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⑴自选角度;⑵自定立意;⑶自拟题目;⑷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人生是一场赛跑 人生犹如一场赛跑,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能跑多远,到达怎样的一个终点,这关乎生命的意义。如何才能跑更远的路程,抵达更高的境界?这是每一个赛跑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明确了目标,才能跑得更远。苏格拉底有言:“一种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是一趟单程跑。明确自己预期的终点,才可能少走弯路,不误入歧途,才可能让有限的生命彰显无量的价值。少年周恩来正因为抱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志,才使之日后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始终兢兢业业,为中华之复兴、国家之富强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确定奋斗的目标,是自我人生规划的关键要素。有明确的目标,他的人生才不致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崇高的理想,他的生命才不致混沌空虚、一潭死水。 放下了包袱,才能跑得更远。泰戈尔曾说:“飞鸟一旦系上了黄金的翅膀,就飞不高了。”不知节制的贪欲的羁绊,必将葬送远大的前程与美好的理想。纵览历史,有多少人成为权、钱、名、利还有美色等的俘虏,他们卸不下这些欲望的沉重包袱,而使灵魂沉沦,身体滞重,步履蹒跚,裹足不前,乃至落入不测之深渊。而那些矢志凌绝顶者,则必有“可放下”的超脱之心。居里夫人正因为淡看荣誉,不为名利拘囚,而孜孜不倦于科学探索与发现的事业,才能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上步步登高。古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个人若真想让自己跑得更远,就要扪心自问:“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学会放下多余的包袱,才能让自己跑得更轻松更自在。 抓紧了时间,才能跑得更远。一个人成就的大小,除却机遇、环境、天赋之外,很大程度上与他是否抓紧了时间,有根本的关系。鲁迅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作为一名思想者、文学家和革命斗士,他一生短暂却硕果累累,著作等身,这不正是他珍惜时间、勤奋耕耘的结晶?病魔缠身的史铁生,他没有靡费光阴,而是以铁一般的韧性顽强地坚持写作,在病隙里写下了《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脍炙人口的杰作。正因为他无比地热爱生命,珍惜每一个活着的日子,他才能在残疾与病患的废墟上建造起庄严曼妙的文学圣殿与思想巨塔。他的生命也因此得以无限延长。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跑得更远?这需要每一个生命的主宰者以自己的信仰与理智来好好把握。 人生是一场赛跑,要跑得自在,跑出精彩,抵达遥远的彼岸,就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召唤,从容放下各种羁绊的包袱,不让年华虚度;惟有如此,生命才能臻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佳境。 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生若蜉蝣,沧海一粟。在短暂的生命中抵达更远的地方,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我以为,这才是生命的真谛。恰如冯骥才所言:“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仅仅有生命的长度,而缺失了生命的重量,这样的生命终将黯然失色。 生命的光芒,在于德性的厚度。有哲人言:“德性之美,最美。”孟子云:“充实谓之美。”华丽的妆容,光鲜的衣饰,掩盖不了德性残缺的丑陋。度量生命的价值,基本的准绳是其德性的善恶。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悍然发动反人类的残酷战争,他们的德性被自己血腥的双手玷污了,必将被正义严惩。马丁·路德金、曼德拉之伦,他们毕其一生,为消弭种族歧视而奔走呼号,即便杀头、入狱,亦在所不辞,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德,延展了他们生命的宽度。“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个人若没有德性的厚实奠基,他的人生奔跑就是彻头彻尾的“裸奔”,必将为千夫所指,钉入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生命的光芒,在于精神的高度。臧克家有诗云:“有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之所以有这样判若宵壤的差别,是因为他们精神的高度不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精神虚脱的时代,有多少人虽然活着,却只是行尸走肉而已。君不见,造假者“见钱眼开”,贩毒者“谋财害命”,官老爷横征暴敛,无良商巧取豪夺,富二代、官二代们飞扬跋扈……精神畸变,毒瘤纠结,正义被“黑”,良知遭“劫”,这样的生命如何发光?等待他们的未来将会如何!这一切都促使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一起来思考:何以让物质文明疾驶的时代高速动车牢牢拴紧不可或缺的精神文明? 生命的光芒,在于言行的信度。“言必信,行必果。”缺少言行信度的生命,犹如浮云,永远无法脚踏实地。人活着,不仅要仰望星空,更须脚踏实地。人生如同赛跑,但决非空想家的凌空虚蹈,亦非空谈家的豪言壮语,而应是实干家的实事求是。以实际的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以执着的奔跑实现自己的理想,秉持“信”的天条,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理想的终点驰骋,这样的生命才能真正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当一个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中去,当一个人以百折不挠的恒心与默默无闻的忘我劳作来书写其生命的篇章时,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精诚与笃信脊梁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熠熠生辉的“人”。 当我们生命的辞典中深深烙上德性的厚度、精神的高度、言行的信度,我们在人生路上的奔跑就有了指路的明灯、自信的源泉、坚实的基础,我们生命之灯就真正地点亮了,必将放射出夺目的光芒。(林承雄) 【解析】 试题分析: 试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前者是引言,后者才是关键。就材料整体看,其关键词是“赛跑、时间和路程”。这里的路程是指“人生路程”,人生是否丰富、是否有意义,就看在这个时间长度里能否把生命内涵丰富,能否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的密度,是否领会到人活着怎样才有意义。从“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角度来立意,才切合材料的精神实质。 立意: ⑴人生没有休止符;⑵贵在生命的内涵(或质量);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⑷用心丈量人生之路;⑸人生何其短暂,我们很难决定其长度,但可以拓展其宽度;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⑺生命有限,人生中的赛跑,要抵达更远的目的地,需要的是坚韧的毅力与创新的精神;⑻人生宛若一场赛跑,要在有限的时间跑得更远,就要学会自我超越;⑼人生犹如一场赛跑,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跑得更远,就得锁定目标,心无旁骛;⑽人生不必非如赛跑一样,因始终的紧张而丧失了生命的从容;人生未尝不可如散步,重要的不是走得有多么远,而是你经过的是一段怎样的路程;⑾生命是一段有限的时间,衡量他所跋涉路程的远近,应该是道德与精神的向度;⑿生命多么美好,不错过路上美丽的风景,学会欣赏,学会爱,这无疑也延长了生命的旅程……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画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2分)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吟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           。”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        。”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吟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        。”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①金樽斟酒月满轮               ②手举金樽带月吞

③圆月跌入金樽内              ④一轮圆月照金樽

顺序依次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注:本词写于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词人是如何抒写自己愁苦之情的?(4分)

                                                                                            

 

2.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菩 萨 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诗人880年在长安应举,逢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逃至洛阳,后又流落到江南。

1.简要概括词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4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晴。

1.(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为了使思想更精深,情感更精美,许多诗人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有的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的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你从所学的诗词中任意挑出一个精心锤炼的字词,说说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