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4)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
(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文后各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5分)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城。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以讨护儿为名,有众且一万,将袭洛阳。遂南渡河,从乱者如市。众至十余万。洛父老竞致牛酒。玄感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悦。遂进逼都城。
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论者方之项羽。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玄感稍却。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败。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①而焚之。(《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注]①脔(luán):把肉切成小块。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纤介必知之 介:同“芥”,细小的事
B.自非立效边裔 效:功勋
C.趣平壤城 趣:奔赴
D.论者方之项羽 方:刚直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玄感以国家大义为重的一组是(3分)
①遂与诸弟潜谋废帝 ②庶得执鞭行阵 ③欲令帝所军众饥馁
④富贵无所求也 ⑤所当者莫不震慑 ⑥我不能受人戮辱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玄感政绩卓越,仕途顺利。做郢州刺史时狠抓吏治,了解下情,颇受到吏民敬服,因而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B.杨玄感深谋远虑,机智果敢。他起兵早有预谋,早想扬名天下。在黎阳督办运粮时,他故意滞留粮食,又伪称来护儿谋反,毅然聚众起兵。
C.杨玄感善抓时机,体察民情。他利用督运的机会和天下思乱的民情,以救百姓之命的名义当众誓师,宣布起兵,受到民众的响应。
D.杨玄感勇猛刚烈,结局悲惨。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让弟弟杀死自己。死后尸身陈列三天又被碎割焚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5分)
(2)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共9分)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户。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C、古代城管常由士兵充当,明清时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就完全来源于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所以尚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屡禁不绝,更为突出。
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会被“杖七十”。
B、宋代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破坏公共卫生,除当事人受罚外,“城管队长”即主司也要挨打。
C、唐景龙年间,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禁止建造偏铺侵街。
D、明代规定,凡是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随地大小便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和父母一起在泰国普吉岛度假。一天在海边,蒂利发现海天交汇处突然涌起白色的巨浪。她一下联想到地理课本上关于巨浪的知识——就在圣诞节前,她还在思考老师布置的关于巨浪的讨论题目。海啸!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的她,立即说服了父母,并和父母一起动员海滩上的游客撤离。当百余名游客刚刚抵达高地时,海啸便无情地吞没了这片海滩。在其他海滩的游客,灾难降临时未得到及时预报,来不及撤离,很多人被卷入大海,葬身鱼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高中已经过了两年。生活如诗如画,必有一些珍贵的镜头,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请用你动情的笔,再现你高中生活的一个瞬间。
要求:①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须有一个揭示所写事件意义的议论句。
②运用对偶修辞和疑问句式。
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④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