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7分) 不幸的她 张爱玲 秋天的晴空,展开一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7分)    

不幸的她               张爱玲

秋天的晴空,展开一片清艳的蓝色,清净了云翳,在长天的尽处,绵延着无边的碧水。那起伏的海潮,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蓝网中呼吸一般,摩荡出洪大而温柔的波声。几只洁白的海鸥,活泼地在水面上飞翔。在这壮丽的风景中,有一只小船慢慢的掉桨而来:船中坐着两个活泼的女孩子,她们才十岁光景,穿着紧紧的小游泳衣服,赤着四条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让浪花来吻她们的脚。像这样大胆的举动,她俩一点也不怕,只紧紧的抱着,偎着,谈笑着,游戏着,她俩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诚挚的爱的光来。

她俩就住在海滨,是M小学的一对亲密的同学。这两朵含苞的花是差不多浸在蔚蓝的水中生长的。今天,恐怕是个假期,所以划到海心游乐的吧!“雍姊!你快看这丝海草,不是像你那管草哨子一样吗?拾它起来,我吹给你听!”她一面说,一面弯转了腰,伏在船沿上去把手探到水里。雍姊忙着挡她,“仔细点!跌下去不是玩的。你不看见浪很大吗?”她不言语了,只紧靠在雍姊的怀里,显出依傍的神气。

夜暮渐渐罩下来,那一抹奇妙的红霞,照耀得海上金波似的。在那照彻海底的光明中,她俩唱着柔美的歌儿,慢慢地摇回家去。暮色渐渐黯淡了,渐渐消失了她俩的影子。

五年之后,她母亲带她到上海去依靠她的姨母,雍的父亲也死了,她俩就在热烈的依恋中流泪离别了。

在繁华的生活中又过了几年,她渐渐的大了,像一朵盛开的玫瑰一样。她在高中毕了业,过着奢华的生活。城市的繁荣,使她脑中的雍姊,和海中的游泳,渐渐的模糊了。

她二十一岁,她母亲已经衰老,忽然昏悖地将她许聘给一个纨绔子弟!她烧起愤怒烦恨的心曲,毅然的拒绝她,并且怒气冲冲的数说了她一顿,把母亲气得晕了过去。她是一个孤傲自由的人,所以她要求自立——打破腐败的积习——她要维持一生的快乐,只能咬紧了牙齿,忍住了泪痕,悄悄地离开了她的母亲。

飘泊了几年,由故友口中知道母亲死了。在彷徨中,忽然接到了童时伴侣雍姊的消息,惹她流了许多感激、伤心、欣喜的眼泪。雍姊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商界服务了几年,便和一个旧友结了婚,现在已有了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子,正和她十年前一样,在海滨度着快乐的生活。几度通信后,雍姊明了了她的环境,便邀她来暂住。她想了一下,就写信去答允了。

她急急的乘船回来,见着了儿时的故乡,天光海色,心里蕴蓄已久的悲愁喜乐,都涌上来。一阵辛酸,溶化在热泪里,流了出来。和雍姊别久了,初见时竟不知是悲是喜。雍姊倒依然是那种镇静柔和的态度,只略憔悴些。

“你真瘦了!”这是雍姊的低语。她心里突突地跳着,瞧见雍姊的丈夫和女儿的和蔼的招待,总觉怔怔忡忡的难过。一星期过去,她忽然秘密地走了。留着了个纸条给雍姊写着:“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别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她坐在船头上望着那蓝天和碧海,呆呆地出神。波涛中映出她的破碎的身影——啊!清瘦的——她长吁了一声!“一切和十年前一样——人却两样的!雍姊,她是依旧!我呢?怎么改得这样快!——只有我不幸!”

暮色渐浓了,新月微微的升在空中。她只是细细的在脑中寻绎她童年的快乐,她耳边仿佛还缭绕着那从前的歌声呢!

注:这篇小说发表于作者12岁。

1.简要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4分)

3.小说中的“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

4.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首次流露出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有人认为是张爱玲对人生的终极悲剧的探索与慨叹,是一个“天才的起步”。你认为呢?(5分)

 

1.(4分)渲染气氛,烘托“她”与“雍姊”之间的友谊;推动情节的发展,预示着主人公“她”悲剧命运的开始。(每点2分) 2.(4分)小说叙述一对少女时代的密友在海滨幸福地生活,长大后“她”和“雍姊”分别,“她”去了上海,为反抗母亲为她订的婚姻而漂泊囚方,“雍姊”自由恋爱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十年后,旧友故地重逢,一星期后,“不幸的她”悄然离去。 3.(4分)小说中的“她”对童年生活怀念,对纯真友情依恋;孤傲爱自由,对婚姻自由充满渴望,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内心细腻敏感自尊,遭遇命运挫折之后,自怨自艾。 4.(5分)示例一:这篇小说首次流露出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运用跳跃式的叙事策略,简单而又深刻地展现了女性生命的历程,而这样的历程恰恰就是女性纯洁美好生命被毁灭的过程。“她”在孩童年代拥有快乐和幸福,一旦迈人成年便开始成为牺牲品,要被母亲许聘给纨绔子弟。为了自由,为了“打破腐败的积习”,“她”离开了母亲,而离开母亲的结果便是没有了“奢华的生活”,只能漂泊。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张爱玲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虽然这样的追求还是建立在女性反抗“腐败的积习”的基础上的,还仅仅是女性对婚姻自由的渴望,还没有深入到女性生存世界的根本,但它毕竟是张爱玲在其小说中首次流露出女性对自我的关注,因而这种流露完全可以说是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示例二:这篇小说是强爱玲对人生的终极悲剧的探索与慨叹,是一个“天才的起步”。小说围绕文末“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沮珠撒手的一日”,叙述了主人公少年亲密的友情——分别到了上海——抗婚离家出走——旧友故地重逢——再次踏上孤独的旅程,这就是“她”或者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这里,“她”似乎只是一个人的符号,因此,“她”的成长之旅也就有了象征意义,这也或多或少揭示了生命所面临的永恒意义上的灾难,而这篇小说又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女所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天才的起步”。(综合以上两种观点也可。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内容,言之有理有序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该句的内容及其对揭示文章主题、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此句写的是景,因此有渲染气氛的作用;此句还写了“她俩”“慢慢地摇回家去”“渐渐消失了”,因而预示着主人公“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概括故事情节,主要概括故事发生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比如可分为:少女时代(在海滨幸福地生活)、长大后(分别,一个去了上海,为反抗母亲为她订的婚姻而漂泊囚方,一个自由恋爱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十年后(故地重逢)、一星期后(“不幸的她”悄然离去)等几个时期。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要分析小说中“她”的形象,必须根据小说中对“她”的语言、心理、行为动作等描写分析。小说先写五年前,再写五年后、十年后“她”回到故地,“见着了儿时的故乡,天光海色,心里蕴蓄已久的悲愁喜乐,都涌上来”这些都表明了“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纯真友情的依恋。再由“她”反抗妈妈给“她”安排的有婚姻,可看出“她”孤傲,爱自由,对婚姻自由充满渴望,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再从“她”最后留下的纸条可看出“她”内心的细腻敏感和自尊。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目,答案并不唯一,可在题目提示的两种看法中任选一种加以阐发,也可综合两种看法进行分析。如果认为“这篇小说首次流露出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就要从作者运用跳跃式的叙事策略,简单而又深刻地展现出女性生命的历程恰恰就是女性纯洁美好生命被毁灭的过程这样的角度分析。“她”在孩童年代拥有快乐和幸福,但一当迈人成年便成为牺牲品,被母亲许聘给纨绔子弟。为了自由,“她”离开了母亲,而结果便是只能漂泊。从中可以看到张爱玲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这是张爱玲在其小说中首次流露出女性对自我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如果认为“这篇小说是强爱玲对人生的终极悲剧的探索与慨叹”,就要从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分析。小说中“她”的成长之旅或多或少揭示了生命所面临的永恒意义上的灾难,而这篇小说又是一个著名作家在十二岁时所作,因此可以说这是“天才的起步”。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5分)

(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          ,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3)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1.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振。事闻,诏加一秩。

开禧二年,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松夜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松不省。盖丙尝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丙遣弟焕往约诸将,相与拊定。于是传檄诸道,按堵如故。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陈曦所以反及制平贼便宜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时方议和,丙独戒饬将士,以攻为守,威声甚著。时沿边关隘悉为金毁,丙遗时相书,云:“今于关表广结义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庐,逮事定,则系之尺籍而劝之耕,庶可经久。

贼张福、莫简叛。贼自阆趋遂宁,所过无不残灭。丙欲自持十万缗往益昌募士。魏了翁移书宰执,谓安丙不起,则贼未即平,蜀未可定,虽贼亦曰:“须安相公作宣抚,事乃定耳。”诏起丙为四川宣抚使,予便宜。丙奏:“臣不辞老以报国。”至遂宁,贼犹固于普州之茗山。丙下令诸军合围,绝其樵汲之路以困之。未几,俘获张福等十七人以献。

先是,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将士趋秦、巩、凤翔,委丁焴节制,师于巩。夏人以枢密使子宁众二十余万,约以夏兵野战,宋师攻城。既而攻巩不克,乃已。丙卒,讣闻,辍视朝二日。

                                                   (选自《宋史·安丙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夜丙议                        延:邀请

B.陈曦所以反及制平贼便宜赏功状    矫:假托

C.贼犹固于普州之茗山              负:遭受

D.师于巩                          次:驻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安丙忠于国家的一组是

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  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

时方议和,丙独戒饬将士,以攻为守,威声甚著  贼自阆趋遂宁,所过无不残灭

⑤臣不辞老以报国  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丙恪尽职守,体恤百姓。他在隆庆府任职时,郡中发大水,他禀告上司,打开粮仓救济;他任大安军知军,曾用自家粮食救济遭旱灾的百姓。

B.安丙敢于和叛逆之人作斗争。他对宣抚使程松说,吴曦会贻误国事,后来吴曦叛国投敌,并封安丙官职,安丙机智地与吴曦周旋,最终铲除了吴曦。

C.安丙很有威望,平定叛贼有功。叛贼张福等人作乱,官员和叛贼都认为只有安丙才能平定叛乱,朝廷起用安丙,他领兵平叛,俘虏了张福等人。

D.安丙竭诚为国效力。边境关口遭到金国人破坏,他写信给宰相,提出自己的建议;他派兵和夏国人联合攻打金国;他去世后皇帝停止上朝两天表示哀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3分)

(2)今于关表广结义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庐,逮事定,则系之尺籍而劝之耕,庶可经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散文诗的意义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美是一个艺术标准,仿佛它与“意义”无涉。人们习惯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分立,便是这种认识的典型反映。于是,意义成了外在附加于“美”之上的“身外之物”,等于承认了“无意义”之“美”的作品有存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糊涂观念。不存在所谓“纯美”,美乃是人对于外在事物的主体感知,美感中包含着对事物存在之“真”和理性感知上“善”的认同。也就是说,美乃是真善美浑然一体的统一,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便会认识到,所谓意义的追求,原出于美自身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审美和意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中国古代的“文”,与现代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并不等同,文史哲往往搅在一起,且多以论辩性学术性文章为主体。在此背景上产生的“文以载道”观,很明确,文章不过是一个载体,她承载的是“道”,即理性的道德伦理观念之类,传道论教为目的,写文章是手段。在这里,“文”好比是一艘“船”,船上载的是“道”,两者关系,属于外在的叠加或扭结。现在作为审美对象的散文诗,在性质上与之有着显然的不同。审美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审美中所包含的“意义”,其内涵与外延也宽泛多了,不仅限于思想、哲理、道德观、政治理想等,举凡人的主观意识,包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幻觉,都在其内,既有感性的、理性的,也有情感的、想象的。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来观察一些散文诗,理解她们的审美与意义的组合或构成,对此问题的认识就会清晰一些。

意义的追求是每一章散文诗必须坚持的,是她的生命线。没有任何意义的散文诗,决非好作品。意义和审美是一体化的存在,只有在审美的前提下,在足以强化审美而不是削弱审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意义的追求。意义离不开思想性,但不等同于思想性。意义的范畴远超“思想”或理性的范畴。特别是,意义在散文诗中的表现方式,不同于哲学、理论文章以及新闻报道。散文诗经常是以叙事与抒情的方式,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而不宜于直白地诉诸理性化的议论。理解一首散文诗的意义,就不能简单化地从其理性直白中取得,而要从溶涵于其诗歌整体中的一切方面,包括贯串全诗之情绪的起伏流动,以至语言节奏的每一个细部中去领悟和品味。“卒章以言志”,在作品的结尾处将主题思想和盘托出,这种古老的方式似已为许多诗人舍弃。然而在一些诗评中,孤立地抽出主题思想即“意义”的做法,仍相当流行。而在学校的文学教学中,这种方法更为普遍。它已极大地损害了文学的美学形象,仿佛只要知道诗的“正确思想”便已足够,而不必去管她的审美价值何在。应从审美的全局来面对、评说、解析散文诗,而不要孤立地去谈散文诗的“社会意义”,就很有必要了。

                                       (摘编自耿林莽《散文诗:意义的追求》)                                          

1.下列关于“散文诗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诗的意义追求,是一个永恒、现实的课题。散文诗的意义是它的生命线,它必须坚持意义追求,没有意义的散文诗一定不是好作品。

B.散文诗意义的追求,只有在审美的前提下,在足以强化审美而不是削弱审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为散文诗的意义和审美是一体化的存在。

C.意义的范畴远超“思想”或理性的范畴,它离不开思想性,但不等同于思想性。因此,散文诗的意义的表现方式,不同于哲学、理论文章以及新闻报道。

D.散文诗的意义,不能简单化地从其理性直白中取得,而要从溶涵于其诗歌整体中的一切方面,包括情绪的起伏流动、语言节奏的每一个细部中去领悟和品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观认为,文章不过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的是“道”,即理性的道德伦理观念之类,传道论教为目的,写文章是手段。

B.中国古代的“文”,与现代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并不等同,现在作为审美对象的散文诗,在性质上与古代的“文以载道”的观点明显不同。

C.审美中所包含的“意义”,其内涵与外延很宽泛,不仅限于思想、哲理、道德观、政治理想等,还包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幻觉。

D.人们已经舍去了在作品的结尾处将主题思想和盘托出的方式,但是在一些诗评中,孤立地抽出主题思想即“意义”的做法,仍相当流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分立的观念是错误的,意义不是附加于“美”之上的“身外之物”,不存在“无意义”之“美”的作品。

B.美是真善美浑然一体的统一,是人对于外在事物的主体感知,美感中包含着对事物存在之“真”和理性感知上“善”的认同。

C.意义的追求,原出于美自身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审美和意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D.孤立地谈散文诗的“社会意义”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文学的美学形象,因此,很有必要从审美的全局来面对、评说、解析散文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狗因为擅离职守导致了主人的财物被盗,受到了主人的严厉责罚。而黄牛却因为任劳任怨,经常受到主人的奖赏,这让心中窝火的狗感到很不爽快。

于是,它便开始在其他动物之间对黄牛进行恶意诋毁,继而又当着黄牛的面指桑骂槐,最后竟然随便找了个理由对黄牛破口大骂。黄牛听之任之,不言不语,依然故我。

树上的喜鹊看不下去了,它对黄牛说:“狗那样污辱你,你为什么不反唇相讥,和它理论一番?”

黄牛说:“如果那样的话,我岂不是也成了一条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