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阅读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离娄下》)

【注】①中:合乎中道的人。②养:教育,熏陶。③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意为贤能的人如果不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那么他们就违背了中道,有伤德行,与不贤能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1)要推己及人(或:要行恕道)。(2分,意思对即可)(2)【要点】孔子的话的侧重点是,推己及人是行仁的方法。孟子的话的侧重点是,贤能的人很有必要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或: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是贤能的人的道德责任)。(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读懂文段大意(参见“参考译文”),然后根据大意归纳孔子和孟子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作为仁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②孟子说:“合乎中道的人要教育、熏陶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要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乐于有贤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合乎中道的人鄙弃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之间的距离,就近得不能用寸来度量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曰:“计可速发。”操曰:“今只将计就计。”

曹操在攻打濮阳城时中了谁的计策?曹操是如何“将计就计”的?请简述。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宝玉道:“相貌倒还是一样的.只是言谈间看起来并不知道什么,不过也是个禄蠹。”

宝钗道:“你又编派人家了.怎么就见得也是个禄蠹呢?”

贾宝玉在评价谁?贾宝玉在见到他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宝钗得知后有何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

这是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家》)

B.梅去世后,觉慧在向她的灵柩告别时,悲哀地说:“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家》)

C.“双桥王国”的幻想破灭后,吴荪甫看到了孙吉人写的一份“草案”,产生了如下憧憬:“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子夜》)

D.诗人甘果瓦为爱斯美拉达美丽的舞姿所倾倒,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是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巴黎圣母院》)

E.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又是种植庄稼的能手,因此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做交易时,他还善于讨价还价,假装耳聋,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依靠这样的手段,他最终成为镇上的首富。(《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 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颔联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饮泉亭记                   [明]刘 基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移哉?

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选自《诚愈伯文集》,有改动)

【注】 司马氏:代指西晋。征士:不赴朝廷征聘之士。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与利史相先后       卒:最终

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移哉      幻:惑乱

C.而不乎外                  假:借助

D.贪相承习为                故:缘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 (3分)(  )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 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 有一焉,则其守不固 明而自信,笃也 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 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二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洁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

C.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

D.末段指出以“贪”给泉水命名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并照应上文,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3分)

(2)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2)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萧关逢候骑,             。(王维《使至塞上》)

(6)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