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狂人”谭盾的理想与现实 喻 盈 他状态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狂人谭盾的理想与现实

喻 盈

他状态年轻,留着平头,天蓝棉麻衬衫、亮橙T恤、白色长裤,色彩搭配颇有些“小清新”,也隐约显露着依然紧致的身体线条。

他就是谭盾。他认为,自信是最大的资本,又说“湖南人的气质是既鬼气又放荡,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现实”。 这个有着“霸蛮”性格的湖南人,头脑中没有框框。他的确是永远的“年轻人”,不断尝鲜。2013年推出的是“微电影交响诗”,之前他在做的是“建筑音乐”、“互联网交响乐”,还想尝试“互联网歌剧”。

“建筑音乐”的实施地,是他位于上海郊区古镇朱家角的工作室“水乐堂”。他请来矶崎新工作室的建筑设计师,把一幢水乡老宅改造成声音剧场,下层是现代极简的钢结构支架,以便将屋外的河水引入屋内,而上层,依旧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木质样式。

不止如此,他还创作了专在水乐堂演出的《天顶上的一滴水》,把河流当琴弦,把他改造的这个建筑当成一件乐器。一出场,乐手们便敲击水乐堂的钢梁和铁梯,是为“钢铁摇滚”,然后天顶上水滴坠落,那声音被建筑的回响不断放大,好似一支水的交响乐队。

谭盾又一次实现了他所擅长的“东西方交汇、古典与现代合流”。他形容这是李白所说的“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但实际上他总是在把“大音希声”变成具体的可见、可触、可闻、可感,光是乐音还不够,各种多媒体都是他的武器。

对于这些,谭盾说,他要感谢纽约,“到了纽约,你疯狂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1986年,谭盾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毕业,拿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飞往纽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那时他在国内已经成名,与叶小纲、郭文景、陈其钢并称为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还为电影《火烧圆明园》写了主题曲《艳阳天》。他的“离经叛道”也初露端倪。22岁时创作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他就加入了鼓、箫等中国民乐元素,因为过于前卫而引起极大争议。他还记得老师拿着他的曲谱,皱起眉,用四川话问:“你有那么深刻没有?”

奔向纽约的谭盾,携带着满身锐气和满怀雄心。第三天,他就被震了一下。在留学生座谈会上他见到了西装革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贝聿铭。李政道跟他谈话,谈的都是音乐。谭盾有点懵: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我才能够跟这些人对话?

谭盾很快察觉到,纽约是分层的。哥伦比亚大学代表的是学术圈,是high culture(精英文化),斯文、严谨、刻苦耐劳、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而纽约大学和艺术家聚集的格林威治村,则是low culture(通俗文化、前卫艺术)生机勃勃的催化地。

谭盾觉得他能够成为现在的自己,得益于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与纽约大学的“浸淫”。“你会发现我的创作里,既有哥大训练带来的知识面,又有下层那种狂妄、实验、不屑一顾的胆量。”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段“又穷又浪漫”的时光里,谭盾做了后来使他声名大噪的陶乐、水乐、纸乐实验。烧制坛坛罐罐,揉搓、撕扯纸张,探索它们的发声,这位音乐青年有时看上去更像个装置艺术家。他也的确在当代艺术圈激起了波澜。1990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还邀请他展出了他为作品《九歌》自制的一组陶乐器。

那时候他住在中国城的地下室,室友是如今的著名导演顾长卫。《九歌》首演的海报,就是顾长卫在那个地下室里替他拍的。“我没有钱去工作室拍照。顾长卫说,这还不简单吗。他拿绳子串起几件中国古乐器,挂在一个架子上,然后让我在那前面席地而坐。他把相机架上,设定成自拍,自己举个手电筒站一旁给我打光。我最好的一张照片就是这么拍出来的。”

谭盾喜欢纽约。他说纽约让他看到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资本,“ ‘你’就是价值”。

但是,谭盾仍觉得,要真正获得世界性的影响,还是得借助“上层的训练”。他想到了交响乐,“全世界有多少交响乐团?交响乐团就是世界性的音乐平台!我决定我就要做这个,把陶乐、水乐、纸乐放进交响乐里去”。

就像他所预期的,全世界交响乐团都成了他的舞台。然后,他又往更“上层”去,发展出一套有意与西方“乐音音乐”相对应的“有机音乐”体系——陶乐是土地之声,水乐是河流之声,纸乐是风之声。一切自然之声,都被他用创作的“巫术”驱赶着,攻占曾被主流音乐体系垄断的殿堂。

这个湖南人站在聚光灯下,不是偶然。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传记开头写“他状态年轻,留着平头,天蓝棉麻衬衫、亮橙T恤、白色长裤,色彩搭配颇有些‘小清新’”,意在表现谭盾自信的精神状态。

B.“湖南人的气质是既鬼气又放荡,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现实,文中引用谭盾的这句话主要是为了突出谭盾作为湖南人的骄傲之情。

C.谭盾为实施“建筑音乐”,曾将位于上海郊区古镇朱家角的一幢水乡老宅改造成为声音剧场,以河流和建筑作为乐器进行音乐演出。

D.谭盾的“离经叛道”很早就显现出来了,他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因过于前卫而引起极大争议,但他的老师仍支持他继续走下去。

E.纽约求学的经历对谭盾影响很大,“到了纽约,你疯狂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谭盾在纽约求学时学到了自由、浪漫,学到了狂妄、实验、不屑一顾。

2.联系全文回答:“狂人”谭盾的“狂”表现在何处?(6分)

3.文章中提到了在谭盾眼中哥伦比亚大学与纽约大学的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文末说“这个湖南人站在聚光灯下,不是偶然”,请联系文本,谈谈你对“不是偶然”的认识。8分)

 

1.答A 给3分,答C给2分, 答E给 1分 2.①他自信,头脑中没有框框,永远“年轻”,不断尝鲜;②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离经叛道”,在自己的交响乐作品《离骚》中加入了鼓、箫等民乐元素;③他在纽约求学期间不断寻求音乐上的创新,做了后来使他声名大噪的陶乐、水乐、纸乐实验。(6分,每点2分) 3.①点明两所大学给予谭盾的不同濡染与影响,揭示了谭盾严谨刻苦、勇于追求的精神品质与狂放不羁、大胆创新的思维意识的源头;②与文章标题相呼应,指出谭盾的富有理想又踏实认真的性格的形成原因;③为后面写谭盾在音乐上追求更上一层作铺垫。(6分,每点2分) 4.这句话是说,谭盾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是有原因的:①谭盾具有湖南人既鬼气现实又浪漫理想的独特气质,有着“霸蛮”性格;②谭盾不满于现状,勇于创新,有敢于探索的开拓精神;③谭盾永远保持着年轻状态,不断尝鲜,追求“更上一层”,有上进心;④谭盾认同自我,相信自己,有“‘你’就是价值”的自我意识。(8分,每点 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这句话是对谭盾性格的总结,表现的有谭盾作为湖南人的骄傲之情,但主要说明了谭盾的音乐与其性格的关系;D项,“他的老师仍支持他继续走下去”说法错误,文中老师的话是一种质疑;E项,从文中看,谭盾在纽约求学不仅学到了“狂妄、实验、不屑一顾”,还学到了“斯文、严谨、刻苦耐劳、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弄懂“狂”的含义,从文中看,“狂”为不满现状、敢于创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其内容作用是突出人物形象;结构作用是为后文作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她长得像我妈

巩高峰

在一溜打着赤膊的搬运工里我见到她的时候吃了一惊女搬运工本来就很少见,何况她这么矮小瘦弱,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搬动一箱瓷砖

让我吃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昨天下午刚刚见过她,就在一家大超市门口当时之所以多留意了她几眼,是因为她长得有点像我妈,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明显超出实际年龄。只是她看起来稍稍年轻一点,但是更瘦小,像远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小一号的我妈。我记得因为这个,我还笑了笑。

当时她正和儿子吵架,虽然她努力表现出家长训斥孩子的样子,可俩人看起来就是在吵架。儿子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却比她高半头,她得仰着头数落他——因为那个男孩自己做主在超市买了一双耐克鞋,而且从超市一出来就立马换上了,那双旧鞋则拎在手里。

她说她天天在超市门口整理自行车,打扫卫生,一个月才挣八百,他一双鞋就给花没了。她儿子看起来更生气,说篮球队的同学买的都是今年的新款,最便宜的也一千多,他买了双旧款,还打六折,结果还是被唠叨半天。

今天竟然又见到她,巧得让我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她很敏感,很快发现我注意了她一下,而且她误会了我的眼神,特意从一排搬运工里跑过来,跟我保证说她能搬动,让我放心,她不是来混搬运费的。我不过是帮朋友一点小忙,替他看着搬运工腾挪一个仓库。所以我朝她点点头,说:你可以挑小箱搬,注意别砸着脚。

她本来都转身走了,听我说了这句话,回头看了我一眼,显然又理解错我的意思了。第一箱她就赌气搬了个最大的,一箱足足70斤。我试过,两个人抬都有些吃力。她个头矮,不能像别人用背的方式,只好抱着箱子,身子后仰,下巴紧紧顶着,走起来有点摇晃。虽然很吃力,倒也顺利搬到了仓库门口的车厢口。她停了一下,用右腿顶住,深吸一口气,的一声将瓷砖箱举高了一些,由车上面的搬运工接过去。她掸了掸衣襟上的灰尘,扭头看了看我,眼神里有点小得意。

第一车装满的时候,搬运工们突然嗷嗷叫着往车上爬,争抢去卸车的机会。卸车和装车的价钱一样,但是比起装车,那活儿可轻松多了,所以需要的人也少,只用四个就可以。最先爬上车的四个人,就算抢到了机会她反应明显慢了等她挤到车厢边四个胜利者已经坐在瓷砖上微笑了,有种占了便宜的兴高采烈。

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那些男搬运工背后带着讥笑议论她时,都叫她那个女的。他们说她是被亲姑姑从四川拐卖到这边的,卖给了一个大她十八岁的老男人。最初几年怕她跑了,老男人把她拴在屋里,整天不让她出来,直到后来她接连生了三个孩子,让她走她也不肯走了。

显然,他们对她既排斥又有些同情,他们觉得搬运东西是男人干的活儿,她不该来分他们的搬运费,也不该干这么辛苦的活儿。

我把一张塑料凳子递给她,示意她坐下来歇歇:一会儿车还得回来,腾空这个仓库怎么也得十几车,下一趟再去。

她勉强笑了笑,没说话。这些搬运工里就她没带杯子,于是我用一次性杯子倒了水给她,她边喝水边谢了我三次。

我说:我昨天见过你,你不是在那个超市门口管理自行车吗?怎么又来干这个?

她听我这么说,惊讶地挑了挑眉毛,笑了,那个活儿只干半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一点。上午都闲着没事儿,反正多赚一点是一点嘛,是吧?她其实很健谈,而且话里果然有些四川口音。后来,她就跟我聊开了。她说她男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也懒,还喜欢喝酒。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读大学了,从第二学期开始就不让家里给钱了,都是自己做家教赚学费和生活费。二女儿明年也要高考了,她心气高,只想考北大清华。就是小儿子从小惯坏了,不太听话。

说这些的时候,她满脸都是笑——心疼、欣慰又有点骄傲。只是说到小儿子叛逆、经常逃课,还跟她顶嘴、吵架,有时还偷钱离家出走时,她的脸上罩上了乌云。说着说着,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哭了,鼻涕眼泪混在一块,一把抹了擦在鞋帮子上。

那姿势、口吻和表情,跟我妈当年为我生气时几乎一模一样。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是恍惚,仿佛自己又在倔强地面对着伤心的母亲……

后面的几趟车,我跟司机交代了,每趟都让她跟去卸车,而且不用挤在车厢里,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她每次去卸车时都回头感激地朝我笑一下。

她不知道,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女搬运工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为了使女搬运工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小说综合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

B 小说的语言含蓄蕴藉,描写如行云流水,叙述自然,人物形象鲜活,为读者展现了小小说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魅力,可圈可点。

C 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加入与女搬运工的情感交流与情绪互动,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真实性,使人读罢心潮难平。

D 小说注重从生活中取材,充满了真挚的情愫,给人带来心灵的感动;小说表现出的母子亲情的温馨主题让人感到温暖。

E 小说第段中男搬运工们对女搬运工身世的议论是插叙,表现了男搬运工们对女搬运工的同情,更能打动人心。

2.文章②③④段属于插叙,请简析其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女搬运工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她长得像我妈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3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完成题。

泊白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真山民:宋朝的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

1.“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抒发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岁癸丑,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赐其父母银十铤、锦衣一袭。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金季名士李国维、杨杲等,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及椒竹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真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以祐降官无名,乃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谥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祐能诗文,有《节斋集》。

        选自《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州宁晋人,世           业从事

B 诸王得自官属             辟避开

C民丁数万人至其地         部统率

D 遂皆出,应期而             办完成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陈祐体恤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又上便民二十余事    ②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③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       ④遂皆出,应期而办       ⑤救民获罪,亦所甘心      ⑥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③④⑥           D 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陈祐出身于耕读之家,有良好的家学传统。他年少好学,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发奋学习,长大后博通经史,得到皇帝征召,有所作为

B 陈祐初为河南府总管时,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等来咨询治民治国方法,说明他为官谦虚好学;后来他被正式封为河南西路总管,为官清廉自守。

C 陈祐任卫辉路总管时,在号称难以治理的地方,申明法令,建孔子庙,修比干墓,注重教化百姓,治理百姓有方,同时也深得百姓爱戴。

D 东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朝廷命陈祐去灾区处理此事陈祐到后,能客观地分析当前形势,并果断地采取措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5分)

(2)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儒墨两家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两家哲学的方法不同,在于两家的“逻辑”不同。孔子所说的是一种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要的是一个“所以为之若之何”的进行方法。孔子说的是一个“什么”,墨子说的是一个“怎样”,这是一个大分别。儒者说的还是一个“什么”,墨子说的是一个“为什么”。这又是一个大分别。

这两种分别,皆极重要。儒家最爱提出一个极高的理想的标准,作为人生的目的,儒家的议论,总要偏向“动机”一方面。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存心”是行为的动机。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只说这事应该如此做,不问为什么应该如此做。墨子的方法,恰与此相反。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例如造一所房子,先要问为什么要造房子。知道了“为什么”,方可知道“怎样做”。知道房子的用处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方才可以知道怎样布置构造始能避风雨寒暑,始能分别男女内外。人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如此。

墨子以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知道那事事物物既是为应用的,若不能应用,便失了那事那物的原意了,便应该改良了。例如墨子讲“兼爱”,便说:“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 这是说能应“用”的便是“善”的,“善”的便是能应“用”的。这便是墨子的“应用主义”。“应用主义”又可叫做“实利主义”。儒家说:“义也者,宜也。”“宜”即是“应该”。凡是应该如此做的,便是“义”。墨家说:“义,利也。” 便进一层说,凡事如此做便可有利的即是“义”的。因为如此做才有利,所以“应该”如此做。“义”所以为“宜”,正因其为“利”。

墨子的应用主义,所以容易被人误会,都因为人把这“利”字“用”字解错了。这“利”并不是“财利”的利,这“用”也不是“财用”的用。墨子的“用”和“利”都只指人生行为而言。无论什么理论、什么学说,须要能改良人生的行为,始可推尚。若不能增进人生的行为,便不值得推尚了。

墨子说,大凡天下人没有不会说几句仁义道德的话的,正如瞎子虽不曾见过白黑,也会说白黑的界说,须是到了实际上应用的时候,才知道口头的界说是没有用的。高谈仁义道德的人,也是如此。单知道几个好听的名词,或几句虚空的界说,算不得真“知识”。真“知识”在于能把这些观念来应用。这就是墨子哲学的根本方法。后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与此说多相似之点。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但阳明与墨子有绝不同之处。阳明偏向“良知”一方面,故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墨子却不然,他的是非“准则”,不是心内的良知,乃是心外的实用。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只是要人实行良知所命令。墨子的“知行合一”说,只是要用所知的能否实行来定所知的真假,用所知的能否应用来定所知的价值。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墨子的“应用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的“应用主义”又可叫做“实利主义”,也就是以目的为导向,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B.墨子认为,只是口头上说得好还不行,要能够落实到行动上,言行一致,那才符合“应用主义”的要求。

C.墨子的“应用主义”认为,“义”“利”是针对人生行为而言的。如果说一种行为对改良人生有益,便是有“利”,便是应该做的。

D.墨子的“应用主义”是为了纠正儒家只看动机不问是否可行的哲学方法而提出的,在当时有其现实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墨两家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理想的目的,而后者关注达到目的的方法;前者关注是什么,后者关注为什么

B.墨子哲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认为真“知识”在于能把这些观念来应用,这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可谓殊途同归。 

C.墨子讲“兼爱”时说“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强调能应“用”的便是“善”的,“善”的便是能应“用”的。

 D.墨子的“知行合一”说是以所知的能否实行、能否应用来判定所知的价值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只是要人实行良知所命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说“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认为只有有用的才是有价值的,这与儒家只问行为的动机而忽略其所产生的效果的思想是大异其趣的

 B.对于人生的一切行为,墨家都要先问“为什么”,再追问“怎样做”,这种明晰的逻辑展开,是墨家思维的一大特色。

 C.本文对儒家和墨家哲学方法的不同进行了界说,又介绍了与墨家理论有相似之处的王阳明的观点,但并未作出孰优孰劣的评判

 D.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种“知行合一”的态度,正是对墨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