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书愤”的“愤”在诗中具体指什么内容?请作简要分析。(3分)

2.“出师一表真名世”一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诗人化用此典故的用意是什么?(4分)

 

1. “愤”的具体内容是:因受阻,到老未能实现收复中原的志向。(1分)诗人矢志做“塞上长城”,北伐收复中原,但为投降派所阻,始终不能实现。“衰鬓先斑”“空自许”实际是对投降派的控诉,饱含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2. 化用了诸葛亮及其《出师表》的典故。(1分)诗人希望像诸葛亮那样施展抱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诸葛亮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一直拼杀在对敌斗争的前线,而自己只能喟然长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 整首诗歌,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尾联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客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消忧。农人告余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挽回

B.三径荒        就:就要

C.或孤舟        棹:用桨划

D.聊乘以归尽    化:造化,自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木欣欣向荣

A.既自心为形役

B.舟遥遥轻飏

C.乐琴书消忧

D.农人告余春及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心为形役”,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因为家里“田园将芜”,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

B.刚看到自家的房子,陶渊明就显得特别高兴,因为很快就能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了。

C.或弹弹琴,或读读书,或聊聊天,或种种田,这些都给了陶渊明很多的快乐。

D.顺随自然,回归田园,乐天安命,陶渊明的心灵获得了自由。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选自《拿来主义》)

1.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为了追求时髦,避而不谈“送去主义”,转而大谈“拿来主义”。

B.“送来”的东西不见得好,因为这些东西有时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C.作者以大宅子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遗产。

D.“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下列行为不符合“拿来主义”方法的一项是(2分)

A.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鱼翅。

B.把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C.背着烟枪和烟灯周游世界。

D.请姨太太们各自走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有破有立,否定“送去主义”后,自然引出“拿来主义”。

B.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都不利于“拿来主义”的实现。

C.“拿来主义”的前提是吝啬,“送去”之外就得“拿来”。

D.只有运用脑髓,占有,挑选的“拿来主义”,才能给我们注入新的活力。

 

查看答案

作文(70分)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新序·杂事四》)

1.上文选自《新序》,由西汉时           进行采集史实、编纂而成。(1分)

2.加点字解释。(2分)

(1)怨,祸之道也(  ) (2)此梁之阴也(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

 

4.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B.则又皆以灌矣

C.瓜日以美   D.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E 上以无隐,益重之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3分)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分析第二段划线句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加点字解释。(2分)

(1)八州而朝同列 (       )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3分)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与“为天下笑者”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B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而君幸于赵王D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这两段文字通过                                                  两组对比,揭示“                                       ”这一主旨。(3分)

5.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             ,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