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滑一刀” 刘建超 “滑一刀”是酒城有名的外科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滑一刀”

刘建超

“滑一刀”是酒城有名的外科大夫,“滑一刀”的大名叫滑儿。

滑儿出身贫寒,儿时家境极差。父母辛苦工作,勉强维持个不饿肚子。母亲操劳过度,在滑儿五岁的时候,得了重症。因无钱医治,只得在家硬挺着。母亲临终前,捧着滑儿的小手,放在嘴边轻轻地亲着,说:“孩子,长大了当医生,给老百姓治病。”又对滑儿的父亲说:“再苦再难,也要供滑儿上学读书。”父亲外出打工,把滑儿托付给堂兄。父亲愿意做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只要工钱给得高。

滑儿上学后,聪颖勤奋,成绩一直在学校里拔尖儿。考大学时,滑儿的成绩可以上最好的学校,可他却填报了一所医学院。他忘不了母亲临终前那期待的眼神,他也知道,如果当年家里有钱,母亲是可以去医院做手术的。

滑儿大学毕业,成绩优异,保送做了全国著名医学教授魏征的研究生。毕业后,滑儿放弃了考博和留在京城任教的机会,申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酒城。

滑儿被分配在酒城医院。虽然滑儿是院里唯一的硕士生,但在论资排辈的医院里,滑儿只被分配去做些割阑尾之类的杂耍手术。滑儿对什么样的小手术都极端认真负责,对患者温暖有加,从不接受病人的吃请和红包。

滑儿参加工作第二年,出了一个事。当时省里的一位副省长到酒城农村视察工作,结果在崎岖的小路上发生了车祸,人被送到酒城医院时已昏迷不醒。病情危急,加之伤者的特殊身份,医院没人敢做主处置。院长只得向市急救中心求援,可无论是把病人送去还是等专家来,都有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滑儿是当班医生,查了病人的情况后果断地说必须立即手术,否则半小时后就来不及了。看到周围疑虑的眼光,滑儿自信地说,手术我来做,一切后果我来负责。

结果滑儿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从市里赶到的专家都啧啧称奇。病人也很快康复,临行前拉着滑儿的手说:“我看你就是名副其实的滑一刀啊!”“滑一刀”的名号很快传遍了酒城的沟沟坎坎。

酒城有了“滑一刀”,来找“滑一刀”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再重再难的病,只要让“滑一刀”划上一刀就能刀到病除,即使“滑一刀”划过一刀没能留住患者,患者家属也都无怨无悔,“滑一刀”每天都被手术挤得满满当当。有几次市里省里要调“滑一刀”,酒城人都排起长队阻拦,患者当街跪倒一片,声泪俱下。“滑一刀”也就留下了。“滑一刀”的手术越做越多,越做名声越大,传说也越来越神奇,就连省城的和外省的病人也慕名而至。

“滑一刀”的导师魏征专程到酒城来调研。魏征教授调阅了大量的病历,越看眉头锁得越深。傍晚,已经是副院长的“滑一刀”陪着导师在河边散步,看着沉默不语的导师,“滑一刀”说:“我知道老师不愉快的原因,有些手术是不需要做的,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案也会达到相同的目的。”魏征看了“滑一刀”一眼,缓缓地说:“你只顾自己痛快地划一刀,可这一刀带给一些患者原本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你就心安理得?”“滑一刀”叹了口气,说:“老师,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我手中刀子的名气已经远远大于科学的道理了。”

第二天,魏征和“滑一刀”一起查房,对一位从外省来的病人家属详细说明了病情和治疗建议,说做手术意义不大,采取保守治疗更妥当些。没想到病人家属齐刷刷跪在“滑一刀”跟前,痛哭哀求,只要“滑一刀”给做了手术,什么后果他们都认了,不然就跪着不起来。魏征看着这场面,无奈地摇摇头。

没过几年,“滑一刀”的父亲患了顽疾。“滑一刀”向父亲说明了病情,建议采取保守疗法。父亲说:“滑儿,爹知道你说得在理。只是,你要是不给爹划上一刀,你就会背上不忠不孝的名声。爹不怕死,爹怕毁了你一世的名声啊。就算做做样子,你也得给爹划上一刀啊。”

“滑一刀”给父亲做手术时,手竟第一次发抖,虽然只是拉开一刀就又缝合上了。

“滑一刀”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递交了辞职报告。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酒城留下的只有他手术刀的传奇故事。

1.面对导师的责问,滑儿叹气说“可我手中刀子的名气已经远远大于科学的道理了”;这句话的含义与结构作用。(4分)

2.立志学医缘自无钱医治的母亲临终嘱咐,可学成归来却不但没能救治父亲,而且还让他死在自己那把出名的“刀”下;小说如此安排情节合理吗?(5分)

3.结合全文,探究故事的结局对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起到怎样作用。(6分)

 

1.(1)含意:这里的人只迷信“滑一刀”做手术的名气,而根本不讲医学道理了;这表达了“滑一刀”内心的纠结悲苦。 (2)作用:这既回应了前面为什么那么多要求“滑一刀”做手术的情节,也为下文他被父亲逼着“动刀”的情节铺垫。 2.合理。正是母亲的临终嘱咐,给滑儿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的不竭动力;他才凭借过硬的医术医德而成名;成名之后,却被迷信的名气的无数患者所“胁迫”;这令他为“名气”而纠结,又正因如此的纠结让“滑一刀”手抖,最终使固执地维护儿子名气的父亲成为了“滑一刀”的牺牲品。如此环环相扣的情节,符合生活逻辑,当然合理。 3.辞职离去结局,暗示了他对那“名气”的厌弃,这就丰富了人物形象;他不但医术高明,工作热情,而且富有反思的理性精神。名医“滑一刀”不知而终的结局,可以引起人们对这种不正常的医疗现象的反思,从而深化文章主题:迷信名气,不仅给病患者造成身体钱财乃至生命的损失,而且还将让务实求真的好医师难以立足。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对句子浅层、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式、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等。解题时,对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回答,将隐晦难懂的句子说得浅显明了。可以在句子前加上一个“为什么”来回答清楚即行。  方法概述: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 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③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④从文章整体内容入手。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回答时要能够概述主要情节,揭示出情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注意语言表达顺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文中的结尾情节具有使任务形象丰富,深化主题等作用。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贵族间的战争

张宏杰

(作者: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

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其实就是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

欧洲骑士的行为准则是: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击非战斗人员,如妇女、儿童、商人、农民、教士等。这岂不正是“宋襄公精神”?可惜的是,相当多的中国人崇拜骑士精神,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是“宋襄公主义”的欧洲版。

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子路正冠。

说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还不忘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重视仪表、重视细节,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体现了贵族式的在死亡面前的从容不迫。

西方的贵族社会也能找到相同的例子。法国大革命高峰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留下了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优雅的一个道歉:“对不起,先生。”

正如这位皇后的下意识反应一样,“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就是优雅。子路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叫迂腐,叫教养,叫贵族风度。

另外一个故事,今天的读者读起来可能感觉更奇怪。

鄢陵之战中,晋国将军韩厥打败了郑国的君主郑伯。郑伯乘车逃走。为韩厥驾车的驭手杜溷罗说:“赶快追。他的御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很快就能追上。”韩厥却说:“算了吧。不能再次羞辱君了。”他命令驭手调转车头,放过了郑伯一命。

这个故事反映了贵族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即对对方的君主保持尊重。欧洲政治中也有类似的传统,那就是做过国王的人即使被从王位上推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是骑士精神的表现之一。因此,欧洲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者鲜有被处死的例子。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国王杀掉另一个国王。他们不是不知道养虎遗患的道理,只是不愿破坏自己的骑士风度。

春秋时代的战争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插曲。比如发生在楚国与晋国的另一次战争“之战”中的一个画面。那场战争中,晋国被打得大败,在逃跑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不乘机追杀,反而还跑上前教晋车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晋军脱离困境后,回头对楚军开玩笑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啊!

这种“可笑”的场景在中世纪欧洲贵族的王位之争中也常能看到。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孙享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抢先一步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服,因此领兵前来争夺王位。

在第一次王位争夺战中,年仅十四岁的亨利二世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还没开战军队就没有了粮饷,陷入饥饿,困窘之下,他居然向敌人斯蒂芬请求支援。而斯蒂芬呢,竟然慷慨解囊,借钱让亨利二世把饥饿的雇佣军打发回家,第一次战争就这样可笑地不了了之。

数年之后,亨利二世羽翼已丰,卷土重来,双方再次展开大战,这次亨利二世很快取得胜利,斯蒂芬俯首投降。然而,双方谈判后达成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双方约定,斯蒂芬继续做英国国王,但要宣布亨利二世为继承人。

这些故事反映出,贵族间的战争一般不以杀戮和彻底征服为目的,只为分出胜负。战争一般点到为止,给对方留足面子。在战场上,大家是敌人,下了战场,大家仍然是朋友。(完)

来源: 2014年3月《瞭望东方周刊》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击非战斗人员;这是欧洲版的“宋襄公主义”。

B 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竟然向侩子手道歉;这样的教养与贵族风度,未免迂腐了。

C 鄢陵之战中,晋军放过了郑伯一命的故事,反映了贵族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对对方的君主保持尊重。

D.晋军战败逃跑,楚国士兵跑上前教晋车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晋军脱离困境后,却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这显然在讽刺挖苦对方。

E 亨利二世与斯蒂芬争夺王位战争,说明贵族间的战争一般不以杀戮和彻底征服为目的,只为分出胜负。

2.根据文意,下列诗文名句不能表现 “贵族精神”的一句是         (3分)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贫贱而不移,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

3.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贵族精神”的主要特征。(4分)

4.一小偷轻易破门而入,入室却发现主人实在太贫穷了,于是留下两张百元大钞和“去买把好锁”的字条走了;这个故事有贵族精神吗?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颈联写了什么?请用散文句描述出来。(3分)

2.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之情;表面是写谁在思念谁?而实际写的又是谁思念谁?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葬。孺卿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班固《苏武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扶辇下,触柱折辕             除:台阶

B.孺卿从河东后土               祠:祭祀

C 子卿听陵言。                  壹:务必

D.自已死久矣                   分:职责

2.下列各级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惶恐饮药死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 ①加老母系保宫            ②久之,能足音辨人。

C. ①子父死亡所恨            ②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② 践华为城,河为池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苏武对汉朝坚贞不贰的是  (3分)

①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②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③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④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⑤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⑥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A.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单于之所以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是因为两人同是汉朝侍中,同时出使匈奴,而且两人一向交情深厚。

B 李陵为劝降苏武,叙述了苏武的兄长与弟弟服务汉朝皇帝,都不幸身亡;母亲去世,妻子改嫁了,两个妹妹和三个子女,如今也不知去向了;暗示苏武回去没有好处。

C 苏武却表示,皇帝对自己及家族有恩,甘愿像服务父亲一样报效朝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坚信朝廷不会怀疑自己的忠贞而加害自己。

D 李陵被苏武豪言壮语所感动,意识到自己背叛汉朝罪孽深重,于是挥泪与苏武诀别自刎了。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3分)

(3)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3分)

 

查看答案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英文里,幽默是神来之笔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高级的幽默,________。它往往是灵光一闪,绣口一开,_________。而且,它的表达愈含蓄,______,_______。

①太夸张太露骨会削弱幽默的效果

②是一种讲究自然和含蓄的艺术

③太严肃可能产生不了幽默

④艺术性也就愈高

⑤暗示性愈强

⑥在不经意间就构成了幽默的语境

A ①③②⑥④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③①⑥②⑤④    D③①②⑥⑤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