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南方周末》是“跨地区监督”的...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南方周末》是“跨地区监督”的典范,其舆论监督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这种模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效尤

B 作为一名硕士村官,她最近在捉摸如何在信息极其闭塞的村子里通过电子商务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C 当看到留守儿童因不敢说话、孤独、交往能力低而卓尔不群时,我知道,让孩子快乐成长已经成为一种责任。

D.他因一场大病感受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随后跟随体校的老师练起了健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最终竟练成了健美冠军。

 

D 【解析】 试题分析:D A项,一发而不可收: 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效尤:仿效坏的行为。错在褒贬失当。应改为“效仿”。B项,捉摸:有猜测、预料、揣测的意思。错在不合语境。应改为“琢磨”。“琢磨”是反复思索、考虑的意思。C项,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错在褒贬失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口蜜腹剑     轻歌曼舞      嬉笑怒骂      不循私情

B 山清水秀     要言不繁      谈笑风生      乔妆打扮

C 无是生非     一曝十寒      出奇制胜      怨天尤人

D 韬光养晦   枉费心机      食不果腹      不胜其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惊蛰        凑合          纂改        亲睐

B 收讫        国粹          详实        坐镇

C 陷阱        厮杀          钟磬        缥渺

D 涅槃        震撼          蜂拥        钓鱼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豆/力能鼎       私/编        益/将          根/

B 会/           芝麻/      水摸鱼/      届生/运而生

C /船          悍/        庇/封妻      不容置/如大笔

D 稀泥/面         枕/        陆/落         心病/名权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wèi        打yáng         教huì          牙咧嘴zī

B qí         挑tī           邻pí           于不朽zhēn

C lǚ         啼zhuàn        懂měng         结zhēng

D zǎi       管jǐn         jī          zàng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3分)

父亲汪曾祺

某种意义上,父亲挺欣赏老庄式的淡泊的生活态度。

父亲多年境况不顺,坎坷颇多。他说,当年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能够熬过来靠的就是——随遇而安。“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则是一种自我调适。

父亲无官无职,无权无势,对于名利,从不孜孜以求。

他干了几十年,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级别,应该受什么待遇。1958年,他到河南出差,单位给他买了软卧,他这才知道自己已经算是“高干”了。不过好景不长,出差回京不久父亲便当上了“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后来平反了,他也没向单位提出过什么要求。他当过北京市评定艺术职称的高级评委,领过国务院的特殊津贴,都是懵懵懂懂得到的,自己从来没争过要过。直到办完离休手续,领到离休证,父亲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局级干部”。他写文章,很少和人谈稿费的问题,有人愿意多给固然高兴,少给些也无所谓。

父亲觉得,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父亲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作家应该有创作的自由,有权利写自己觉得该写的东西。建国后,按流行的政治标准衡量,父亲明白,他的作品不会对时代发生直接的作用,他也乐于承认这一点;甚至坦言,他的艺术观点不怎么招人喜欢。对此父亲并不在意,该怎么写还怎么写。

父亲的文章一般都是气静心平,娓娓而谈。但他并不是不会言词激烈甚至开骂。我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写作基础课要写小说,便找了一件在工厂当炉前工时亲身经历的事做题材——一次上夜班,由于工厂领导瞎指挥造成漏钢事故,形势十分紧张,工人连夜奋力抢救,保护了设备,但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厂里广播站却高声宣扬,由于领导英明,指挥得力,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我在小说的结尾写道:抢修了一夜的工人已经精疲力竭,在澡堂里迷迷糊糊听着这样颠倒黑白的广播睡着了。小说写成之后拿给父亲看,他提了一个意见:“结尾不好,太平。应该是工人听了这样的广播之后,骂了一句——‘他妈的!’”“他妈的”能写进文章吗?不仅不雅,领导若看到了会高兴吗?但父亲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非如此不可,这是小说人物的必然反应。写小说要以生活为基础,刻画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父亲和林斤澜唱过对台戏。林斤澜一直强调小说结构的重要性,父亲却来了一句:小说结构的特点是“随便”,弄得林斤澜有点上火。后来父亲补充了一下,说小说结构的特点是“苦心经营的随便”。此事才算了结。

父亲经常拿出他的作品,让家里人提提意见、把把关。对父亲批判最严厉的,是他的孙辈。一次,他的孙女汪卉回家气哼哼地说:“爷爷写的文章一点都不好!”原来,老师让同学们从文学名著中摘抄一些华丽的辞藻,以便写作文时用。她把父亲的书翻了个溜儿够,一无所获,于是很恼火:“爷爷写的什么呀,没词儿!”另一个孙女在一旁慢腾腾地帮腔:“就是。中心思想一点也不突出,在班上最多就是个二类文。”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得好,没词儿!”过了一阵儿还在嘟囔:“没词儿,没词儿。好!”我们知道,他对这个评价很得意,认为这是文学作品的至高境界,也是他的追求。

在艺术上父亲相当自信,认为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运用有独到之处,他的作品能够流传下去。家里有一幅高尔基木刻像,挂了快四十年了。大家都觉得该换换了,但又不知道换什么合适。没想到父亲嘟囔了一句“该挂我了”,说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后来真的换了他的照片。那张照片是一个美国人拍的,曾经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占了整整一页。

父亲在《论风格》中有这样几句话:“一个作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风格,必须要坚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作家要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且欣赏自己。一个随人俯仰、毫无个性的人是不能成为一个作家的!”

(取材于汪朗《岁月留痕》,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汪曾祺当艺术职称高级评委、领国务院特殊津贴,“都是懵懵懂懂得到的”,表明他在生活中对待很多事都是糊里糊涂的,是一个马虎的人

B“父亲明白,他的作品不会对时代发生直接的作用,他也乐于承认这一点”,表明汪曾祺不以流行的政治标准来衡量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C两个孙女认为爷爷的作品“没词儿”、“中心不突出”,从侧面印证了汪曾祺的艺术作品“不怎么招人喜欢”,对此,汪曾祺却并不怎么在意。

D家里人不知道用什么换掉高尔基的木刻像,汪曾祺提议换成自己的画像,说完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表明他也为自己的自负感到些许羞愧。

E本文语言平实、朴素、自然,娓娓道来,通过几件生活小事,表现了父亲汪曾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在创作上坚持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追求。

2.在生活中,汪曾祺淡泊的人生态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3.请结合具体事例,概括汪曾祺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观点。(4分)

4.汪曾祺认为:“一个作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风格,必须要坚持自己独特的个性。”请结合原文并联系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