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文化评析: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陈佳冉 ①4月23日是...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文化评析: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陈佳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

②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然而,市场上卖的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

③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法国人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似乎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

④“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2012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⑤“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深受震动。她说:“这两句话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⑥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于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无用”的阅读可以跳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无用”的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让我们收获“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动。一本好书,从来不会因为它的表面“无用”而折损了它的价值。当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

(选自2013年4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抚慰心灵的鸡汤”用了比喻和排比,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书籍在人类社会发展及生活中的作用。

B.作者认为现今的阅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的阅读大相径庭。当今的人们大多选取实用类书籍快速地、浅显地阅读。

C.2012年莫言获奖,作者较多感想,他认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中国上世纪阅读的最好时光,人们热爱好书,静心阅读,受益良多。

D.铁凝阅读《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触动了她心灵的感受,这很好地印证了“无用”阅读能给读者带来精神收获。

2.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段提出“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3分)

3.“无用”的阅读有什么特征?(3分)

 

1.C 2.①委婉地批评当今社会人们的阅读过于注重功利和实用;②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并引出书籍还带给人们思想和审美的另一种作用;③引导人们重视那些能改善心灵、提升境界的“无用”阅读,改变当今阅读现状。 3.①不为人们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②缓慢、恒久、绵密地渗透读者;③提升境界,培养情操,陶冶心灵。 【解析】 1. 试题分析:由原文“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可知,“上世纪阅读的最好时光”错。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出现在第一段,因而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又以问句的形式出现,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另外第一段总领了全文,因此回答本题还要联系本文的主旨,就是批判当今社会人们读书的功利性和引出读书的审美作用,希望改变阅读状态。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信息集中在文章后三段,考生可逐段筛选。第四段,“无用”的阅读 “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第五段,“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第六段,“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对《巴黎圣母院》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那里居住着无数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中有的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

B.在法庭上,弗比斯指控爱斯梅拉达是女巫,还说她的山羊有妖术。当山羊把字母拼成法卢代老太太的名字时,弗比斯就更确认爱斯梅拉达是个可怕的妖婆。爱斯梅拉达矢口否认,却遭受了严刑逼供。

C.乞丐王国的国王克罗班组织民众援救爱斯梅拉达,正当大家齐心合力向大门猛攻的时候,教堂的水槽里吐出来的两道熔铅从顶上倾注到稠密的人群中,他们有的被烫死,有的发出撕裂人心的嚎叫声。

D.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的避难所里,并给她拿来了衣服、食物和被子。爱斯梅拉达抬头看到卡西莫多,虽然害怕他丑陋的外表,但还是向他表示了感谢。

E.副主教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居第尔,当居第儿与爱斯梅拉达撕扯时,看见爱斯梅拉达怀里掉落的绣花小鞋,发现爱斯梅拉达竟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

2.简答题。(5分)

他径直跑到绞刑架下,用手指着绞刑架叫她看,“在它和我当中你可以选择一个。”他冷酷地说道。

……

姑娘终于向他说道:“它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弗罗洛和爱斯梅拉达的一段对话。他们是怎样来到绞刑架下的?此后弗罗洛是怎样处置爱斯梅拉达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两字在颔联中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效果。(3分)

2.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15分)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远。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还                           (奔:逃跑)

B.故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及:趁着)

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于我           (委:托付)

D.王翦坚不与战                     (壁:墙)

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3分)

①入两壁,杀七都尉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带领二十万秦军最初也取得节节胜利,但战事深入后走向失败,秦王意识到原先的错误,向王翦认错,重新取用了王翦。

B.王翦尽管有情绪,但当国家需要时,他义无反顾带领军队攻打楚军,这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C.此次秦楚之战规模大,秦王让王翦率领了将近一半的秦兵来攻打楚国,而为了迎战,楚国更是出动了所有全国的兵力。

D.王翦实事求是,重视敌人,做事谨慎,讲究策略,运用闭门不出,等楚军松懈后再主动出击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伶官传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绳索)    (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而皆(背叛)晋以归梁    抑(推究)其成败之迹

C.(装着)以锦囊        乱者四应,仓皇(向东)出

D.(匣子)梁君臣之首        凯旋而(收藏)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①与所以失之者             ②尔无忘乃父之志

B.①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独伶人也哉

C.①契丹与吾约兄弟           ②天下笑

D.①自然理也                 ②莫能与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既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含着肯定。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     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2)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___  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_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6)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