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也写到了华清宫,即: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无人知是荔枝来。(1分)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5分)

3.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一骑红尘妃子笑 2.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1分)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 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2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2分) 3.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写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的句子,考生可根据平时积累写出。《过华清宫绝句》全诗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将两首诗进行比较鉴赏,找出它们相同的特点。吴融的《华清宫》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杜牧诗有某些类似之处,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但所创造的意境,却独具一格。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 ,一个“旋”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李约的《过华清宫》对比也十分鲜明。君王在华清宫娱乐,听着霓裳舞曲,国家的大事都抛到脑后,致使国灭人亡,深宫幽幽,冷落荒凉,唯有杂木丛生,这显然是时间上的对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第二问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考生要准确体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可以由课本内学过的杜牧《过华清宫》展开联想,弄清华清宫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奢侈生活的象征,再结合诗句自然就能悟出思想感情。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时,要注意找出最鲜明而突出的写作特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从作者、背景、诗题、内容等方面入手。《全唐诗》所录吴融《华清宫》诗分作两组,一组二首,另一组四首。这是《 华清宫二首 》的第一首。华清宫是与唐云宗、杨贵妃的名字密切相联。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选取杨贵妃看到贡品荔枝来到骊山之下时心情欢悦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恶。李约《过华清宫》写了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本诗运用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灞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顿舍:停驻,休息。(cū)中:粗心。超距:跳远。

1.下列句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将军之乞货亦已甚矣。            乞货:请求封赏

B.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于我。      委:托付

C.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王翦。  谢:感谢

D.王翦因乘胜定城邑。            略:攻占,夺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有为将才干的一组是(3分):(      )

王翦谢病不能将                      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王翦坚壁不与战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的机会,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4.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3分)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3分)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会于西河外渑池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

A.左右欲相如

B.怀其璧,从径道亡

C.沛公霸上

D.常以身蔽沛公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众不能堪,而仆之(抶:扑倒)

B.予右丞相兼枢密使(除:授予官职)

C.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构恶:挑拨,陷害)

D.以其所为(旌:表扬)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所给的材料中提取信息,给PM25下个定义(5分)

PM25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的微粒。它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还不到人类头发丝的1/20。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阴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PM2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