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福州州学经史阁记 朱熹 福州之学,在东南...

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福州州学经阁记                朱熹

福州之学,在最盛,弟子百人。比年以教养无法,生相,漠然如路人。以故俗日衰,士不振,之。而不能有以救也。熙四年,今临邛滩孙始至,进诸生,而告之以古昔圣贤教学之意。又饬厨馔,葺斋馆,以宁其居。然后其出入之防,课试之法,朝夕其训诱不倦。于是,始知君之为。而君之视诸生,亦闵闵焉,惟恐其不能自勉以也。故尝虑其无,而业将病于不广,之益置史,合旧为干卷,度故御书阁之后,更重屋以藏之。而以书来请记其事,且致其生之意,曰:“愿有以之也。”

予惟古之学者无他,明德新民,求各止于至善而已。夫其所明之德,所止之善,有待于外求哉?其在我,而敬以存之,其亦可也。其所以必曰读书云者,以天地阴阳事物之理,修身事亲齐家及,以至于平治天下之道,与凡圣贤之言行,古今之得失,礼乐之名,下而至于食之源流,兵刑之法制,是亦莫非吾之度内。有不可得而精粗者,若非考诸载籍之文,沉潜伍,以求其故,亦无以明夫明德体用之全,而止其至善精微之也。

然自圣学,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其所以求于,不越乎记诵训诂,以钓声名、利而已。是以天下之愈多,而理愈昧。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章愈论议愈高,而其德事功之,愈无以乎古人。然非书之罪也。者不知之有本,而无以之地也。今君之为教既开之以古人教学之意,而后储书以博其辨之趣,建以致其奉守之亦庶乎本末之有序矣。予有言,又何以于此哉。因序其事,而并书之,二三子其勉之哉!(本文选自《才子的散文》,有改)

1.下列的句子中加点的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学,始知君之为               劝告,劝说

B、而其德业事功之,愈无以乎古人。             逮:逮捕、捕捉。

C、以钓声利而已。                         干:追求,求取。

D、予虽有言,又何以于此哉。                     加:追加,加倍。 

2.以下四组选项,全都符合朱熹“学之有本”的治学观点的一是(3分)

①告之以古昔圣贤教学之意    ②又饬厨馔,葺斋馆,以宁其居    ③明德新民,求各止于至善④记诵训诂    ⑤开之以古人教学之意    ⑥储书以博其辨之趣,建以致其奉守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3.下面文章的分析和括,不正确的一是(3分)

A、福州州学学风,本是南一为浓郁的。但近年,因为教育培不得法,不知本末,俗衰弱,读书人也无法振作,德高年的人心忡忡。

B、朱熹认为彰明品德,自成新民,并力求做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治的根本。“根本”有建立起学习也就成了追求名誉的工具而已。

C、常滩孙来到福州,先示以古人的教学之意,然后为学生“宁其居”、“其防”、“其法”,并为们储书阁,等等举措,符合朱熹“本末有序”的点。

D、朱熹的观点有些未免失于偏。比如,是人精神文明的宝库,朱熹却认为天下的越多,道理就越昏昧不的罪点就得批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汉语。(6分)

(1)故尝虑其无,而业将病于不广。(3分)

(2)因序其事,而并书之,二三子其勉之哉!(3分)

 

1.C 2.B 3.D 4.(1)因此(常君)曾忧虑他们没有书可以读,并担心他们的学业不能得到拓广。(得分点:虑、业、病。以上实词1字1分)(2)于是将这件事记下来,并连同书籍赠送给你们,你们可要好好努力啊。(得分点:“因”“遗”“二三子”“勉” “其”) 【解析】 1.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语文,考察其是否同语境吻合。题中,A项的“劝”应是“勉励”之意。B项的“逮”应是“赶得上,比得上”之意。D项的“加”是“超过”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全都符合朱熹‘学之有本’的治学观点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查,不难发现,①③⑤符合要求,其余不属于这一要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问本相关内容仔细比照,以确定正误。其中,D项错误在于,朱熹并没有认为道理昏昧是书的罪过,他说“然非书之罪也”。读书人因为不知读书的根本,因此,惟书是读,惟功名是举,才导致道理昏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解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虑”是“忧虑”之意;“业”是“学业”之意;“病”是“担忧,忧虑”之意。第(2)句中的“因”作介词,相当于“于是”;“遗”是“赠送”之意;“二三子”即“你们”;“勉”是“努力”之意;“其”作祈使语气的副词,相当于“可要”。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福州的学习风气,在东南一带最为浓厚,从师学习的弟子常常达到几百人。近年以来,因为教育训养不得法,师生彼此相对对待,冷漠得有如路上擦肩而过的行人。因此,风俗一天天地衰败下来,读书人气度不能振作,德长年老的人很忧虑,却不能有什么方法来补救。绍熙四年,现在的教授、临邛人常浚孙才来到这里,然后每天规劝学生,把古代圣贤治学的态度告诉他们。又替他们整饬厨房饮食,修葺斋馆,使学生们住得安宁。之后严格规定进出的戒备,严肃上课及考试的方法,常君朝夕处于其间,训导劝诱不感到厌倦。于是学习的人竞相劝勉,才知道常君是我们的老师。而常君对待各位学生,也是深怀忧虑,担心他们不能自我勉励而使学业精进。因此常君曾忧虑他们没有书可以读,并担心他们的学业不能得到拓广,就又替他们购置了更多的书籍,与旧的合在一起并为若干卷,度量旧的御书阁的后面空地,另外建造了两层的楼阁来贮藏。之后常君写信过来,请我记下这些事,并且传达学生们的意愿,说:“希望有所教诲。” 我推想古代学习的人,无没其他的目标,无非是彰明品德,自成新民,并力求各人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境界。而他们所彰明的品德,所追求达到的完善的境界,难道能等待着向外探求吗?见识只在我身,用诚敬来保存,这大概也就可以了。之所以一定说要读书,则无非是探求天地阴阳事物的真理,来修持自己品格,孝敬双亲,治理家庭和国家,进而获得使天下太平的方法。凡是圣贤的言语行动,古今的得失,礼乐的名称仪制,下至于国家财政经济的源流,军队刑事的法制,这些没有一个不是在我们的思考探求的范围之内。至于有一些不能够探求得到的道理,有的人把握得精细,有人领悟得粗疏,这些如果不是从有记载的典籍文章里考证,并深入研究,错综比较,加以验证,来探求它的缘故,那么也就没有办法明白“彰明品德”的本体、作用的全貌和“力求最完善”境界的精深微妙。 然而自从圣人之学说不被传扬,世上的读书人,就不知道治学有一个根本的道理,而只是拿到书就读,而他们从书中所探求的,不外乎只是记诵和探求文词之意,并以此来获取名声和求取爵禄之利罢了。因此,天下的书越多,而道理越加昏昧。学习的事做得越勤奋,而心思越加放散。文章越工丽,议论越高妙,而他们的品德学业事业功绩的实质,就越没有办法比得上古代的人。然而,之并不是书的罪过。学习的人不知道学习有根本的道理,因此学习就陷于无作为的地步。我现在看常君的施教之法,先用古人的教学意图来开示,之后又为他们存储书籍,来丰富他们讯问论辨的趣味;为他们营建楼阁,来达到敬奉师长、恪守大道的严谨,那么常君这样做,大概也能使教学本末有序。我虽然有话说,又怎么能够超过他的作为呢?于是将这件事记下来,并连同书籍赠送给你们,你们要好好努力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项羽之死》段,完成后面问题。(每题2分,共8分)

壁垓下,兵少食汉军侯兵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王乃大曰: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骏马,常之,于是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盖世,不利兮不逝。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

于是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走。平明,汉军之,令骑将以五千追之。王渡淮,者百余人耳。陵,迷失道,田父,田父“左”。,乃陷中。以故追及之。王乃引兵而,至城,乃有二十八汉骑追者千人。王自度不得曰:“吾起兵至今八矣,身七十余,所者破,所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之罪也。今日固死,愿为诸君快,必三之,为诸溃围斩将,刈旗,令君知天亡我,非之罪也。

乃分其,四向。汉军围重。曰:“吾公取彼一”令四面骑驰下,东为。于是王大呼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是,赤泉侯为骑将,追王,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辟易里。骑会为汉军不知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王乃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聚其,亡其两骑耳。乃曰:“何如?”皆伏曰:“如大王言。”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是(2分)

满分5 manfen5.com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是(2分)

满分5 manfen5.com

 

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其他三不同的一是(2分)

直夜溃围出           B田父“左”,乃陷大泽

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       D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相同的一是(2分)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B令四面骑驰下,期

行下左右皆泣      D,遂霸有天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鸟而知。(陶明《》)

(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                  。(陶渊明《》)

(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鹤渚,穷岛屿萦回;                    。(王勃《滕王阁序》)

(5)臣欲奉诏则刘病日                    。(李密《陈情表》)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李密《陈情表》)

(7)长桥卧波,未云何                       (杜牧《阿房宫赋》)

(8)后人哀之而不之,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请以“知识与教养”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小题。

谢  天

陈之蕃

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我刚到美国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

以后凡到朋友家吃饭时,总是先嘱咐自己,今天不要忘了,可别太快开动啊!几年来,我已变得很习惯了。但我一直认为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仪式,在我这方面看来,忘或不忘,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前年有一次,我又是到一家去吃饭。而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也者,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

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多少年,就在这种哲学中过去了。

我在这个外国家庭晚饭后,由于这位外国老太太,我想起我的儿时;由于我的儿时,我想起一串很奇怪的现象。

祖父每年在“风里雨里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里饭里的自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而为什么要谢天?我明明是个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

这种奇怪的心理状态,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谜。

一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得到了新的领悟。

这是一本非科学性的文集,专载些爱因斯坦在纪念会上啦,在欢迎会上啦,在朋友的葬礼中,他所发表的谈话。

我在读这本书时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听众一个印象:即他的贡献不是源于甲,就是由于乙,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似的。

就连那篇亘古以来崭新独创的狭义相对论,并无参考可引,却在最后天外飞来一笔,“感谢同事朋友贝索的时相讨论”。

其它的文章,比如奋斗苦思了十几年的广义相对论,数学部分推给了昔年好友的合作;这种谦抑,这种不居功,科学史中是少见的。

我就想,如此大功而竟不居,为什么?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几年来自己的奔波,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一些小贡献以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

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即是需要众人的支持与合作,还要等候机会的到来。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自己的贡献之渺小。

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因为没有做任何真正的事,没有建任何真正的功,自然而然不会有谢天的感觉。

有一个人问一位文学家,我记得是雨果罢,“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需要烧掉,而只许留一本,应留什么?”雨果毫不犹豫地说:“只留《约伯记》。”约伯是《圣经》里面的介之推,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摘自《在春风里》,有删改)

[注]①介之推:又名介子推,春秋时期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时候,祖母告诉“我”粮食是老天爷所赐。当时“我”觉得这话是多余、落伍的。

B.爱因斯坦《我所看见的世界》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启发“我”领悟谢天的本质。

C.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而是需要众人的支持合作和机会的到来。

D.文章结尾处引述雨果的故事,提到约伯和介之推,深化了谢天的主题,给人以启迪。

E.文章从小事展开联想,从普通人写到伟人,表现出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境界。

2.上文划横线处中的“这种哲学”有何含义?(3分)

答:                                                                       

3.文章以“谢天”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罗复仁,吉水人。少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遗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缒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曰:“大兵所向皆摧,不降屠,城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

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已,复使扩廓。前使多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得还。洪武元年,编修,复偕主事张福往谕安南还占城侵地。安南奉诏,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帝闻贤之。

三年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间幸其舍,负郭穷巷,复仁方垩壁,急呼其妻抱杌以坐帝。帝曰:“贤士岂宜居此。”遂赐第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帝悦,厚赐之。寻乞致仕。陛辞,赐大布衣,题诗衣襟上褒之。已,又召至京师。奏减江西秋粮。报可。留三月,赐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遣还,以寿终。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陈理:陈友谅之次子。②扩廓:人名,明初西北地方军事割据势力首领。③安南:明时贵州属地名。④占城:古南国名。⑤垩(è):粉墙用的白土。⑥杌(wù):矮凳。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

B.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

C.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

D.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学,陈友谅辟为编修     嗜:酷爱

B.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     赍:携带

C.洪武元年,编修           擢:提拔

D.题诗衣襟上褒之           美:美丽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复仁故友谅臣也       人其雄健,呼宋将军

B.谒太祖九江           以见与可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C.帝闻贤之             所解数千牛矣,刀刃若新发于硎

D.大兵所向皆摧,不降屠     橐驼非能使木寿孳也

4.下列句子都能表现罗复仁“质直”(质朴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知其无成,遁去

②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

汝行,吾不汝误也

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

在帝前率意陈得失

⑥间幸其舍,负郭穷巷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罗复仁少年好学,被陈友谅赏识任用,但发现陈友谅难成大事后果断离开,后来跟随太祖,得到了太祖赏识。

B.罗复仁在劝降陈理前,向太祖顿首,说如能保证陈理一家做官,自己就死而无憾,后来劝降时恸哭,暴露其性格软弱的一面。

C.罗复仁出使扩廓处慷慨陈词,且安全返回,后来又成功劝说安南归还侵占的土地,展现了劝说方面的辩才,捍卫了国家尊严。

D.罗复仁在正式拜辞皇帝之时,皇帝赐给他大布衣;后来罗复仁还请求减免江西地方秋天交纳的粮食,显示了他对百姓的关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