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挡道恶狗”,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挡道恶狗”,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它,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它,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给心灵设计弯道 黄河柔肠百转,长江一咏三叹,历史向宇宙纵深处延伸,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社会,历史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它的沉重与鲜活,它的豪放与乖张,它的执著与嬗变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心灵坦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个弯道。在山重水复之时给我们打开柳暗花明的窗。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在恰当的时候,走上心灵的弯道。 伟大的人灵魂往往过于执拗,屈原的“特立独行”宣告了与旧时代共亡的悲怆;李白天真单纯的执著换来了“对影成三人”的沧桑;嵇康稀有的人格节操葬送了那一片空灵与飘逸;岳飞怒发冲冠只为伸张民族的正气…… 他们如此伟大的灵魂却寻不到归宿,只缘思想过于精深与突兀,令人既为他们击节叫好,又为他们的不会变通扼腕叹息。文人就应该抛弃世俗潜心研道,武将就应该戎马一生,驰骋沙场,政治并不属于他们。 反观之,摒弃生命不之重,适时的变通能让我们更快捷更有效地利用生命。惟其如此,才会拥有“悠然现南山”的超逸境界。 变通会使人生从容淡定、渐入佳境,同时也会让人生智慧丰盈、绝处逢生。贝尔不想因传递信息而长途奔波,于是他冲破思维定势,发明了电话;毕升因看到刻字的繁琐,竹帛的繁重,于是他另辟蹊径,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他们因变通而名传千古,也为人类带来了福祉。可见,变通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变通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它不同于俗世的圆滑,也不同于趋炎附势的阿谀。变通,给我们的心灵以重生的希望和机会。 当我们陷入凄风苦雨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使无知德者更加肆虐。我们不如变通,以理智去应对,以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我国古代的梁楚之欢,就是梁国以德报怨的善果。否则若梁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场血战就不可避免。转败而为功,因祸而成福,变通,让历史多了一丝和谐,少了一些征战。 泥盆纪总鳍鱼爬出污水,走上河岸,获得沧海桑田之后的余生;上古时代古猿滑下古树,走出丛林,揭开人类文明的扉页。可见,变通是获得的契机,是通往心灵的弯道。 挥洒智慧人生,就需要给心灵设计弯道。 绕道而行,收获智慧 人生的道路不是直来直往的桥梁,而是曲折、蜿蜒的小路,坎坷不平,没有尽头。但正因这绕道的小路,我们才得以放慢脚步,去收获智慧。绕道的智慧,让你跨越生命中那道漂亮的横杆。 没有乌云,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没有曲折的道路,人生便也没有七彩阳光。我们要敢于绕道,也许成功就在某个角落等着我们。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忱拿起笔杆,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去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而后甘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奉献终生?是鲁迅。如果当初他没有绕道的智慧——弃医从文,怎会唤醒沉睡而又麻木的灵魂。沧海横流,你是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你是永远不倒的巨人!是你那绕道而行的智慧使你成为不朽的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但如果不以智取胜,不绕道而行,最终也会遍体鳞伤。 汩罗江畔,江水清清,一袭白衣的屈原,默默伫立。他那不容半点污浊的目光扫过浑浊的世道。他不容自己受半点污染,于是滚滚江水多了一股清泉,茫茫人世少了一位贤达。他的心中只有唯美的画卷,他无法承受“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无奈。现实将他的信念之堤冲垮。如果他绕道而行,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理想,用智慧取胜,也许就会少了一些千古不更的悲叹与哀愁! 不要让平坦的道路消磨你的才能,不要让无形的命运巨掌打断你倔强的飞翔。要在必要时刻绕道而行,不怕风雨历程,乘着智慧的翅膀,在空中翱翔。成功者不靠投机取巧,而是心中满载希望,不畏困苦的漫长,去迎接挑战。 绕道的智慧,让我们在阴霾的天空下依然激情似火,让我们在激情的岁月里尽情绽放自己的风采! 【解析】 试题分析: 参考立意角度: (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 (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 (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 (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 (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12月7日,教育部官方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其中,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以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此次探索外语考试 “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高考 “一考定终身”取得宝贵经验。

你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

①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

②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

③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

④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

⑤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

A.③④①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④①③②⑤       D.④③①②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按要求作答。(3分)

调查显示,对“读书改变命运”这一观点最不认可的竟是北京居民。这看似反常的结果,其实透着最真实的无奈。事实上,当前对教育不公感受最强烈的偏远山区、贫困地区,而是被视为“占便宜”的大城市。名校资源的富集,使得“潜规则”横行,甚至催生出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腐败温床。单单一个“小升初”,让多少家长和孩子使尽浑身数,弄得身心俱疲,却依然名落孙山、杀羽而归。 

(1)在文段中①处填上一个关联词。答:             (1分)

(2)给文段中②处加点的字注音。  答:             (1分)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答:        改为        (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5分)

                             只有疏狂一老身

                                  熊召政

春秋战国养士,汉朝养武,唐朝养艺,宋朝养文,明清多养小人。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套用之,一个朝代也会使某种人能得到特别的发展。照这个逻辑来推理,大思想家李贽生活在明代,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读李贽的《藏书》、《焚书》、《续焚书》,我们会感到,像他这样的叛逆者,当也是属于那种五百年才可能出现一个的人物。他经常发表惊世骇俗的观点,他说天地间只有五部大文章,即汉司马迁的《史记》、唐杜甫的诗集、宋苏东坡的文集、元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李献吉集》。这五个人,前四位皆是文章翘楚,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但我们注意到,他不提孔子、孟子,亦不提老子、庄子,更不提二程与朱熹。儒道两家的圣人与典籍,尽管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圭臬,但却不入他的“法眼”,特别对孔子,非难尤多。

在他眼里,孔子并非圣人,老、佛也非异端,他对儒先、父师之类谬传知识的人物讥刺、抨击,毫不留情面。正由于这样一些人把孔子抬到圣人的地位,李贽发誓不肯加入抬大轿的行列。中国是一个善于造神的民族,因为造神者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被造者。所以,许多国人乐此不疲。李贽看出这一点,十分痛心,在给友人耿定向的信中言道:“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对于造神者的批判,李贽一针见血。

李贽与张居正、海瑞是同时代人,都生于嘉靖初年,死于万历时代。客观地讲,这三个人,外加一个戚继光,应该是那一时代最负盛名的四大人物。

张居正于1572年出任首辅(相当于宰相),辅佐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是有明一代绝无仅有的中兴名臣,力挽狂澜的大改革家。他执政期间裁抑豪强,注重民生,后世称他为“权臣”、“法家”,讪谤甚多。

海瑞是有明一代最大的清官,他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抱着一死的决心给沉湎斋醮荒怠政务的世宗上万言书。张居正柄国,始终弃用海瑞,这一点曾引起当世士林的诟病。

张居正死后,朱翊钧迅速对他进行残酷的清算,并重新起用海瑞。在史籍与口碑中,张居正毁大于誉,而海瑞却是誉满天下。

作为他们同代人的李贽,却没有随波逐流。他深情地赞誉张居正是“宰相之杰”,而评价海瑞为“万年青草”。在李贽看来,张居正是真正的经邦济世的伟大人物,而海瑞只是以人格取胜,生命如草可以万年长青,但绝不是振衰起隳的国家栋梁。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来看,李贽心仪的政治人物,不仅仅只是会做道德文章,更应该有着为社稷求发展、为民生谋福祉的巨大的担当精神与行政才能。道德与事功,清流与能吏,一般的读书人,都看重前者,而李贽赞赏的却是后者。

  李贽既不像张居正那样,以事功影响后世,也不能像海瑞那样,用道德影响士林。但他的叛逆精神与追求本真的学问,却是晚明时期思想界的一盏明灯。

李贽特立独行,蔑视世俗,因此当世难容。比起张居正与海瑞来,他的处境更惨。皇皇一部《明史》,张居正、海瑞皆有列传,而他只在耿定向的条目中附上数语以示交待,可见皇室操纵的史家,对他这位狂人,连贬损几句的兴趣都没有。李贽晚年弃绝功名,对这种“世人皆欲杀”的处境,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

以七十五岁疏狂之身在狱中用剃刀自杀,表明了李贽与流俗抗争到底的决心。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明朝就以思宗的上吊而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中谢幕。比起思宗来,李贽的悲剧似乎更能体现文化上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死在明朝最腐败的时期,更是死于明朝思想上最为平庸的时期。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中国是一个善于造神的民旅因为造神者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被造者”。因此与李贽同时代的人大抬孔子的轿也在情理之中。

B 张居正被李贽赞誉为宰相之杰”,而誉满天下的海瑞仅被评为万年青草”,这说明李贽有与世俗不同的政治评判标准。

C.李贽认为天地间只有司马迁的《史记》等五部大文章,因为这五部文章尽管成就大小各异,但毕竟各自代表一个时代,在李贽看来都值得肯定。

D 本文述评结合,语言平实质朴、明白晓畅,大量直接引用史来印证作者对传主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推祟,以及对他的人生际遇表示同情。

E.《明史》没有给李贽作传,在耿定向的条目中交待了寥寥数语,可见李贽的思想并不被当时皇家操纵的史家放在眼里

2.标题只有疏狂一老身疏狂一词在李贽身上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                                                                            

3.文章开头说大思想家李贽生活在明代,不能不说是-个悲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5分)

最后一只碗

张鸣跃

从前,在一个古朴的山村,有一个补碗匠名叫莫非。那时人们对吃饭的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多人一生只用一只碗,大小形状也基本相同,选定了就不再换了,裂了破了就让莫非来补。莫非补碗的手艺很高超,补过的碗就像加了一枚精致饰配,更显得完美一些。

莫非是一个凡事追求完美的人,每一次补碗,他都要养足精神并穿上新衣,犹如请神般将碗请到补碗的密室,细细打量慎重下手,精补巧镶一丝不苟。有时,一个裂纹他要修补几天几夜。他补碗收银甚微且有定价绝不多收,日子清苦,但也快乐,碗主取补好的碗时大声叫绝称妙,他就和大家说说笑笑,都很快乐,莫非觉得这是他人生最美满的时刻。

莫非名气大了,不断有外地的补碗匠来看莫非补的碗,与之切磋,村人也常拿出莫非补的碗,相互之间争长道短,都说自己的碗是最完美的。也就从这时起,莫非变了,他不再接待任何补碗匠,和村人之间也不再谈笑风生,闭门不出苦苦补碗,有活儿时他更加精心,没活儿时他就补他自己的那只根本不用再补的碗。

  有一个人人敬重的老者猜到了莫非有心事,提醒他:“你已经做到完美了!物极生反,你已走过头了!”莫非补碗几十年,从没失过一次手,这没人能做到,算得上完美了。莫非苦笑,也说了实话:“我要补出一只十全十美的碗,要美到极限,成为天下最后一只碗,再也不生争议,再也没有碗可以超越!”老者长叹一声说:“我正是担心你这样!真这样,你的完美就要结束了!”

莫非没能悟透老者的话,继续修补“最后一只碗”,要让这只碗成为艺术绝作且永不破裂,永远无需修补也没人可以修补,权做他一生的功名之最。

那天,有一个碗商前来拜访莫非,老者引荐,莫非不得不接待。碗商说他也是爱碗如命,听说莫非能修补出天下“最后一只碗”,特来请教。莫非让碗商看了他尚在修补过程中的那“最后一只碗”,表示他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不料碗商看罢就摇头,遂大笑说:“你的完美就从这只碗结束了!“莫非脸色大变。

莫非受到强烈刺激,大病一场,尔后闭门补碗,拼命要把“最后一只碗”提早修补出来。这只碗已缀满了绝妙的饰配,犹如一顶绝世无二的皇冠。就在做最后打磨时,莫非没想到的事发生了,碗一下子破裂成一堆碎片,他愣住了,补碗的声响就此停息了。

就在这时,莫非听到一种乐声,很奇妙的乐声,从各家响起,很清脆,很随意,很快乐。他正在纳闷,老者进来了,怀抱一大摞碗,笑嘻嘻放下,又一个一个摆开,摆了一炕。

莫非大惊,几十个碗,几十种样式,几十种材料,金银铜铁瓷木玉石,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琳琅满目,他一个也没见过,实在不知这碗竟繁衍进化到如此程度,其上的镂花辍景都比他的修补更加奇妙!

老者笑得像个顽童,拿来一双筷子敲打起来,碗声叮当抑扬顿挫。老者的表情和“碗乐”终于把莫非逗笑了,孩子般红了脸。老者就拉莫非一起来敲,直敲到执手大笑,老者这才发问:

“莫非,碗有何用?”

“吃饭。”

“吃饭何用?”

“活命。”

“活命何用?”

“这……”

“这就对了,你不知活命何用,就是你大错之根了,我来告诉你:活命不是为了补碗,不是为了虚荣和功名,更不是把一只碗补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活命是为了快乐,是做每一件事情时有一个快乐的过程,就像你当初和大家说说笑笑时一样,是快乐成全快乐,快乐相伴快乐,快乐只有这携手共存的过程而没有什么最后!”

莫非始露悔悟,老者带他去各家走了一遭,让他吃惊的是:各家不断拿些传统破碗让他修补,竟不是为了使用,只是为了让他修补,只是让他营生不断而有所快乐!

莫非由此彻悟了。人生追求快乐的过程即是完美,当完美成为一个人无休止的功名奢望时,人生就只能从痛苦走向破败。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文题最后一只碗最后一语双关,既表现莫非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也是莫非原有补碗追求的结束。

B.莫非每一次补碗都要换上新衣,将碗请到密室,细细打量慎重下手,精补巧镶,这些表明他是一个谨慎认真追求完美的人。

C.莫非不听老者的话,使尽所能,用最好的材料和绝技,一意孤行要修补最后一只碗,表现他执著、精益求精的可贵性格特征。

D.小说写人们不断拿些传统破碗让莫非修补,并非为了使用,而是为了让他营生不断而有所快乐,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E.莫非名气大了以后,不再接待任何补碗匠,也不再和村人之间谈笑风生,因为名气给他带来了压力,他要造“最后一只碗”

2.碗商莫非说“你的完美就从这只碗结束了!果然,后来莫非磨碗时碗一下子破裂成一堆碎片,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答:                                                                            

3.文章最后说人生追求快乐的过程即是完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