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的功能 鲁枢元 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的功能

鲁枢元

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孔子认为“诗”有四种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几乎描述了一年的劳动过程。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寓教于乐”作为一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即审美来进行,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非文学的东西了。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者或观众欣赏。

④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文学之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的美感。

⑤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⑥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文学用感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学的功能”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孔子说的“兴、观、群、怨”,指的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文学的认识功能,要求作家单纯记录史实。

C.文学的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

D.文学具有美悦功能,因此作家被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E.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人的情感,这属于文学的美悦功能。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诗经》中的农事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劳动状况,这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了解法国当时的阶层状况,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C.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知道什么是善良,从而产生思想影响,这是文学的美悦功能。

D.阅读王维的山水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3.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4.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塑造了毒辣奸诈的伊阿古形象,但通过阅读《奥赛罗》,读者依然能够感受到美,能够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并且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

 

1.C E(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2.A 3.(1)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感性的方式认识生活、评价生活。(2)两种功能都要通过形象与审美的方式实现。(每点2分) 4.(1)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1分)作家通过对伊阿古形象的批判和否定,肯定、衬托出生活的美好。(1分) (2)文学教育功能指的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1分)通过阅读《奥赛罗》,人们体会到了善良的可贵,奸诈的可耻,这就是文学的教育功能。(1分) (3)文学的美悦功能体现在,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1分)阅读了《奥赛罗》,人们感受到了美,丰富了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文学的美悦功能。(1分)(答出任何两点都可得满分。对于每一点来说,观点,1分;分析,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孔子说的“兴观群怨”并非都是文学的认识功能,阅读第一段即可知。B,文学不是历史,因此作家在不能单纯记录史实。D,作家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文学的教育功能。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B、C、D分别应为:文学的认识、教育、美悦功能。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找到答题区域,本题涉及的内容在②③两个自然段。结合文中句子组织答案,“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能够围绕“具体、感性、形象、审美”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是第⑤段中“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然后再结合文学教育功能、美悦功能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淇则有岸,                         ,言笑晏晏。(《诗经·氓》)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任殿中少监,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三司。

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① 尚:娶公主为妻。② 高祖:指唐高祖李渊。③ 假:宽恕,饶恕。④ 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唐太宗李世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自款结                         高雅

B.帝之曰                         责备

C.检校侍中                       代理

D.若不省,徐啖之                 通“佯”,假装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 开皇末,□述勋封新城县公。

  ② 臣往在涿郡,尝□陛下夜论世事

③ 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

A ① 因   ② 与   ③ 其        B ① 以   ② 与   ③ 之

C ① 以   ② 于   ③ 其        D ① 因   ② 于   ③ 之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B.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C.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D.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同为隋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但是两兄弟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宇文化及不仅谋逆弑杀隋帝,而且不肯投靠李渊。宇文士及却成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B.宇文士及担任尚辇奉御的官职时,得知李渊就是唐高祖,于是设法结纳,以图日后之用。

C.宇文士及曾经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和王世充,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后,更加重视宇文士及,经常将他请到寝宫谈话。

D.太宗皇帝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一番辩解,皇帝终于消气了。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 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3分)

② 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4分)

(2)宇文士及凭借什么获得了唐高祖和唐太宗的信任?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查看答案

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极权主义的起源其实是人性中的恶,                                          

                                               。因此,极权主义,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群人的恶的汇聚。

① 但是,他们在一己的私利面前,麻木,或者假装麻木地成为了一台庞大的杀人机器上一个零件

② 这一结论,似乎有些牵强,尤其是在一个“人性”泛化得可以解释任何问题的时代

③ 但是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给出的事实与论证却让人不得不信服这个观点

④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根本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和好职员

⑤ 而极权主义的邪恶,也在人性的恶的参与下,愈发地炽烈了

⑥ 在纳粹德国时期,并不是所有的纳粹党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暴徒

A ②⑤③⑥④①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⑤②③④⑥①    D ②③⑥①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琼瑶对制片人于正《宫3》抄袭《梅花烙》一事提起诉讼后,于正新戏逃不开质疑的眼睛。对新戏的故事情节是否涉嫌抄袭,于正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意愿,尊重改革规律,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旗帜。

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