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烟霭 寒喧 安份守己 百无聊赖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烟霭    寒喧    安份守己     百无聊赖

B.懵懂    珠玑    孽根祸胎     纨绔子弟

C.蹙缩    渣滓    磨牙吮血     放诞无礼

D.掌舵    蹂躏    白浪滔天     皮开肉绽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记忆形近字时要根据含义确定字形。A项喧-暄 份-分。注意喧哗、渲染、成分、身份。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记忆形近字时要根据含义确定字形,区分不同偏旁的字含义区别。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荟(cuì)    粉(jī)      骂(gòu)      死有余(lù)

B(yuán)   湮没(yān)   望(liào)     晶莹透(tī)

C.觇视(chān)   肩膊(bū)      曲(juǎn)     通大道(qú)

D.梦(è)      洞(kū)      绳(qiàn)     茕孑立(qió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各个电视台不断推出“梦想”节目,“梦想搭档”“中国梦想秀”“梦想成真”“中国好声音”“我是大明星”等等,不少的平凡人通过这些节目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连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都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只读过三年书的他,想重新修订先祖古籍。事实上,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旁听生数以千计,从二十岁出头到年过花甲;他们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京过着窘困的生活,未来的出路更是渺茫……

有人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梦想;有人认为这是体验读书的感觉,获得读书的乐趣。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陶诗“远人村”新解

李飞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远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两种。其本意究竟指什么,这还得结合陶渊明所处的具体环境看。

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远——人村”,若这样,势必将断后句为“依依——墟——里烟”。“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中即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既之,则安之。”孔子所云“远人”是统称,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夷狄”虽然也在远地,却并不称“远人”,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远”是地域差别,并不涉及所谓“华夷之辨”,与文化差异无关。迄至秦汉,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到“文化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这时的“远人”和“夷狄”,都可指称“华夏”之外的异族,只是前者可能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华夏”认可,较“夷狄”而言,“远人”在风俗习惯上更接近“华夏”而已。自秦汉以后,“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

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远人”的涵义,在两晋向“夷狄”靠得更近,“远人”逐渐变成异族的代称。春秋时代的“夷狄”,后融入了华夏体系,如吴、楚等。秦汉时崛起的匈奴,则成了这一时代的“夷狄”,后慢慢被融入汉族社会。及至三国两晋,此时的乌桓、西羌等,则被视为“夷狄”。而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这时早在“中夏”文化覆盖之下,他们能被朝廷征辟做官,甚至身居要职,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东晋时“远人”的涵义即是如此。

再回到本文的主题陶渊明的诗上。园田居位于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也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于东汉。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南迁的各豪族大家,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村”的分布更加普遍。陶渊明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情”的“大义”,若有,至多只是描绘出他归隐后在野外与“异族”杂居的事实。

                                                       (选文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春秋时的“远人”并不包括“夷狄”,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

B.秦汉时,“华夏”之外的异族可以被称为“远人”或“夷狄”,如果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了“华夏”的认可,就可能被称为“远人”。

C.“夷狄”一词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指范围,在春秋时代指吴、楚等,在秦汉时指匈奴等,在三国两晋时指乌桓、西羌等。

D.陶渊明的故乡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陶渊明归隐故乡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远人村”的“村”就是异族人的聚落。

E.作者认为“暧暧远人村”只是陶渊明对隐居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大义”与情感的表现。

2.下列不属于作者不赞同将“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从对仗的角度讲,不能将前句断为“暧暧—远—人村”,如果这样,后句必将断为 “依依—墟—里烟”,而“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

B.东晋时期,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能被朝廷征辟做官,已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

C.陶渊明的故乡就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他归隐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以 “远人村”应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D.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各豪族大家南迁,由于他们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所以“村”的分布更加普遍。

3.春秋时期、秦汉时期“远人”的内涵有什么不同。(6分)

4.文章标题是“陶诗‘远人村’新解”,请问“新”在何处?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6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2)人生如梦,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4)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                        ,用之如泥沙?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同心而离居,                   

(9)明明如月,                    

(10)暧暧远人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3分)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怎样刻画采莲女形象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