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冬天里的一团火 谢宗玉 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冬天里的一团火                          谢宗玉

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赶在风雪来临之前,烧一窑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亲送到集市换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楼板上。做完这一切,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

早晨起来父亲已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团锣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父母手中也没了那些耕耙播割之类的活计,连小妹也用不着一个人伏在田垄上跟昆虫小蚁说话了。一家人团团围在一堆炭火旁,四双眼睛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父亲的后脑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发,而小妹剁猪草时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小的疤痕。

③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一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

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把枯涩的村庄变得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稚嫩的纯真,让再傻再痴的孩子也变得冰雪聪明。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在烤红孩子们双颊的同时还点燃了他们对美好日子的憧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坐下来,脱掉鞋子,把双脚揣进父母怀中。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就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爱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

⑤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岁月木炭火煨软了坚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着我们对来年的种种幻想木炭火用红光篡改了我们对苍白往事的记忆。而遗忘和幻想正是农人过日子的两大支柱。

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思维渐渐断散,睡意这时从深海处泅上来,将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的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低头见团锣里自燃的炭火已蒙上了一层灰垢,就用火针拨了拨,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种方式。

⑦楼上的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个走出家门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哟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点出来?!

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2月8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第段说在漫长的冬季之前全家人“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彼此“甚至有些生疏”表现了处于农村的一家人为生活而奔波的忙碌和辛劳。

B.文章描写小妹的细节只有寥寥几笔但这几处细节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表现了小妹的天真活泼和顽皮可爱。

C.文章洋溢着对母亲的爱与感激:母亲干活时“飞针扬线”“从容雅致”,动作熟练还富有美感;虽然只掌握一点民间典故,但还是尽其所能地为孩子讲故事。

D炭火是冬天里的一团火是文章的重点描写和抒情的对象;文章结尾让“一团火”以另一种形式在春天继续“燃烧”使“火”的意象得到了拓展和升华。

E.作品叙写的时间从秋天到春天从早晨到晚上活动的地点以家人生活的房子为主油画般地展现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和睦温馨、无忧无虑、幸福美满。

2.请分析第段中的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及作用。(4分)

3.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6分)

 

1.C、E(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得5分) 2.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雪的威猛和凶狠,(1分)为下文写冬天里的炭火的作用做铺垫;(2分)用天气的严寒衬托出炭火的温暖以及炭火中体现出的亲情。(1分) 3.这一段排比的语句强调木炭火在我们一家生活中的意义:木炭火帮助我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祛除了痛苦,让我们体验到农忙时无法得到的温暖与亲情;在炭火的映照下,甚至一些心酸的往事也变成了难忘的生活馈赠;同时木炭火也给家庭带来了生活的信心,使家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应对各选项表述逐一进行仔细审查,其中,C项“只掌握一点民间典故”的说法错,原文是“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可见不是“掌握一点”。E项“无忧无虑”的说法错,全文表现了农村的贫穷和生计的艰难,不能说是“无忧无虑”。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题干中虽然还提出了对画线句语言特点的分析要求,但事实上,要分析作用,就必然要涉及画线句使用的手法和含义,并且须将手法和含义作为作用的理由,两者密不可分。题干用“语言特点”来设问,反而会干扰答题思维。散文中,某一语句的作用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上的作用,本题中,主要指的是风雪反衬出的温暖和亲情;二是结构上的作用,从画线句所处的位置看,主要是指其引出下文的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分析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一方面可以用还原法,表达出句子的本义;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文章的主题,归纳出语句的言外之意。本题中,“木炭火”既是实指,也有象征意义,象征着贫寒家庭中的亲情和关爱,因此,文中的画线句既强调了木炭火在生活中的意义,也应当表达出作者对于亲情、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参考答案只答出了画线句的本义,没有回答这些语句所表达的主题和作者情感,考生答题时可以自行补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             赵丽宏

你也许习以为常:中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外国文学专业研究外国文学的教授、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甚至有多家专门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的出版社最近一个世纪里,几乎所有东西方的文学经典,都翻译成了中文,很多西方文学新作,也很快会在中国翻译出版。

②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国文学的这种接纳热情和推广力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将自己的文学向世界推广,即便有一些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也没有多少人注意。

③是我们没有好的作家、没有世界水准的优秀作品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有力的反证。何况,熟悉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像莫言这样的作家我们还有不少。

问题在哪儿?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在虚心吸纳的过程中缺少文化自信,对经历风雨磨难后民族积累的文化精髓缺乏自知,因此我们羞于、也不习惯于亮出我们中国人的文学观。自己轻视自己,外人怎么能看重你?况且由于语言的鸿沟,由于长期缺乏对外文化传播意识造成的信息缺失,也难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的风貌、精髓和价值。

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译成各种语言,迅速在世界各地与读者见面。前不久我访问荷兰,在一个小城书店中,看到入口最显眼处就陈列着刚刚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让人又惊又喜。

⑥莫言获奖意义重大,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瑞典人的颁奖来确认自己的判断、发现莫言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羞于告诉世界我们喜欢和推崇哪些作家——外国的和中国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学呢?通俗地讲,我们是世界文学的消费者,我们有必要告诉那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们的文学口味,我们的“用户体验”。

⑦工业生产有国际标准,文学口味没有统一版本,但我们的文学口味应当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来,跟世界读者分享我们发现和推荐的中外文学精华。这也是我们对内引进外国文学和对外推介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100多年来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学累积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现在是梳理我们的内心感受,组织我们的观念话语,通过文学评论、文学评奖等方式告诉世界,我们对当代世界文学的态度和评价的时候了。

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来的坚持铸就了权威和品牌。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用以鼓励和褒奖世界范围内的杰出作家。我相信只要团结和依靠社会力量秉持严肃公允的态度坚持科学、有公信力的评奖方式假以时日可以成就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权威文学大奖。中国人应该做也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

当然设奖和评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表达和主张。我们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无须韬光养晦,更不能自损自贬,必须善于表达当代中国的文化深度,积极主张和传播自己的美学口味,做一些对世界文学有创意、有实效、有影响的工作,让世界有效地感知当代中国的魅力,让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朋友自愿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人民日报》 2013年3月19日)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大量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现实相比,中国文学缺乏向世界推广的热情与力度。

B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飘摇后所积累的文化精髓却不被世界所知是因为语言鸿沟造成的信息缺失。

C.作者在荷兰看到书店陈列着刚刚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这引起他对中国文学如何向世界推广这一问题的思考。

D.对外文化交流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有创意、有实效的工作而韬光养晦与自损自贬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思路。(3 分)

3.段中作者提出“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这一主张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孟子曰:“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注】而道不行耻也。”(《孟子·万章下》)

【注】 本朝:朝廷。

(1)孔子和孟子对职权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的认识?(2分)

(2)你是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罪”和“耻”的?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孙权语诸将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

这是孙权为自己部下感到自豪的话语。“甘兴霸”又叫什么名字?孙权因何事盛赞他?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情节。

(2)阅读下面的 《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的题目。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把个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

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依据刘姥姥所说的方法平儿如何处理这件事的?请简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A.因为觉得乡下不安宁吴老太爷被送到上海吴荪甫等到码头迎接他。上车后由于受到各种刺激吴老太爷一到公馆就病倒了。(《子夜》)

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

C.巴黎大瘟疫流行弗罗洛赶回家时父母已死而被遗弃在摇篮里的小弟弟正在啼哭。从此他就做了家长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弟弟。(《巴黎圣母院》)

D.葛朗台看准时机卖掉酒和白杨赚了大钱。欧也妮知道这件事后就央求他救济夏尔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训斥。(《欧也妮·葛朗台》)

E.玛丝洛娃赶到车站去见涅赫留朵夫可车厢里的他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她想卧轨自杀后来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复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 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  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在长江北岸。黄机南宋词人身处中原沦丧时期。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3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该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