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鄞有高世之士,曰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劲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取材于元代戴良《爱菊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

B.退可以无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

C.若相磋以道,相以德  错:指责,批评

D.菊有贤友朋之  象:这里指特征

2.下面各组语句全都能够表现骆先生“气节刚正”的一组是(  )

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

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

③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④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

⑤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④⑤ D. ②③⑤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

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自我反省。

C.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

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与渴求之心。

4.文中“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的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B 3.A 4.骆先生不与世俗为邻,只与菊为友,如文中所言,行于圃中,以菊为镜以自明,不降己志,不苟且于世俗,这正是所谓“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的处世之姿。我认为这种处世之道正是修品德正身形之法。就如陶渊明隐于南山之下,悠然以寄傲,从而得保士之风骨与清高之德;又如管宁大隐隐于市,割席以绝俗,然后得千古高尚之名。不与世俗为流,方能摆脱世俗浊流的迷障和牵扯,从而得以静心息躁以观己,为自己清净心灵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世俗之外,清净之景颇多,古人也能从中探得一二哲理,洁身自好。所以说,这种处世态度是修身之法。[从文中举例恰当,1分;概括说明骆先生的处世之道,2分;谈看法观点鲜明(可正可反或正反结合),2分;分析言之成理(可举例分析,也可说理分析。以例代析、说理分析不到位酌情扣分),3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错”应解释为切磋,砥砺,与上一句中的“磋”义同,可根据上下文推断。 试题分析: 2.解决性格表现分析题,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注意选项是否属于题干中要求的人物言行,注意人物性格陈述是否得当。如③是写骆先生巡行菊圃的行动,与“气节刚正”无关;⑤是作者评论的话,不能作为答案选项。 试题分析: 3.无中生有,文中无“因此遭人嫌弃”这一信息。 试题分析: 4.首先,“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怎样的处世之道,必须用文中的例子加以阐释分析;其次,一定要明确自己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并加以分析证明;另外,要做到语言流畅有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氏其先太原人,世久迁徙,而今家抚州之临川。公讳益,字舜良。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时尚少,县人颇之,及观公所为,皆大畏服。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以故建安人尤爱之。尝病,阖县为祠祷。

改临江军判官。军多诸豪大姓之家,以财力自,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干没无所忌。公至,以义折正二千石,使不能有所纵,以明惮吏,使不敢动摇。居顷之,部中肃。诸豪大吏见公皆侧目而视,至以鄙言目公曰:“是不可欺也。”卒不得已,以他计出公。去,知新繁县。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以法,其余一以恩信遇之,尝逾月不笞一人。

还知韶州,改太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属县翁源多虎,公教捕之。令欲媚公,言虎自死者五,舆之致州,为颂以献。公使归之曰:“政在德不在异。”州有屯兵五百人,代者久不至,欲谋为变。事觉,一郡皆骇。公不为动,独取其首五人,即日断流之。或请以付狱,公不听。既而闻其徒曰:“若五人者系,当夜劫之。”然后众乃服。韶居南方,虽小州,然狱讼最多,号难治。公既以才能治之有余,遂以无事。又民之暇时,为之理营驿,坊市道巷,使皆可以久远为后利。归丁父卫尉府君忧,服除,通判江宁府,改都官员外郎。

宝元元年二月二十三日以疾卒于官,享年四十六。

吾尝闻乡里长老言,公为人倜傥有大志。在外当事辄可否,矫矫不可挠。及退归其家,敛色下气,致孝于父母,致爱于族人之间,委曲顺承,一以恩自克。位不满其志,故在外之所施用者,见于小而已,今吾书是也,其大可知。则家行最笃已,先人尝从公游,其言亦然。而吾又与其子安石友,故得知公事最详。其将葬也,遂为之铭。

(取材于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注] ①干没:侵吞他人财物。②服除: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人颇之        易:轻视

B.以财力自  肆:放纵

C.若五人者系   狱:案件

D.坊市道巷  表:做上标记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

他督查赋税,不曾因贫苦百姓(不及时交税)而着急。

B.卒不得已,以他计出公。

(诸豪大吏)最终无可奈何,采用其他办法将他排挤出了临江军。

C.公使归之曰:“政在德不在异。”

王公让他们把老虎抬回去,说:“为政之道在于德行而不在于歪门邪道。”

D.公不为动,独取其首五人,即日断流之。

王公却镇定自若,只逮捕了那五个首领,当天就判决流放了他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王益做建安主簿时,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他生病了,全县都为他祭神祈福。

B王益凭借自己的才能,将素来难治的韶州治理好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C.王益在家时谦恭平和,对父母孝顺,对族人友爱。父亲去世时,他曾回家守丧。

D.作者有感于王益的才德,又与其子王安石有交情,所以写下了这篇墓志铭以表敬意。

4.文章最后一段说王益“在外当事辄可否,矫矫不可挠”,意思是王益为官果敢决断,英武不屈。文中哪些内容能表现王益这一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而曳之,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二十一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至于庭中,直上有木三十余尺,鼓翅哀鸣,飞而栖其树巅。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畏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里东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必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焉者。客鸡义勇超群,群皆妒焉,尚不与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取材于李翱《李文公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貌若群       营:迷惑

B.颈喔咿  延:伸长

C.义而焉者  介:独特

D.尚不与焉  俦:做伴

2.下列对文中各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已而竞还啄其粟。

赶走(它)之后(再)争着回来啄食那些粟米。

B.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

难道不受它的好处就可以背叛它的情义吗?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挍焉。

(我)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和它)单独较量的。

D.昔日亦犹是焉。

以前也是这样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截冠雄鸡因外形独特而招人喜爱,受到群鸡的妒忌,不愿与它同食。

B.截冠雄鸡虽然勇猛好斗,但势单力孤斗不过群鸡,总是被群鸡孤立。

C.虽然被群鸡孤立,但截冠雄鸡在见到食物后还是招呼同伴一起享用。

D.作者由截冠雄鸡的遭遇联想到人世间一些类似的事情,不禁发出感叹。

4.作者认为这篇文章“可以作鉴于世之人”,意思是“可以给世人提供借鉴”。你认为世人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15分)

徽州道上

傍晚必须赶到屯溪。主人刚沏的新茶喝了二道,还那么青绿,就不得不停杯起程了。皖南晴雨不定,早上还是大晴天,这会儿变脸,下起雨来。离开家乡近三十年了,北方的干燥却不曾使我忘掉家乡雨丝的记忆。中学时,每当春秋远足郊游,最怕的就是阴雨天,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担心屋檐的滴答声。那时我尚未尝过失眠的滋味,一觉睡到天亮,心里有事,四五更时会自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到天井里去仰望太空。多少次登太白楼、爬翠螺山的兴致,都被这讨厌的雨丝抹掉了。

②早起听广播,说江面有六七级大风。多年不曾有过的怕雨的心情又潜上心头。昨天与那沙同志约好,上午他从合肥到芜湖,我跟他的车一道去屯溪,我们要参加的座谈会明天开始。这么大的风,轮渡能照常开吗?二十年前有次我从裕溪口过江,赶上大风,轮渡停摆,只好伫立江边,眼望长江浪涛中点点风帆颠簸远去,恨不得一脚跨过江南,去亲吻那令人依恋的青山绿水。现在可不同了。这点风算什么?十时半那沙同志准时过江了。我们从芜湖出发时,漫天的急雨突然住脚,天空明亮起来,将这座江城涤净一新。

③我平日自称是皖南人,不说黄山,连皖南山区还未去过。那沙同志是广东人,在安徽工作多年,皖南山道跑熟了。沿途稍大一点的集镇,多半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有时还能长长短短谈些有关的风俗人情的趣话。

④中午到了宣城,李白的足迹到过这里,光凭这点,就使这座古城遐迩闻名。友人请我们尝新,泡了本地出产的敬亭碧雪。据说,这茶近年很为中外茶客称道,颇有与皖南名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争势的劲头。我从小随大人养成喝茶的习惯,现在每天至少要换两杯。说实话,无非是驴饮,哪里知道喝茶还有许多讲究,什么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好茶的水冲出来是清的,次茶的水冲出来是浑的。我端起玻璃茶杯,茶水明净,透过浮动的新芽嫩叶,能清晰地看到坐在我对面的一位老人。他是我三十年前的语文教师,现在这里的一所中学教书。

⑤这是我今天在途中最意外的收获了。年岁渐渐增大,有时出其不意地在他乡会遇上故人,交谈几句,情感也会被少年往事所牵动。今天也一样。他是熏陶我爱好文学的启老师。1954年大水退潮之后,他被调到江北工作。远行时,我们一群十六七岁的伙伴,曾在两岸葱绿的长堤上送别过他,五七年他因发表一篇文章遭受厄运多年,曾被放逐泾县老家务农,据说自学行医,成了附近一带有名气的郎中。前两年才彻底平反,重返教育岗位。我细细端详他,虽然苍老了,却依旧那么干瘦,有精神;当谈起他的近况时,他习惯地做了一个为我异常熟悉的手势,说:现在还好。“还好”,那就好了。至于其他原该探问的一切,我都不敢去触动它。我尊敬地递给他一支香烟,他随手接过,我划亮了火柴……

在我的记忆里,他是吸烟的,烟瘾还不小呢!解放初期流行一种简装硬盒烟,一盒50支,没有牌子,比较便宜。他的书桌上常常摊开了这样的盒子烟。有次他为北京一家杂志写稿,大概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评吧。见我进门,放下笔,习惯地伸手摸烟,才发觉烟抽完了。我连走带跑替他上街买了几盒回来。此情此景,还在眼前。现在,我见他吸烟的神态还是老样,不自禁地微笑了。他见我点烟,也笑着说:“你头发虽白了几根,样子没大变,在街上能认出。”我问起当年一些老师,他说多年没联系了,听说多半在皖南各县。

停留短促,我们又继续赶路了。雨越下越大,夹有冰雹,汽车以一小时八九十公里的速度疾驶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目的地快到了,远近星散着黑瓦白墙的小楼房。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

(取材于吴泰昌的同名散文)

1.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散文重纪实、轻评说,读来有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

B.作者描写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了。

C.第③段介绍那沙同志的内容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明净的茶水引出了触动作者情感的老人,这一笔颇为精妙。

E.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令人称道。

2.阅读第⑤⑥段,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启蒙老师是怎样一个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文章第①段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中学时的“怕雨”,有何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写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这样写有何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8分)

前门箭楼的燕子

黄 裳

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北京了,真有说不出的相思。

到北京的那天,天真够热的,觉得这里的太阳确是不同凡响。不过却热得干脆、痛快,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比江南高明的地方。在前门外住下后,已是该吃晚饭的时候,就慢慢溜出来,在前门大街上闲走。“都一处”“一条龙”“月盛斋”这些店招看了就使人感到亲切,即使里边卖的食物与过去不大一样了,也不要紧。“都一处”卖的是蟹肉包子,这应该是南京或上海的特色,现在是“南风北渐”了。但小米稀饭却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好得很。可惜我想再来一碗的时候,却卖光了。

③来到前门箭楼前,已是黄昏时分。白天几次经过,我已经贪婪地看过好几眼,现在就想细细地、前前后后好好地看看她。箭楼新粉刷过,虽然有金碧辉煌的彩绘,但整体依旧是庄严肃穆的。因为她的主体是用一色深灰色城砖砌成的,落落大方。楼身比我保留的任何旧印象都干净得多。我曾经看见过在她身上画着日本仁丹的商标,美丽牌香烟的“美女”和其他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的布告招贴,就像浑身贴满了膏药。那可真让人不舒服,简直就像中华民族百年来苦难的象征。她像一位英雄的母亲,承受着重重苦难、凌辱,骄傲地挺首屹立,默默地护卫着、看守着从她身边川流不息地走过的儿女。今天,她是应该开颜一笑了。

④一种过去我没有见过的景致在眼前出现了,千百只燕子不住地围绕着箭楼飞,飞来飞去,飞进飞出,就像夏天雷雨前荷塘上穿梭飞舞的蜻蜓,蜂衙前哄聚的蜂群。

⑤过去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景色,我在箭楼侧边伫立了很久。

⑥忽然想起宋徽宗画过的《瑞鹤图》。那构思是有些相近的,不过比起眼前的这一派喧腾景象,可寂静得多了。

⑦也许应该像故宫那样,在画檐朱栋之间结起铁丝网来吧,我不知道。古代诗人喜欢用燕雀这样的小动物,点缀宫廷殿阁间,制造一种凄寂的气氛。我想,这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感情决定的。其实同样的事物,用来抒写无论哪一种心情都是可以的。

我兜了个大圈子去看箭楼的侧影。发现她本身就像一只将要凌空飞去的燕子,有一对鲜明、凸现的侧翼。古建筑师手下精美的造型不能不使人惊叹。她是那么端凝,却又那么轻盈;那么沉着,却又那么飞动;那么拙重,却又那么飘举;那么威武,却又那么秀丽。在箭楼后面挺立着正阳门,这才是主帅,箭楼不过是它的先行。论气魄、格局,主帅确实有主帅的分量。漆工加在它身上的金彩无疑是繁复得多。在晚霞映照下,发出了炫目的光;就是在暗夜里,也会呈现闪闪的荧光。正阳门是端端正正的,气势沉雄的,可是奇怪的是,它给人的印象依旧是玲珑的,没有半点儿拙重的感觉。

很久以来,人们为某些民族形式的新建筑取了一个不大好听的称号——大屋顶。这称号也真不大动听,但也不能不承认它有一定的正确性。那些用大量水泥堆积起来的大帽子,远远望去就会使人产生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更不必说在建筑学上负载承重、空间利用各方面的考虑了。正阳门和箭楼,应该说是典型的“大屋顶”,可是谁会产生那样的观感呢?箭楼上那一排排射口,是从实战的考虑出发设计的,但却安排得那么……我想,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

走到天安门前,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长安街上和广场四周亮起了千万盏华灯。我走过金水桥边的华表,抚摸着莹洁的白石狮子。狮子身上还散发着晒了一天太阳的余热,好像它们并不是石雕。

在观礼台边的栏杆上找到了个空当,坐了下来。这里坐满了乘凉的老人。

年轻人多半在广场里活动,那里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没有坐多久,我就跳下了栏杆,穿过长安街,走进了广场。这里的光线是较暗的,这里那里,都能看到斜支着一架架自行车,年轻的一对就倚着车身轻轻地谈话,也许并不在谈话。也有三人一组的,添上了一个刚能爬动的孩子,在铺起的毯子上不住地爬着笑着,年轻的父母不住地交换着谈话,他们的声音高得多了,他们一大半的话都是对孩子说的。

此外,在广场上还看到不少玩“飞碟”的年轻人。这是红红绿绿用塑料做成的像铁饼似的盘子,两个人对掷,可以掷出种种花样来。走着走着,一只“飞碟”向我飞来,正想躲过,它却从耳边飘过去了。

(本文取材于王宗仁主编《中国当代散文经典》,

写于1980年,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到北京,加之北京的太阳热得十分干脆、痛快又不同凡响,故此特别地想念北京。

B.作者在前门大街见到了北京老字号店铺感到十分亲切,但又为其中食物变化不能保持传统风味而失望。

C.前门箭楼的主体由一色深灰城砖砌成,庄严肃穆,落落大方,比“我”记忆中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干净整洁。

D.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古老的北京在崭新的时代所绽放出的活力。

E段写广场上年轻人和小孩子的形象,既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2.本文以“前门箭楼的燕子”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记述见闻中常常插入感慨性议论,请你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⑨段中说:“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由。(不少于200字)(1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5分)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中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2.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