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3年2月10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3年2月10日,北京降下60年来最晚的初雪,这场姗姗来迟的春雪引发了网友热议,连娱乐明星们也不例外,很多明星在微博上讲述“春雪初体验”。

B.规范和整顿农村市场,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打假力度,防止坑农事件发生,保护农民利益,这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C.四海之内皆兄弟,不管你遇到怎样的困难,作为你的朋友,我们都将鼎力相助,让你顺利渡过难关,走向成功。

D.现在的楼盘销售活动总是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营销人员在描述房子时总是说得天花乱坠,令人叹为观止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B项,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与“职责”有重复。C项,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此处谦敬辞误用。D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褒贬误用。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3分)

A(xiào)  月(léi)      无涯(qiàn)    螺髻(zān)

B管(qiāng) (ǎi)       春风(qiào)    远目(cén)

C(qǐ)    (yè)       羽扇巾(Lún)     狸祠下(fú)

D鼓(xiāo)  悴(qiáo)     鲈鱼堪(huì)     歌台(xi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5分)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请看两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认为甜蜜的爱情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也丰富了她的词作内容,从她早期的诗作宛然可见她迷人的风姿。

B文章第一段中的“凄冷”既包括词人创作时“冷冷清清”的环境特征,又包括词人愁苦的内心世界将“凄冷”上升到“美”的高度,就还应包括读者感受词人内心而获得的一种凄美。

C文章叙述、阐发议论结合完美,叙述人物经历身世,为阐发做铺垫作者议论阐发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美”的内涵,指责造就这尊“美神”的乱世。

D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

E国家不幸词人不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诗作。

2.联系原文,请用几个词语(或短语)概括出“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愁”的内涵。(6分)

3.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请以“亡国破家”为界分条列出她后半生的种种磨难。(6分)

4.这篇文章反衬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句空缺部分

(1)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

(2)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

(3)莫道不销魂,                                     (《醉花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鹧鸪天·时谪黄州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

邻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5分)

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 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坎、离:均为卦名。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弃疾间与之       游:交往。

B.京令弃疾表归宋  奉:呈献。

C.召见,纳之  嘉:高兴。

D.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辟: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辛弃疾“有大略”的一项是(  )。(3分)

劝京决策南向       弃疾间与之游 

弃疾斩其首归报     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

B.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辛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

C.辛弃疾写《美芹十论》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的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

D.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盗匪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帝的褒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5分)

(2)民不为盗,去将安之?(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