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

B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反问戴不胜,楚国大夫的儿子要学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C孟子认为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D如果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1.A 2.(3分)孟子、孟母、荀子都谈到了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德。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接触,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品德都有提升。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表述不正确,应是“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该题的答题思路:首先要确立三则材料的核心,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孟子、孟母、荀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答题时要围绕这一中心来答。本题还是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的角度来回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请问甘果瓦为何被三个乞丐抓住?简述爱丝美拉达搭救甘果瓦的故事。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屠维岳想以升职来收买朱桂英,以便从她的口子得知厂里和共产党有关系的人员名单,但朱桂英识破了他的伎俩并坚决地拒绝了他。

B、在交易所里,听到王和甫报告说一开盘公债又涨了,吴荪甫便大喊抛空,情急之下,昏厥过去,被救醒之后,还是要求抛空。孙吉人不管吴荪甫怎样坚持不肯走,硬是把他送到医院去。

C、副教主弗洛罗与甘果瓦商量怎样使爱斯梅拉达免于司法机构把她绞死的命运。为了报答之前爱斯梅拉达的救命之恩,甘果瓦主动要求跟爱斯梅拉达交换身份代替她被绞死,还想出一个计划,即叫“奇迹王朝”的乞丐们到教堂进行突袭。

D、副教主弗洛罗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请求主教下令禁止吉普赛女人到教堂广场来跳舞和敲手鼓,同时,还查阅相关档案,搜集有关男女巫师因与公山羊、母猪或母山羊勾结施巫术而被判处火焚或绞刑的案例。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于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想将其占为己有。他躲在密室里苦心研究炼金术,想通过占有金钱来拥有权力。

E、由于乡下土匪实在太嚣张,加上临省的共产党红军有燎原之势,吴荪甫等人把父亲接到上海,但吴老太爷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就受到强烈的刺激,于抵达上海的当天晚上就一命呜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5分)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叔时使于齐,而不贺           反:返回

B.牵牛人之田                     蹊:践踏

C.乃陈之戍,立陈之后             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                     阴谋:暗中谋划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的一组是(    )(3分)

①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②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③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④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

⑤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⑥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庄王遣卒戍陈的根本目的在于诛杀夏征舒,对陈国的土地并无贪图之心。

B.楚庄王听取了申叔时的谏言后,罢陈之戍,立陈之后,使诸侯皆朝于楚。

C.智伯听信谄臣之言,裂韩、魏之地,兴兵伐赵,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本文明辨了忠臣、谄臣之别,并阐释了君主只有知、知止,才能长久的道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

(2)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3)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

(4)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8)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9)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10)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