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井冈杜鹃红 刘华 ①“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井冈杜鹃红

刘华

①“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临行前,二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②我来了,我已经收到了你的邀约,柔情似水的江南,留不住我茫然的脚步,林中飘荡的倩影,就像我落寞的心灵。我匆匆前行,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我寻寻觅觅,为了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

③就这样走,一直走进山的深处、云的深处、春的深处,一直走到林的边缘、崖的边缘、梦的边缘。路在崖边断了,花却在崖下红了。

④就这么悄然地绽开。一枝枝、一簇簇,伫立在村舍边、山溪畔,是娇羞的,也是热切的,拨开潇潇春雨,撩起蒙蒙晨雾,翘望着春的来路;一团团、一片片,是娴静的,也是野性的,往泉声里躲,往林深处藏,却是藏不住的春色满山流淌。

⑤我涉过溪洞寻找你的踪迹,我真切地听到你的山歌了,那妙龄的山歌唱得瀑在奔泻、云在翻卷、花在怒放。我攀上山岩仰望你的容颜,我清晰地看到你的眉目了,那青春的笑颜映得瀑生虹影,云若霞飞,花作浪涌。

⑥我来了,沿着当年你走过的路。你还在守望着山路,约会着花期吗?

⑦“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当年春天,昊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

⑧密密匝匝的鹃林,绵延十里的花廊,随着带雨的山风且歌且舞,伴着嶙峋的怪石同吟同唱。

⑨我看到你了,你就是在这里被捕的吗?我看到你了,你就是这样穿过蓄势待发的花山,把敌人带上断魂的悬崖?你就是这样以花一样的生命,制成了箭一般的武器?

⑩你要走了吗?你已经不记得相约花期的诺言了吗?你要走了吗?你难道不珍惜合苞待放的花季吗?你一定要去吗?

我目送你走向深邃。深深的荆丛、深深的林瘴、深深的险境。你看到了吗?十里杜鹃林为你轰然点燃,燃得蓬蓬勃勃,燃得汪洋恣肆。我目送你走向崇高。高高的峰峦,高高的林梢,高高的悬崖。你听到了吗?在你的脚下,猎猎飘扬的红,交织在一起,织成彩练,织成灿烂的花季。你一定要去吗?

“趁敌不备,吴月娥拖住敌军官跳下了深渊。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人们传说,那是吴月娥姑娘的鲜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

你纵身跃下,比瀑更果敢,比鹰更刚烈,比云更飘逸。你的秀发栖在绝壁,长成了迎客松;你的声音洒在谷底,长成了井冈兰;你飞溅的青春,落在山脊是杜鹃树,落在山下是映山红。

我记得,你曾深情凝望。我想,你是在向鹃林中的古松致意。那些多姿的古松,是威武挺立的战士,是凌空长嘶的骏马,是昂首探海的蛟龙。它们是杜鹃眼里的英雄吗?它们是杜鹃心中的怀念吗?千般缱绻万种风情,令你感动,令你留恋,而你义无反顾。

我记得,你曾回眸一笑。我想,你是看见我了,那笑意照耀了漫长的岁月。含着露、含着情、含着晶莹的心事,偎着春光、偎着井冈、偎着不败的花季。灿烂而温存、多情且奔放,年年岁岁,以浓墨重彩,把生命的热情抒发得如此浪漫动人;执著而坚韧、自信且骄傲,岁岁年年,以脉脉深情,把红色的传说演绎得如此扣人心弦。

一树树的花团锦簇,一树树的火一样的人生。路在脚下红了,花在路上伸展。花与路形影不离,路与花魂牵梦系,饱经风霜却无怨无悔,岁月无痕却烂漫无涯。一生就为了这一次盛开。开放,便无私地袒露出全部的美丽,即使搂抱着岩石的虬根也春情漾动,即使是一柄柄花蕊也春意盎然。

在梦的边缘,我踏花归去。你掠过林间,俏立枝头。花在心里昂首,心在花中绽蕊,有许多的秘密被花映红了,有许多的心愿被花催醒了。短暂的花事,竟是这样的壮观。从三月到五月,从早春到初夏,从昨天到今天,从丘陵到峭岩,从山野到庭院,从自然到心灵,五彩缤纷的繁花,把次第到来的花期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春天。

灿烂的花季,竟是这样的漫长。漫长得像一次精神游历,走过花的季节,走过花的世纪。

1.自然段,作者以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这一历史画面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6分)

答:                                                                          

 

2.怎样理解“路在脚下红了,花在路上伸展”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                                                                          

 

3.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杜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分)

答:                                                                          

 

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5分)

答:                                                                          

 

 

1.(1)交代背景,同时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便乎引导读者进人历史情境。 (2)设置悬念。以临别相约,期待来年杜鹃花盛开时节再相会,创设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巧设伏笔.与第⑦自然段林同生牺牲,第12自然段吴月娥牺牲相呼应,共同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新颖而生动。 (4)开篇点题。一对革命情侣相约在杜鹃花盛开的时节,照应了文题“井冈杜鹃红”,寓意深刻。(只要答对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2.(1)革命先烈走的是一条红色的光明之赂;今天的道路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铺就的.(2)革命先烈的事业像鲜花一样烂漫,先烈的业绩永远被后人所敬仰,先烈们的精神被代代传承。 3.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4. 热爱生活,追求真理;信念坚定,勇往直前;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积极乐观,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等。(答对四点即可满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内容方面,交待背景和渲染氛围。结构方面,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设悬念。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 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2、 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 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来历。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诸葛亮出兵北伐,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只好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不仅没有上当,还借机套问出了诸葛亮身体状况不佳。(《三国演义》)

B.林黛玉初入贾府,见到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和惜春等众多重要女眷,去拜见两位舅父,却没有见着——大舅父到庙里斋戒去了,二舅父推说身体不舒服。(《红楼梦》)

C.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他的前途因此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的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家》)

D.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一番,便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德》)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 。(《孟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渔舟唱晚,__________;雁陈惊寒,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__________ ,__________。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 ,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8分)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

关于上面《山路见梅感而有作》一诗,清代纪昀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还说五、六(句)最佳。请完成下面题。

1.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一作,请结合自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谈一谈你会如何选用,并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请从创作手法运用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纪昀特有情韵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黔中儿

(清)曾衍东

江国瑞,黔之威宁州人,家贫业屦。娶妻张氏,三乳而举五子,不十年皆龆龀。一人屦,遂为八口累,于是困惫滋甚。夫妻着败絮,五子倮焉。终日饮粥糜,且不重食。继而妻病瘵死,遂鳏。父兮兼母职,更难以堪。长次曰万清、永清,三四曰长清、庆清,五曰福清。冬则五子群卧草中,江视日之蚤暮,抱五子而就曝。日出东,则列其子皆墙西;日转西,则移其子于墙东。呱呱杂沓,几不可耐,亦无如何。馀暇犹织屦。

万清年十五而伟,永清亦如之,遂樵于山。日得柴两担,售于市,可敌其父五日屦,如是江稍裕。三年而长清亦峥嵘起,亦能樵。万清兼猎事,獐麂野豕,偶一得之,可易贯钱斗粟。江室中有大布之衣,干糇之粟,自今日始。

城西坪忽有虎患,官捕不能得,断樵路。万清乃谓永清曰:“兄会须格杀此獠,恐其猛,弟当助一臂力。”永即应。万往,而长、庆亦欲与俱,兄诃之返,乃阴随之。万、永至,俟于嵎。虎来万出,虎扑万,万以手握其腋下皮,举而立,虎亦立,永即出,曳其尾。于时虎不得奋,相视而雄。忽长、庆猝至,左右各捉一虎蹄扭之。虎怒而起,众复按,虎仆,以虎口置地上揉捺之。虎大怒,腾而奔。众方欲逐,虎颔下忽贯一矢,大吼如雷,声震陵谷,跃入危崖而毙。但闻树杪一儿呼曰:“诸兄酣斗时打成一片弟无处下手幸而纵去乘隙而中之”乃知其为五弟福清也。

会川苗骚扰,威镇剿捕,万清兄弟皆入伍。万清首登苗寨,破其碉,得其首级九颗,悬之腰间而返。威镇曰:“好男儿!”擢为裨将。请于上,迁参戎,褒赐有差。其昆弟四人,累立军功,皆官守御。每出战,五人蝉联而入,势若长蛇,而福之药机,犹百发百中。今国瑞年七十,健饭,五子迎养于官,终日憨憨笑,以为少年时所念不到有今日也。

(选自《小豆棚》卷十三“杂技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易贯钱斗粟     易:交换

B.乃阴随之         阴:暗中,偷偷地

C.俟于嵎           俟:躲藏

D.会川苗骚扰      会:恰巧,适逢

2.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表明黔中儿是“好男儿”的一组是( )

呱呱杂沓,几不可耐 万清兼猎事,獐麂野豕,偶一得之

众复按,虎仆 虎颔下忽贯一矢

万清首登苗寨,破其碉,得其首级九颗 每出战,五人蝉联而入,势若长蛇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诸兄酣斗/时打成一片/弟无处下手/幸而纵/去乘隙而中之

B.诸兄酣斗时/打成一片/弟无处下手/幸而纵去/乘隙而中之

C.诸兄酣斗/时打成一片/弟无处下/手幸而纵去/乘隙而中之

D.诸兄酣斗时/打成一片/弟无处下/手幸而纵/去乘隙而中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冬则五子群卧草中,江视日之蚤暮,抱五子而就曝。(4分)

译文:

日得柴两担,售于市,可敌其父五日屦,如是江稍裕。(4分)

译文:

兄会须格杀此獠,恐其猛,弟当助一臂力。(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