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陈 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陈  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2.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1.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的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4分) 2.“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一般起着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故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冻泥裂”“枝梢折”描写出了环境的恶劣,由标题“从军行”可知,此处环境描写应是为了突出从军将士的思想情感及品格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直上”两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直上”两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直上”两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5分)

(1)                       ,不尽长江滚滚来。

(2) 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  

(3)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题    

树与鲜花

雷抒雁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3分)

2.第三自然段中枯树和牵牛花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分)

3.作者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作者为什么微笑?(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10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 移其粟于河内

2.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梁惠王的“补救灾区”的方式不是好方法 。

B孟子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梁惠王所用的“爱民”的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

C孟子用打仗为例,指出梁惠王没有实行仁政 。

D孟子用打仗为喻,指出梁惠王对人民“让步”太少。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每句3分)

1)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共6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之中,又使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1.对“真的猛士”中的“猛士”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刘和珍                  B.为革命献身的烈士

C.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先驱    D.包括刘和珍等烈士在内的革命志士

2.对第一个画线句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烈士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而感到幸福。

B.歌颂烈士的英勇无畏,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

C.作者为烈士之死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备感欣慰、自豪。

D.烈士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悲哀,以勇往直前、为国为民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3.画线句为何用问号,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表示怀疑

B.启发读者思考猛士是多么崇高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C.肯定这些猛士的行为

D.表示不理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共6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都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    (    )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的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C.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们分别指的是    (    )

A.满月与淡淡的云。                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C.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3.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