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柳永的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  

                                     来展现这种情感。(3分)

2.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两种典型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4分)

 

1.伤离别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2.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冷落清秋节”的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2分)②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既描写眼前离别时的景象,又想象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结合写出离愁的难以排遣。(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师说》一文,完成后面的题(9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论语》文段,完成小题(15分)

①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子曰:“举直诸枉,能使枉者直。”

③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④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伊尹,不仁者远矣。”

⑤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⑦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

⑨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好学也。”

⑩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⑾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

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⒀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求之者也。”

⒁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

者。

1.选出加线的字词翻译错误的一项

A举直诸枉:通“措”,安置。              B伊尹,不仁者远矣:选拔人才

C造次必于是:做了错事                      D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2.选出加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颠沛必于是

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D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3.选出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

A尧舜犹病诸     知我者天乎             B己欲立立人    色取仁行违

C不如丘好学也      我非生而知者        D其道得之    敏求之者也

4.选出句式特点与“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致的一组

A富哉言乎                                  B选于众

C德之不修                                  D事其大夫之贤者

5.选出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组

A孔子认为所谓的仁人,就是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想要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B孔子认为,真正的通达的人,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察觉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

C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东西,贫贱是人人都想要摆脱的东西,但一定要以不违背仁德的方法去实现。

D孔子认为,即使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不应该埋怨上天,不应该责怪别人,而是应该向下学习礼乐,向上通达天命。

 

查看答案

选出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

②“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③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

④每日如此,未尝间断。

⑤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

⑥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

A③⑤④⑥②①       B⑤⑥②④①③       C②④⑤⑥①③       D②①⑤④⑥③

 

查看答案

选择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自今年5月13日起,越南多地发生打砸抢烧中国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损失,为此,中方从即日起已提升中国公民赴越旅游安全提示级别,调整为“暂勿前往”,并暂停部分双边交往计划。

B爱心义工自发举办 “捡垃圾,擦广告,美化北京”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

C境外媒体称,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14日下午参观了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防大学,并与国防大学校长格雷格·马丁少将互赠了军事书籍。

D由于近期频繁的降雨,使各地发生积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各部门应继续加强防范,积极应对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做好人才聚集工作,必须拿出周公吐哺之心、三顾茅庐之志、伯乐相马之能,做到用宏伟事业感召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

B近日,某消防局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竟然冠冕堂皇地来推销标价1980元的假冒伪劣消防书籍,当场就被官兵们拿下。

C奥数班这样的事物是需要存在的,但是需要把其当做一个爱好,而不应该成为升学的敲门砖。这样的敲门砖,不是敲开的教育之门,而是可能砸烂了教育之门。

D日本首相安培晋三经常抛出一些不经之谈,比如去年的“侵略无定义”论,比如今年要求调查反省“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都令世界为之侧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