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跟着杂志去打工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跟着杂志去打工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到城市的一条小街,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像想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

  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

  “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

  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

  “有养老保险吗?”

  “有。”

  “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

  那人笑了。露出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

  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

  那人说:“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笑声的大和爽朗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

  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太阳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了汗。肚子里空空的难受,就蹲在了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一眼,跨个大步迈过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按常理,应该是“带着杂志去打工”,但作者命题时却违反常理,主客颠倒,于是一幕幕伤感悲情剧就在作者设定的独特氛围中上演了。

B 二根第一次出门,手握法宝一般的杂志,他想靠此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现实却是相反,所以,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在现实中是没有用的。

C 和二根一样的农民工,与雇主不讲什么条件,“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可见他们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

D 雇主们也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所以,在雇人才会说“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而且态度傲慢,不屑一顾。

E 小说通过二根找工作的遭遇,反映了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2.小说中的二根对杂志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作者这样设计小说的情节有那些作用?(6分)

4.作者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的?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1.A、E 2.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又翻看了几页杂志”“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到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3.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作者写这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与二根的表现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以小见大,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评鉴;巧用对比,通过二根与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表现中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原文内容逐项分析,B项,“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在现实中是没有用的”原文没有体现;C项,“可见他们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原文没有体现;D项,“雇主们也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原文没有体现,且此句也无因果关系。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二根对杂志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需要结合文中二根对杂志的行为动作分析即可,如“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 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二根匆匆瞥了一眼,跨个大步迈过去”等句子展开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先掌握一个知识,即小说情节的作用,在内容上:与相关人物对比,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旨(揭示小说主题);在形式上(主要指情节本身上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起读者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在情节的发展上宕开一笔,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澜,耐人寻味,造成情节发展的变幻莫测,使情节发展波澜顿生。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的,需要通读全文内容,看相关语句,此文本中,写的是一个农民工的遭遇,目的是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巧用对比,通过二根与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表现中心等来分析即可。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至人无己,___________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5) 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玺诏曰:“顷王室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幽求处危思奋,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茂焉,朕用嘉之。宜加赐实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先天元年,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殊不平,见于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使暐说玄宗曰:“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未发也,而暐漏言于侍御史邓光宾,帝惧,即列其状。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于封州、暐于峰州、光宾于绣州。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乖崖分之节。”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顷王室不     造:建立

B.崖分之节     乖:乖巧

C.军国事      知:掌管

D.诏有司鞫治     鞫:审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幽求功劳大的一组是(  )(3分)

不早计,后且噬脐    

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

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

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

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

A.①②③   B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幽求比较有远见。他劝说桓彦范在诛杀张易之时,也要把武三思杀掉,彦范等人不听从,后来果为武三思所害。

B.睿宗赞赏刘幽求功勋卓著,赏赐他二百户,子孙可持续继承封国,并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铁券上,来表彰其功劳。

C.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大,功劳在众臣之上。看到窦怀贞担任左仆射,崔湜做中书令,他心中特别不平,就借机与张暐密谋,诬告崔湜谋反。

D姚崇平日里忌妒幽求,告发其疏于职守,有怨愤之言,卢怀慎等说幽求轻肆不恭,致使幽求被贬官。

4.翻译下列句子。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5分)

 

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是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文化艺术领域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典型的代表如音乐、舞蹈等。原生态的音乐声调古朴原真、嗓音鲜润婉转、高亢雄浑,让人们犹如听到了来自高远的天籁之音;原生态的舞蹈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将古朴轻松、厚重愉悦的乡野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原型化的乡土风貌。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苗寨的山歌闪烁如祖传的银冠,蒙族的乎麦宽广如无垠的草原;一曲十二木卡姆,一书“山药蛋,一嗓子信天游;那古朴原真的乡间俚语、原汁原味的山歌吆喝、节奏铿锵的翩跹舞步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舞蹈所独有的艺术语言。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歌舞中独有的形体动作和节奏都构成了各民族原生态舞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在歌唱领域中,要是没有正确把握各民族的语言,唱得再好,也不是地道的原生态民歌。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是在强调原生态唱法语言上的特点,不然,就失去了原生态歌唱的意蕴。如: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在田野山间所产生的“山歌”,其语言韵调都有明显特点。

原生态艺术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等;侗族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音乐我们还是第一次欣赏到,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原生态民歌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加丰富,更加有味道,也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如:本届青歌赛上云南省代表队的原生态唱法选手纳西姐妹组合,以动情感人的《嫁女调》获得青歌赛第五名,很多观众都说,这个剧目唱得非常好,很有地方色彩,非常感人。

当前,民族文化正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许多文化现象正快速消失,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正在发生变化。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毁,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虽然目前原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原生态的土壤依旧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下变质,在不断发扬中消失,最终沦为一种表演,这是我们值得深思和需要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文化的美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尊重!而不要去排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原生态文化中那种纯洁美!

下列对“原生态”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植根于某个地域,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且未经商业开发。

B “原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特征,是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

C “原生态”文化在原生态舞蹈上的体现: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

D “原生态”文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最典型的代表是音乐和舞蹈,它们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满分5 manfen5.com

C 原生态艺术地方色彩浓郁,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而我国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D 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毁,也许会像许多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文化现象一样快速消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生态艺术有着独有的艺术语言和地方特色,其它地方的观众会因为语言不通和民俗不同而很难接受它,更谈不上喜欢它、欣赏它。

B 原生态民歌因为唱法丰富,有味道,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所以,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胜一筹,从而获得观众的喜爱。

C 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离开这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所以,对民歌手的精心策划、包装完全是不必要的。

D 目前,原生态文化生存的土壤正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果我们不去想办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那么,它最终会变质,沦为一种表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印第安人射的箭,很多都是自己制造的,箭杆的长短与材料、羽毛的轻重、羽毛离箭头的位置、箭头的重量与材料等等,都大有讲究,足够空气动力学家研究半辈子。有一次,一位牧师得了个机会问一位有经验的印第安射手的造箭心得。这位射手说,其实只要把箭杆削直了,其他的马虎一点都没有关系。如果箭杆不直,其他方面你就是做得完美无缺,也很难一矢中的。牧师感叹道: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