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天宝之末,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aì):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束隘迫狭              或:如果

B 不足以水之趣               极:穷尽

C 不能自引决                      顾:转折,却

D 令人千载有遗                  恨:痛恨

2.根据文章,下列句子全部直接写太湖的一组是(    )(3分)

广五百里      ②重涯别坞,幽谷曲隈   ③天下之水,得山而止 

山或孤孑卑稚 漭淼澒洞,沉浸诸山   ⑥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

B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

C.第③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

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2)因长洲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1.D 2.A 3.C 4. (1)因此凡是像屏风一样排列在湖水之滨的山,全是依仗湖水而更加出奇。(屏、胜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通过长洲的陆先生,来请我写一篇山居的记(或:记述文章)。(因、记各1分,语意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恨:动词,遗憾。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③④⑥不是直接写太湖,答非所问,可排除。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衬托王氏父子退隐的“有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将往观乎四荒。(屈原《离骚》)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近日,教育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制定了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其中高考改革方案最受人们的关注。而其中的英语考试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步伐。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重点,各地高考改革方案,英语成为众矢之的。此前,一直流传的外语科目将可能“一年多考” “择优计分”,如今已经确认。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内容。

(2)对于英语学习,你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中国的教育梦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②凤毛lín(  )角的评选、淘汰式的精英教育,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我们建设人才强国。③据一些省市的调查,“三好学生”平均每万名学生中不到两位以上。④对学生的评价,学校规范内尚有一致的标准,市级或省级“三好学生”评选,则大多演变为不同地区间的行政权力的博弈。⑤这样的评价,对实现教育公平、人的全面发展到底有多少意义值得商( )。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汉字。      (1分)

(2)给加点字填上正确的拼音。        (1分)

(3)上面文字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2分)

错误的标点是:        修改:                 

(4)上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病句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有语病的句子是:        修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折冲樽俎有我潘郎

  1933年9月,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鍇准备在福建起义,建立人民政府,派代表到瑞金要求中共合作共同反蒋抗日。这个行动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同志的支持。周恩来代表中央派潘汉年(化名潘健行)与十九路军秘书长徐名鸿在瑞金正式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朱德还亲自接见了双方代表,10月26日达成了十一项初步协定。协定签订后,潘汉年、黄火青奉派出使福州。十九路军将领又联合陈济棠、黄琪翔等一部分反蒋抗日的军队,于11月20日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南校场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会议结束时,数万群众的反日、反蒋、欢呼民族解放的口号声响彻榕城上空。

  “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11月27日,潘汉年与之签订《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开辟了一条由中央苏区经闽西、闽南到达福建沿海的通路,打破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潘汉年又与“福建人民政府”的财政次长许锡清就双方物资交换和支援苏区紧缺的食盐、布匹等问题进行多次洽商,这以后,进出苏区的买卖一时大为兴盛。在他的敦促下,“福建人民政府”释放政治犯,默认我党领导的进步团体公开活动,福建民气大振。但蒋介石迅速抽调重兵“讨逆”,十九路军寡不敌众,又因内部意见不统一丧失部分战斗力,而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局更犯了“左”的错误,没有给予军事援助,提出许多违反协定的口号。不久,福建事变以失败告终。

  1934年秋,潘汉年还与粤军反蒋将领陈济棠等人就军事、政治方面的问题作过广泛的商谈。后来因王明路线的干扰而坐失良机,使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得逞,中央红军被迫转移。但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所以能突破第一条封锁线,与潘汉年和广东实力派的谈判所创造的有利条件有很大关系。

  1936年4月,潘汉年奉共产国际之命回国,除把电报密码送到陕北外,另一任务是作为中共中央的联络代表设法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在香港,潘汉年见到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冲,由张代表陈立夫、陈果夫同中共接触。陈立夫把潘汉年请到南京,派曾养甫与潘洽商,曾要求潘与陕北党中央联系,再进行两党谈判。随后,潘汉年去陕北瓦窑堡向中央汇报。在瓦窑堡,潘的汇报深得中央赞许,在莫斯科背得很熟的密电码也在此时报告了党中央。

  潘汉年还持中国共产党中央致国民党的信,去南京与陈立夫、陈果夫谈判。潘汉年作为谈判圣手,在谈判桌上机智勇敢、战果煊赫。这年11月中旬,潘汉年在上海沧州饭店与陈立夫对谈——

  陈立夫:“既然共产党开诚合作,那我就好任意提条件了。首先对立的政权与军队必须取消。其次,红军只可保留三千人,师长以上的领袖一律解职或出洋,半年后录用。在军队解决后,你们所提的政治各点就可考虑了。”

  潘汉年针锋相对:“你这是站在剿共立场的收编条件,不是抗日合作的谈判条件。当时邓文仪在莫斯科活动,曾养甫派人送到苏区的条件都不是收编,而是讨论合作。蒋先生有此设想,大概误认为红军已到了无能为力的时候,或者受困于日本防共的提议。”

  陈立夫又转了话题:“你我均非军事当局,可否请周恩来出来一次,蒋先生愿和他面谈。”

  潘汉年严辞以对:“如不把贵党的条件报告他,仅说蒋先生愿见他,岂不是要骗他出来?何况现在正激烈交战之际,暂对停战问题不解决,我想他也无法出来的。”

  这以后双方又谈了几次,均无结果。

                          (节选自陶柏康《潘汉年传略》)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由中共领导的建立的 “福建人民政府”在蒋介石反动派的重兵镇压下,因寡不敌众,加上部队有部分叛变,以失败告终。

B、“福建事变”以反日反蒋为宗旨,得到了福建人民的欢迎,在福州成立了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

C、1936年的南京谈判中,国民党代表以蛮横对真诚,要求共产党交出政权和所有部队,所以最终谈判失败。

D、潘汉年因到苏联接受共产国际的培训,除了带回电报密码外,还有另一任务就是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E、陈立夫在谈判中耍欺诈手段,极为阴险,想骗周恩来到蒋介石那里与蒋直接谈判,被潘汉年婉言拒绝,阴谋难以得逞。

2.文中说“潘汉年作为谈判圣手”,他在谈判中为我党做出了哪些具体的贡献?(4分)

3.针对陈立夫“任意提条件“和转换话题,潘汉年采用了什么谈判策略?有何论辩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