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城雪...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城雪初消”“春来第一声”等词句表明诗中描绘了一幅早春京城美景图。B项突出早春,与上下文连贯。A项是暮春之景;C项为盛春之景;D项虽写的是初春花儿盛开,但比A项更晚,与“春来第一声”不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斌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

B.李少康在师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四处搜集和研读有关自动化控制的各种资料,运用最新的技术改革了放映设备。

C.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了整顿。

D.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林衍

伴着莫扎特与巴赫的钢琴曲,穿着黑色呢子大衣、戴着格子围巾的木心躺在鲜花中,与这个世界告别。

“先生一辈子不落俗套,他要以‘木心的范儿’高贵地离开。”陈丹青说。

这位并不为人所熟知的老人,六年前离开美国,隐居在家乡乌镇的“晚晴小筑”里。同年,其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国内出版。那时,这位在大陆的“新作者”已经79岁了。

事实上,早在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便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而那时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也已经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

“在我与木心先生相处的29年里,我亲眼目击他如何挚爱艺术,如他自己所说:人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陈丹青在悼词中写道。

上世纪80年代是木心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在的士里写,巴士站上写,厨房里一边煮食一边写,最喜欢在咖啡店的一角写,写到其他的椅子都反放在台子上。

中国美院教授曹立伟还记得,木心很喜欢《诗经》,说如果别人拿《荷马史诗》和我换《诗经》的话,我是不换的。他鼓励年轻人读尼采,说尼采是“钙”,可以使骨头硬起来。讲到福楼拜时,他的眼睛会湿润起来。

生于80年代的书评人顾文豪曾去探访木心。先生少有客套寒暄,坐定,点烟,即谈文学艺术。聊到兴起处,点烟时烟头竟反了,点了烟屁股,一吸差点儿烧到自己,忙说“这就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木心还为顾文豪取来美国原版画册观赏,讲画时话不多,只说:“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临行时,顾文豪曾请木心签名留念,木心笑拒,答说:“今天要让你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先生是有贵族气质的,把自我也当作艺术品在雕刻。”顾文豪说。

陈丹青称其为‘五四’文化的“遗腹子”,“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然而,木心本人却从未与任何文学团体结缘,始终自称为“文学的个体户”。

1946年,他考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不久后转入杭州国立艺专研习中西绘画。20岁出头时,这位贵公子还曾是学生运动的领导者,白天上街游行,傍晚则点上一根蜡烛弹奏肖邦。

新中国成立后,他仍旧长于绘画,热爱写作。

“文革”爆发后,从14岁起创作的20本小册子悉数被抄没。

在狱中,他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他还在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写散文、诗歌。他写满了66张白纸的《狱中札记》,藏在棉袄夹层里。他还为此创作了一首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他喜欢吃甜食,爱逛古董店,常在地铁口迷路。他爱看报纸,但从不看文艺界的新闻。他也很少打开电视,偶尔破例是因为迈克尔·杰克逊的巡回演唱会。

他穿着讲究。他曾亲手把一条细灯芯绒直筒裤细细密密地缝成马裤,钉上一排五颗扣子,用来搭配皮靴。他会戴着眼镜裁剪衬衫,并赞赏托尔斯泰是会自己做靴子的人。

“他太干净了。”曹立伟说,“这种干净是从内而外的。”

2006年,他的作品被引入大陆,他本人也被陈丹青接回中国。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还是来了。陈丹青曾数次告诉读者,要去阅读木心,理解木心,因为在汉语书写持续荒败的年代,是他在独自守卫汉语的富丽、汉语的尊严。

在木心深度昏迷的时候,十几个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读者在病床前照顾先生。陈丹青曾把他们叫到先生的病房,这些年轻人会在木心的床前低声念起那首叫《我》的小诗:我是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选自《视野》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木心先生特立独行,受到体制的排挤,因此一直到晚年他的作品才被引入大陆。

B.文章列举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美国的文学影响,表现先生蜚声海外的文学创作成就。

C木心不与任何文学团体结缘,自称“文学的个体户”,体现他对汉语书写现状的失望。

D.“他太干净了”,这句话既是对木心考究服饰的赞美,也是对他清洁的精神情怀的肯定。

E.文章对木心先生的缅怀,流露在对其趣事喜好的琐记中,让丰富而生动的木心跃然纸上。

2.文章多处引用陈丹青和顾文豪的话,有何作用?(4分)

答:                                                                           

 

3.“先生一辈子不落俗套,他要以‘木心的范儿’高贵地离开”,联系全文,请简要概括这种“木心的范儿”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緦、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缌()小功:古代丧服中最轻的两种。②放饭:大口吃饭;一说,把吃剩下的饭倒回饭器中。(chuò):大口喝汤。歠,饮齿决:用牙齿啃断东西。

(1)(1)写出选文中的一个成语                  (2分)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选文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复活》中所体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请简述促使斯洛娃由堕落走向精神复活的主要事件。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两项是(5分)(       ) (       )

A.农民得到了土地,付的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聂赫留朵夫自己从土地上所得的收入几乎减少了一半。他的愿望和计划实现了,农民们也得到了满足。 

B.在流放西伯利亚的政治犯中,玛丝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西蒙松。这个富裕将军家庭出身的年青人,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 

C.检察官卜列维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会犯罪。玛丝洛娃是妓女,是“最低级的退化的榜样”,犯罪是毫无疑义的。 

D.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 

E.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三次到监狱来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他在医院里做杂务工。但她仍拒绝接受他的求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