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5分) 黄山,立着的河 夏 影 ①我们到达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5分)

黄山,立着的河

夏 影

我们到达黄山时,已是星斗横空、月挂中天的午夜时分了。枕着逍遥溪的清波,在当地山民依山筑就的爬满青藤的小木屋里歇息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儿,便拄着半截青竹,兴致勃勃地向山顶进发了。

踏着青石铺砌的磴道,沿着繁花遮掩的山径,我们奋力往上攀登。那磴道,屈曲盘旋,老长老长的,怕有几千级吧?那山势曲折蜿蜒,极高极高的,怕有上万仞吧?走在这崎岖逶迤的山道上,人们虽然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并不觉得十分累。秀美的山景撩得人们诗兴大发,都在精心觅着诗句。有的说,这山道,宛如一架高耸入云的天梯;有的说,这盘道,酷似一挂一迭数折的巨瀑;有的说,这大山,简直就是一颗飞速旋转的彩螺……我呢?才思不敏,思虑良久,也想不出一句称得上诗的句子来。我默默地走着,转了一个山弯又一个山弯,走着走着,一个新奇的比喻突然一闪,电光似的照亮了我的思想,那就是:这跌宕起伏的黄山,很像那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你看,这曲曲折折的盘道,不就是黄河那弯弯曲曲的河床么?这道旁一丛一丛灿灿的黄花,不就是从黄河里溅出来的一束一束的金浪么……

我惊喜极了,在黄山整整转了三天,游了北海、西海、天海……看了奇松、怪石、飞瀑……我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好像闪动着黄河的影子。

就拿黄山的云烟来说吧。这云烟,虽然有时看上去像波涛汹涌的汪洋,像巨浪排空的大海,像变幻莫测的广漠,像堆银铺玉的雪原……但最像的还是黄河里奔腾翻卷的波澜。那浮在云海里的大小七十二个峰巅,就是这大波的浪头;那屹立于云表、直插青天的莲花、光明、天都三大主峰,就是矗在黄河激浪里的中流砥柱;那建于彩云之上的金碧辉煌的北海宾馆、玉屏楼宾馆、光明顶气象站等天上“宫殿”,就是这大河中飞速行驶的巨轮了;如果山飙骤起,万木狂摇,千谷万壑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可不就是黄河大汛时那撼人的怒吼么?

云流雾散之后,黄山露出了它的丽影,披红挂绿的,裹着一身彩锦,显得妩媚、俏丽,分外好看。尤其是散花坞一带,更是一个花儿的世界。知名儿的不知名儿的各色山花儿,仿佛都经仙女的纤纤巧手,由天上散到这儿来了。那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宝卉佳花,布满了沟沟壑壑,高高低低的,把座座山峦装点得缤纷妖娆,宛若一条色彩斑斓的从天而降的彩河。这时,我又一次地想起了黄河。

黄河也有它妩媚妖美的一面。这河儿,自出峡关(三门峡)以后,渐入平沙,河床宽阔,水流平稳,缓缓地在平面上流着、淌着,阳光一照,金灿灿,犹如大地上铺展的一条长长的柔柔的黄绸。金汁儿般的水波,就像一个孩子,走着玩着,折着弯儿,转着圈儿,给这黄绸上拧下许多旋子,就像高档家具上的烙花儿;它还在河旁遗下一些深坑浅塘,大的、小的、青的、蓝的,比花色还鲜艳,比花朵还好看。这不就是水上的“散花坞”么?黄河也是一条“花河”啊!

还有那非凡的气势,硕大的形象,不屈的精神,充沛的活力……二者又是何等相似呀!

更为有趣的是,有关黄山的传说竟然也和黄河遗下的掌故差不多。打我记事儿起,就知道黄河里跳动的是我们祖先的脉搏,而在黄山上,我竟也寻到了我们祖先的足迹。据当地老人说,因黄山环境清幽,风景秀丽,黄帝便带着他的谋士们到这儿炼丹,想炼出一种妙药来,庇佑天下的黎庶。不想,他先服了几粒,便飘然而去,化作了高大的轩辕峰,立在云端,日日夜夜地守护着他的子民……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我在黄河岸边,听到的是《保卫黄河》的雄壮而豪迈的歌声;而今,在黄山的峰巅,那嘹亮激越的《新四军军歌》,也还在我的耳边飘绕……我常这样想:如果说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摇篮,那么,黄山不就是一柄矗立在这摇篮边儿上的保卫我们民族的倚天长剑么?如果说它们都是我们民族的化身,那么,黄河就是那躯体里跃动的血脉,黄山则是这躯体上的坚强的脊骨。

而今,黄山黄河溶为一体了,在我的眼目中,黄山就是立着的黄河,黄河就是流着的黄山,它们在我的心里,占有同样的地位,我心中那充盈的爱河也分作两支,一支流向黄山,一支注入黄河。

满分5 manfen5.com我发现自己的这种感情是与人们相通的,那飘荡在山顶山脚的歌声可以作证。你听,游人们正在深情地高唱《中国心》呢,一些华侨的眼睛里还闪着莹莹的泪光: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1.黄山黄河“何等相似”,从文中看,作者主要从哪几个角度表现它们的相似之处的?请简要概括。(3分)

2.通观全文,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作者将黄山喻为“立着的黄河”,新奇大气,意蕴丰厚。结合文意,试阐释比喻的内涵。(4分)

4.从描写对象看,第段与第段有何不同?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1.①粗犷强悍(或奔腾翻滚)的气势;②妩媚俏丽的神韵;③丰富的人文内涵。(意思对即可) 2.承上启下。将黄山与黄河的比较描写过渡到对二者人文内涵的挖掘上,由形似到神似,进而深化了文章主题,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3.①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黄山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神韵。②巧妙地挖掘了黄山深厚的人文内涵。(意思对即可) 4.第④段是将黄山的云烟比作黄河的波澜,突出的是黄山。第⑥段将出关后的黄河比作水上的“散花坞”,突出的是黄河。变换不同的描写重点,表现了写法的灵活自如,为表达黄山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一主旨作了巧妙的铺垫。(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找准答题区域。在第④⑤⑥⑦⑧段,这五段文字将黄山跟黄河作了相似性比较,扣住突出二者共同特点的关键词句概括。 试题分析: 2.这是考查过渡段的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概括其作用。前文侧重于写黄山的雄浑气势(形美),后文过渡到写其文化底蕴(神美)。这样也使得文章主旨得以深化。 试题分析: 3.主要表现的是黄山,但时时处处拿黄河的雄浑壮阔来比较,以突出黄山的气势和深厚的底蕴。如:写黄山滚涌的云,联想到黄河的浪,写黄山的花又想到了黄河在阳光映照下,水波灿灿的色彩之美和浪花的形态美。还写到了二者同具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说黄山是“立着的河”,以河之壮、河之美、河之厚来突出山之壮、山之美、山之厚。 试题分析: 4.主要从描写对象和描写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写山、写河各有侧重,体现手法的灵活性,也从笔墨的多少上,突出了黄山和黄河在作者心目中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后文所说:“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我们的祖国地处亚洲东部,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广大的沃野,______________,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有众多的江河 有江河的众多 有山脉的纵横 有纵横的山脉 还有丰富的矿藏 有茂密的森林

A.②③⑥⑤      B.①④⑥⑤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利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09年江苏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供求状况》显示,专业技术类、服务类和办公室行政类岗位成为三大热门岗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人类体育运动的一段辉煌历史。

B.曾经茫若无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因降水较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少近半等原因,现在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2011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百川东流,江河入海,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灌概和滋润华夏大地的水源都来自西部。

B.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取一朵花做纪念。

C.正义和非正义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自卫的武器也会变成侵犯的屠刀,以暴易暴是一条危机四伏的刚索,暴力一旦过渡,立即走向除暴初衷的反面。

D.读书,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澈/沙     珠/

/舌     /包伤口

B.启/破   /垂

望/   想/不掩瑜

C.泽/   印/炮

香/钟    红/声海外

D.玉/划    风/

/   洪/一千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