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其险也如此,...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其险也如此,                    !(李白《蜀道难》)

(2)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3)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1)砯崖转石万壑雷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3)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放在平时点滴解决。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砯”“壑”“拨”“画”“匏樽”“沧海”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1分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宜卷甲而之               趋:驱赶

B.宜赐元昊诏,使之处       审:谨慎

C.方西用兵                鄙:边境

D.王安石铜禁               弛:放松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    (3分)

①皆谓其论出姑息        ②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    ③方平曰:“此必妄也。”

④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⑤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⑥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

B.对赵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他战争,一直到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来。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漕运以汴水为主,因此汴水的畅通意义重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5分)

(2)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

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

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

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1.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

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

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

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

B.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

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

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现实,可见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对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创作有影响。

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⑴自选角度;⑵自定立意;⑶自拟题目;⑷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画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