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振。事闻,诏加一秩。

开禧二年,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松夜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松不省。盖丙尝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丙遣弟焕往约诸将,相与拊定。于是传檄诸道。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陈曦所以反及制平贼便宜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时方议和,丙独戒饬将士,以攻为守,威声甚著。时沿边关隘悉为金毁,丙遗时相书,云:“今于关表广结义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庐,逮事定,则系之尺籍而劝之耕,庶可经久。”

贼张福、莫简叛。贼自阆趋遂宁,所过无不残灭。丙欲自持十万缗往益昌募士。魏了翁移书宰执,谓安丙不起,则贼未即平,蜀未可定,虽贼亦曰:“须安相公作宣抚,事乃定耳。”诏起丙为四川宣抚使,予便宜。丙奏:“臣不辞老以报国。”至遂宁,贼犹固于普州之茗山。丙下令诸军合围,绝其樵汲之路以困之。未几,俘获张福等十七人以献。

先是,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将士趋秦、巩、凤翔,委丁焴节制,师于巩。夏人以枢密使子宁众二十余万,约以夏兵野战,宋师攻城。既而攻巩不克,乃已。丙卒,讣闻,辍视朝二日。

    (选自《宋史·安丙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松夜丙议                        延:邀请

B.陈曦所以反及制平贼便宜赏功状    矫:假托

C.师于巩                         次:驻扎   

D.贼犹固于普州之茗山             负:遭受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安丙忠于国家的一组是(3分)

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 

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

时方议和,丙独戒饬将士,以攻为守,威声甚著 

贼自阆趋遂宁,所过无不残灭

臣不辞老以报国 

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

A②⑤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丙恪尽职守,体恤百姓。他在隆庆府任职时,郡中发大水,他禀告上司,打开粮仓救济;他任大安军知军,曾用自家粮食救济遭旱灾的百姓。

B.安丙敢于和叛逆之人作斗争。他对宣抚使程松说,吴曦会贻误国事,后来吴曦叛国投敌,并封安丙官职,安丙机智地与吴曦周旋,最终铲除了吴曦。

C.安丙很有威望,平定叛贼有功。叛贼张福等人作乱,官员和叛贼都认为只有安丙才能平定叛乱,朝廷起用安丙,他领兵平叛,俘虏了张福等人。

D.安丙竭诚为国效力。边境关口遭到金国人破坏,他写信给宰相,提出自己的建议;他派兵和夏国人联合攻打金国;他去世后皇帝停止上朝两天表示哀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5分)

(2)今于关表广结义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庐,逮事定,则系之尺籍而劝之耕,庶可经久。(5分)

 

1.D 2.A 3.A 4.(1)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能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里却在谋划。(得分点:度、徒、阴,句意2分)(2)现在在关外广泛交结义士,按月供给粮食,让他们各自保住田地房屋,等到事情平定,就把他们编入军籍并鼓励他们耕种,或许可以保持长久。(得分点:系、劝、庶,句意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负:依仗。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处译为“贼兵依然在普州的茗山(遭受)固守”解释不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安丙”性格特征是“忠于国家”, ①表明安丙有治理才能;④说的是叛贼的所作所为,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曾用自家粮食救济遭旱灾的百姓”与原文不符,应是用自家的财产购买粮食救济遭旱灾的百姓。选项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点词语:(1)炽——严重,度——考虑到,徒——白白,阳与——表面上参与,阴——暗地里,图——谋划。(2)俾——让,逮——等到,系——编入,庶——或许。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年间考中进士,调任大足县主簿。任隆庆府通判,嘉泰三年,郡中发大水,安丙禀告守臣张鼎,发放常平仓的粮食救济灾民。不久又开凿山石使溪水改道,从此没有水灾。任大安军知军,发生旱灾,百姓吃饭困难,安丙用自家财产到下游买了几万石米来救济。事情报告皇帝后,下诏增加一级官阶。 开禧二年,程松担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职。程松晚上邀请安丙商议。安丙向程松说吴曦一定会贻误国事,程松没有明白(安丙的意思)。因为安丙曾经是吴曦父亲的门客,一向了解吴曦。开禧三年正月甲午日,吴曦冒称伪号建置百官,向金国称臣,任命安丙担任丞相长史、代理行都省事。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能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里却在谋划。于是和杨巨源、李好义等人谋划除掉吴曦。安丙派弟弟安焕去联络各位将领,相互击掌约定。于是传达文告到各道。吴曦僭位共四十一天。三月戊寅日,陈述吴曦反叛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况,自我弹劾等待治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和吴曦接受的金国人的诏书、金印以及隐藏的庚牌交给驿使。 当时正在议和,只有安丙告诫整顿将士,以攻为守,威名声望很显著。当时边境沿线的关口全被金兵毁坏,安丙写信给当时的宰相,说:“现在在关外广泛交结义士,按月供给粮食,让他们各自保住田地房屋,等到事情平定,就把他们编入军籍并鼓励他们耕种,或许可以保持长久。” 叛贼张福、莫简作乱。贼兵从阆州赶往遂宁,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残杀灭绝的。安丙想亲自带着十万缗钱去益昌招募士兵。魏了翁写信给宰相,认为安丙不起用,那么贼兵不能马上平定,蜀地不能安定,即使叛贼也说:“必须安相公做宣抚,事情才能平定。”朝廷下诏起用安丙担任四川宣抚使,准予方便适宜地行事。安丙上奏说:“我不辞年老以报效国家。”到达遂宁,贼兵依然在普州的茗山依仗(险峻)固守。安丙下令各军合围,断绝他们砍柴取水的道路以使他们陷入困境。没过多久,俘虏了张福等十七人。 在这以前,夏国人来朝请求派军队合力攻打金国人,安丙一边上奏一边行动,分别派遣将士去秦 、巩、凤翔,委派丁焴指挥,部队驻扎在巩地。夏国人由枢密使子宁众带兵二十多万,约定夏国军队在野外作战,宋国军队攻打城池。不久进攻巩地失败,于是休兵。安丙去世,报丧给皇帝,停止上朝两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散文诗的意义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美是一个艺术标准,仿佛它与“意义”无涉。人们习惯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分立,便是这种认识的典型反映。于是,意义成了外在附加于“美”之上的“身外之物”,等于承认了“无意义”之“美”的作品有存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糊涂观念。不存在所谓“纯美”,美乃是人对于外在事物的主体感知,关感中包含着对事物存在之“真”和理性感知上“善”的认同。也就是说,美乃是真善美浑然一体的统一,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便会认识到,所谓意义的追求,原出于美自身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审美和意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中国古代的“文”,与现代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并不等同,文史哲往往搅在一起,且多以论辩性学术性文章为主体。在此背景上产生的“文以载道”观,很明确,文章不过是一个载体,她承载的是“道”,即理性的道德伦理观念之类,传道论教为目的,写文章是手段。在这里,“文”好比是一艘“船”,船上载的是“道”,两者关系,属于外在的叠加或扭结。现在作为审美对象的散文诗,在性质上与之有着显然的不同。审美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审美中所包含的“意义”,其内涵与外延也宽泛多了,不仅限于思想、哲理、道德观、政治理想等,举凡人的主观意识,包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幻觉,都在其内,既有感性的、理性的,也有情感的、想象的。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来观察一些散文诗,理解她们的审美与意义的组合或构成,对此问题的认识就会清晰一些。

意义的追求是每一章散文诗必须坚持的,是她的生命线。没有任何意义的散文诗,决非好作品。意义和审美是一体化的存在,只有在审美的前提下,在足以强化审美而不是削弱审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意义的追求。意义离不开思想性,但不等同于思想性。意义的范畴远超“思想”或理性的范畴。特别是,意义在散文诗中的表现方式,不同于哲学、理论文章以及新闻报道。散文诗经常是以叙事与抒情的方式,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而不宜于直白地诉诸理性化的议论。理解一首散文诗的意义,就不能简单化地从其理性直白中取得,而要从溶涵于其诗歌整体中的一切方面,包括贯串全诗之情绪的起伏流动,以至语言节奏的每一个细部中去领悟和品味。“卒章以言志”,在作品的结尾处将主题思想和盘托出,这种古老的方式似已为许多诗人舍弃。然而在一些诗评中,孤立地抽出主题思想即“意义”的做法,仍相当流行。而在学校的文学教学中,这种方法更为普遍。它已极大地损害了文学的美学形象,仿佛只要知道诗的“正确思想”便已足够,而不必去管她的审美价值何在。应从审美的全局来面对、评说、解析散文诗,而不要孤立地去谈散文诗的“社会意义”,就很有必要了。

    (摘编自耿林莽《散文诗:意义的追求》)

1.下列关于“散文诗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诗的意义追求,是一个永恒、现实的课题。散文诗的意义是它的生命线,它必须坚持意义追求,没有意义的散文诗一定不是好作品。

B.散文诗意义的追求,只有在审美的前提下,在足以强化审美而不是削弱审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为散文诗的意义和审美是一体化的存在。

C.散文诗的意义,不能简单化地从其理性直白中取得,而要从溶涵于其诗歌整体中的一切方面,包括情绪的起伏流动、语言节奏的每一个细部中去领悟和品味

D.意义的范畴远超“思想”或理性的范畴,它离不开思想性,但不等同于思想性。因此,散文诗的意义的表现方式,不同于哲学、理论文章以及新闻报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观认为,文章不过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的是“道”,即理性的道德伦理观念之类,传道论教为目的,写文章是手段。

B.中国古代的“文”,与现代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并不等同,现在作为审美对象的散文诗,在性质上与古代的“文以载道”的观点明显不同。

C.人们已经舍去了在作品的结尾处将主题思想和盘托出的方式,但是在一些诗评中,孤立地抽出主题思想即“意义”的做法,仍相当流行。   

D.审美中所包含的“意义”,其内涵与外延很宽泛,不仅限于思想、哲理、道德观、政治理想等,还包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幻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分立的观念是错误的,意义不是附加于“美”之上的“身外之物”,不存在“无意义”之“美”的作品。

B.因为美是真善美浑然一体的统一,是人对于外在事物的主体感知,所以美感中包含着对事物存在之“真”和理性感知上“善”的认同。

C.意义的追求,原出于美自身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审美和意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D.孤立地谈散文诗的“社会意义”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文学的美学形象,因此,很有必要从审美的全局来面对、评说、解析散文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首《时间都去哪了》不知感动了多少网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真挚而平实的歌词引爆观众的共鸣与泪点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这首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生苦短,尤其是大萌子用一组照片,更是让我们深深地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

美好的年华总是匆匆而过,今天的经历终将成为明天的雪泥鸿爪,同学们,就此,你又是怎样一个认识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请工整书写,力求美观。文面太差扣5分。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加必要的词语)(6分)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查看答案

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使整段话语意连贯。(5分)

下雨如果适量,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过量,则会发生灾害                

                                                      ;游戏,如果适度,可以娱情悦性,如果过度,则会荒废学业。总之,                    ,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

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

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

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A.④③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