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林衍 伴着莫扎特与巴赫的钢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林衍

伴着莫扎特与巴赫的钢琴曲,穿着黑色呢子大衣、戴着格子围巾的木心躺在鲜花中,与这个世界告别。

“先生一辈子不落俗套,他要以‘木心的范儿’高贵地离开。”陈丹青说。

这位并不为人所熟知的老人,六年前离开美国,隐居在家乡乌镇的“晚晴小筑”里。同年,其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国内出版。那时,这位在大陆的“新作者”已经79岁了。

事实上,早在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便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而那时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也已经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

“在我与木心先生相处的29年里,我亲眼目击他如何挚爱艺术,如他自己所说:人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陈丹青在悼词中写道。

上世纪80年代是木心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在的士里写,巴士站上写,厨房里一边煮食一边写,最喜欢在咖啡店的一角写,写到其他的椅子都反放在台子上。

中国美院教授曹立伟还记得,木心很喜欢《诗经》,说如果别人拿《荷马史诗》和我换《诗经》的话,我是不换的。他鼓励年轻人读尼采,说尼采是“钙”,可以使骨头硬起来。讲到福楼拜时,他的眼睛会湿润起来。

生于80年代的书评人顾文豪曾去探访木心。先生少有客套寒暄,坐定,点烟,即谈文学艺术。聊到兴起处,点烟时烟头竟反了,点了烟屁股,一吸差点儿烧到自己,忙说“这就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木心还为顾文豪取来美国原版画册观赏,讲画时话不多,只说:“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临行时,顾文豪曾请木心签名留念,木心笑拒,答说:“今天要让你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先生是有贵族气质的,把自我也当作艺术品在雕刻。”顾文豪说。

陈丹青称其为‘五四’文化的“遗腹子”,“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然而,木心本人却从未与任何文学团体结缘,始终自称为“文学的个体户”。

1946年,他考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不久后转入杭州国立艺专研习中西绘画。20岁出头时,这位贵公子还曾是学生运动的领导者,白天上街游行,傍晚则点上一根蜡烛弹奏肖邦。

新中国成立后,他仍旧长于绘画,热爱写作。

“文革”爆发后,从14岁起创作的20本小册子悉数被抄没。

在狱中,他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他还在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写散文、诗歌。他写满了66张白纸的《狱中札记》,藏在棉袄夹层里。他还为此创作了一首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他喜欢吃甜食,爱逛古董店,常在地铁口迷路。他爱看报纸,但从不看文艺界的新闻。他也很少打开电视,偶尔破例是因为迈克尔·杰克逊的巡回演唱会。

他穿着讲究。他曾亲手把一条细灯芯绒直筒裤细细密密地缝成马裤,钉上一排五颗扣子,用来搭配皮靴。他会戴着眼镜裁剪衬衫,并赞赏托尔斯泰是会自己做靴子的人。

“他太干净了。”曹立伟说,“这种干净是从内而外的。”

2006年,他的作品被引入大陆,他本人也被陈丹青接回中国。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还是来了。陈丹青曾数次告诉读者,要去阅读木心,理解木心,因为在汉语书写持续荒败的年代,是他在独自守卫汉语的富丽、汉语的尊严。

在木心深度昏迷的时候,十几个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读者在病床前照顾先生。陈丹青曾把他们叫到先生的病房,这些年轻人会在木心的床前低声念起那首叫《我》的小诗:我是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选自《视野》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木心先生特立独行,受到体制的排挤,因此一直到晚年他的作品才被引入大陆。

B.文章列举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美国的文学影响,表现先生蜚声海外的文学创作成就。

C木心不与任何文学团体结缘,自称“文学的个体户”,体现他对汉语书写现状的失望。

D.“他太干净了”,这句话既是对木心考究服饰的赞美,也是对他清洁的精神情怀的肯定。

E.文章对木心先生的缅怀,流露在对其趣事喜好的琐记中,让丰富而生动的木心跃然纸上。

2.文章多处引用陈丹青和顾文豪的话,有何作用?(4分)

答:                                                                           

 

3.“先生一辈子不落俗套,他要以‘木心的范儿’高贵地离开”,联系全文,请简要概括这种“木心的范儿”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AC 2.①更有力的突显了木心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他不落俗套的贵族精神,表现了对先生的缅怀之情;②引用二者的话,更真实地再现了木心的风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4分,各2分) 3.“木心范儿”是一种不落俗套的贵族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外在形象方面,他穿着考究,一丝不苟;②艺术修养方面,他一生挚爱艺术,不辜负自己的艺术教养;③精神情怀方面,他在困境中仍保持浪漫高贵的情趣;④个性风采方面,他特立独行,不与任何文学团体结缘,自称“文学个体户”。(每点2分,任3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强加因果,“他特立独行,受到体制排挤”文中无依据;C项“体现他对汉语书写现状的失望”有误,应是个性使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类句子作用分析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及与主旨的关系;在结构上可根据句子所在段落位置判断,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緦、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缌()小功:古代丧服中最轻的两种。②放饭:大口吃饭;一说,把吃剩下的饭倒回饭器中。(chuò):大口喝汤。歠,饮齿决:用牙齿啃断东西。

(1)(1)写出选文中的一个成语                  (2分)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选文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复活》中所体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请简述促使斯洛娃由堕落走向精神复活的主要事件。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两项是(5分)(       ) (       )

A.农民得到了土地,付的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聂赫留朵夫自己从土地上所得的收入几乎减少了一半。他的愿望和计划实现了,农民们也得到了满足。 

B.在流放西伯利亚的政治犯中,玛丝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西蒙松。这个富裕将军家庭出身的年青人,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 

C.检察官卜列维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会犯罪。玛丝洛娃是妓女,是“最低级的退化的榜样”,犯罪是毫无疑义的。 

D.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 

E.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三次到监狱来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他在医院里做杂务工。但她仍拒绝接受他的求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虞美人

[清]蒋春霖

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

银潢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遥凭南斗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

[注释]①蒋春霖,晚清词人。曾亲历咸丰间兵事,漂泊江淮间,多感伤之作;②银潢:银河。化自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③南斗:即斗宿,南斗六星。

1.“病来”二句表意生动哀婉,堪称神来之笔,请赏析。(3分)

答:                                                                        

 

2.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子厚诗序

[宋]朱熹

余年十五六时,与于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厚一再徙家崇安、浦城,会聚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日不能去手。

盖子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①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屋②,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坐竟日,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其为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其后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徙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尝学诗于子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又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

    (选自《晦庵集》)

注:①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②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科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聚希阔                     稍:渐渐

  B.亦不其为何等语也            省:明白

  C.方将访其遗稿,而藏之         椟:匣子

  D.而其后如此                   识:记下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    )(3分)

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

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       闻者为之感激慨叹

日以高古,遂与世亢                 变化开阖,恍惚微妙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变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胜。

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意。

C.许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解。

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6分)

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3分)

                                                                                         

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可嘉也已(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