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日数千言                   属:研究

B.闻者始哗不                   厌:信服

C.使者发于官吏                 币:礼物

D.轼武卫营,呼卒长曰           诣: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率徒持畚锸以出             ②孰能讥之乎?

B.①锻炼久不决                 ②仰观宇宙大,俯察品类之盛

C.①又事不便民者不敢言         ②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①虽禁军且我尽力             ②引以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2分)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A 2.C 3.(1)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每错两处扣1分。“轼却之”后停顿亦可。) 4.(1)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2)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3)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 【解析】 1. 试题分析:属:写作。根据前句“比冠,博通经史”的意思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先介绍读书情况,然后再介绍写作情况。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①他的,自己的②难道;B①音节助词;②定后标志C连词,“因为”。D①替,②作。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使者、书、曰、而、然”,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庐”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住在,“分堵”解释为分段,“卒”解释为最终,“全”解释为保全;第二句时注意“或”解释为有的人,“咎”解释为责备,第一个“其”解释为那个,第二个“其”解释为我自己,“极”解释为尽情享受;第三句注意“则”解释为那么,“曾”解释为甚至。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写文章每天达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后来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些见解,不能表述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后来写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一下,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当时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王安石更加愤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彻底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士卒头目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力听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来,筑起东南长堤。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寄托谏言,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把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惟有神宗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长篇小说《家》的表述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金先生的《家》《春》《秋》三部长篇合称为《爱情三部曲》,爱情和婚姻的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线。

B.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叛逆者的典型,小说中写了他许多大胆而幼稚的“新潮”行为,比如他向“门户不当”的婢女表示爱情,帮助觉新逃婚,最终从家里出走等。

C.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如鸣凤投湖自尽前无比痛楚怨恨的心理独白,梅芬与鸣凤两位善良的“情敌”谈心时彼此灵魂的剖露等。

D.《家》不算精美圆熟的作品,但它所反映的青春和美好的感情如何受到封建家族统治的迫害的现实,以及年轻一代的叛逆和反抗的精神在那个时代却是非常可贵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华尔街日报》报道,根据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数据显示,马航MH370飞机在失去联系后仍继续飞行4小时。

B.在南山中学模拟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两个学校的学生代表发表的充满活力的演讲,点燃了同学们的全部热情。

C.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使之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D.正是基于富集的科技优势、产业基础,尤其更是在国防军工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绵阳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菲律宾政府在黄岩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激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大家纷纷猜测中国政府是否会采取更进一步行动。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让泛舟于此的苏轼心旷神怡,想入非非,仿佛自己已经羽化登仙了。

C.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既不能使用生涩难懂的学术话语,也不能耳提面命,空洞说教,而是要通过满含深情的文学故事来感染读者。

D.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氧吧里悠闲的烧烤、聊天、喝喝小酒,尽情享受这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下里巴人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靡烂    矜持    揠苗助长     欢呼鹊跃

B.驰骋    朝庭    寥若辰星     积腋成裘

C.漫灭    吹笙    病入膏盲     山清水秀

D.蕴藉    天象    锋芒毕露     冥思苦想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梯(xián)   妒(jí)    心愿(suì)   歌载舞(zài)

B.伶(pīn)   骨(féi)    修事(qì)    人才济(jǐ)

C.酒(sī)    洞(xué)   稀泥(huó)   汗流背(jiá)

D.首(qǐ)    见(piē)   鞋带(jì)    退避三(sh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