可救,寿不过一月耳。脉象已现,速归,后事尚及料理也。”遂开方与之,谕门徒诸医案。孝廉回舟,惶然泣下,辞伴欲归。同伴曰:“此医家吓人生财之道也。况叶不过时医,决非神仙,何必介意。”次日,孝廉服药果愈。同伴益怂恿之,遂北上,然心甚戚戚。

舟抵江口,风逆不得渡,同人约游金山寺。山门前有医僧牌,孝廉访禅室,僧为诊视曰:“居士将何之?”以应试对。僧蹙额曰:“恐来不及矣。此去登陆,消渴即发,寿不过月,奈何远行耶?”孝廉泣下曰:“诚如叶天士言矣。”僧曰:“天士云何?”孝廉曰:“无药可救。”僧曰:“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孝廉觉其语有因,跽而请救。僧援之曰:“君登陆时,王家营所有者秋梨也。以后车满载,渴即以梨代茶,饥则蒸梨作膳。约至都食过百斤,即无恙焉。得云无药可救,误人性命耶。”孝廉再拜而退。行抵清河,舍舟登车,果渴病大作矣。如僧言,饮食必以梨,至都平服如故。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僧收物而却其金曰:“居士过苏城时,再见君,令其诊视。如云无疾,即以前言质之。彼如问治疗之人,即以老僧告之,胜厚惠也。”

孝廉如言往见天士,复使诊视。曰:“君无疾治?”孝廉以前言质之,天士命徒查案,相符,曰:“异哉,君遇仙乎?”孝廉曰:“是佛,非仙。”以老僧言告之。天士曰:“我知之矣。先生请行,我将停业以请益。”遂摘牌散徒,更姓名,衣佣保服,轻舟往投老僧,求役门墙,以习医术。

一日,有舁一垂毙之人至,其腹如孕,来人曰:“是人腹痛数年,而今更甚。”僧诊,命天士复诊,开方首用白信三分。僧笑曰:“妙哉,汝所以不及我者,谨慎太过。此方须用砒霜一钱,起死回生,永除痰根矣。”天士骇然曰:“此人患虫蛊,以信三分,死其虫足矣。多则人何能堪?”僧曰:“汝既知虫,不知虫之大小乎?此虫已长二十寸余矣,试以三分,不过暂困,后必复作。再投信,避而不受,则无药可救矣。用一钱,俾虫毙,随矢出,永绝后患,不更妙耶?”天士惑甚。僧立命侍者出白丸纳病人口中,以下之,谓来人曰:“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来人唯唯,舁病人去。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天士心悦诚服,告以真姓名而求益。

                                (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何往第:只是。

B.谕门徒诸医案登:记录,记载。

C.僧诊讫                       讫: 完毕。

D.以下之汤:药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以老僧告之,胜厚惠也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B.君无疾   大王来

C.异哉,君遇仙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再投信,避而不受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文中画破浪线的部 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B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C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D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 痊可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4分)

(2)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4分)

(3)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