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2.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1.一个“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待因何而愁。(2分) 2.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首联写登楼怀乡之感。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这是触景生情。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而蒹葭秋水,杨柳河桥,皆与怀人伤别有连。首联起句用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题干第一二问是要求分析诗歌运用哪些意象营造的氛围,进而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举出诗歌运用的能传达作者情感的意象加以分析。能够表达诗歌情感的意象有:蒹葭、杨柳、云、日、雨、风、鸟、黄叶、蝉鸣,这些意象与首句“愁”字结合起来,营造的氛围自然是萧条凄凉的,结尾部分,诗人将思乡和吊古融合起来,两种情感互相渗透,互相激发,感情浓烈,较之一般怀古诗、思乡诗,意境更为高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加上一句阐释性的话,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语气、语意要保持一致。(2分)

奥斯维辛是什么?是纳粹分子在波兰修建的集中营,约四百万人(大部分是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奥斯维辛是人类全部丑恶和罪恶本性的铁证。奥斯维辛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再绕开罪恶去谈论人和人性。那不仅仅是欧洲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白种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德国人的事情,那也不仅仅是德国人中的“纳粹”们的事情。当四百万无辜的人被“科学”而“理性”地驱赶进煤气室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看到了一种属于人的本性。其实,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这一类的事情,曾经不断地在人类的历史上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和理由上演。在秦朝有过“焚书坑儒”,在清朝有过“扬州十日”,在抗日战争期间有过“南京大屠杀”。这些罪恶使得我们所有关于人的理想、自信和真理,所有关于美好善良的解释,都变得像枯草一样苍白委顿。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说:“奥斯维辛以后写诗就是野蛮。”是的,如果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要诗又有何用?要文学又有何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屈原是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奠基人。

   B.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代表作品有《浮士德》。

   C.《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D.高尔斯华绥是法国作家,获得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

 

查看答案

对下面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于是辞相印不(拜谢)       ②得奔真州(空隙,引申为机会)

③而不在使者之(列)         ④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五人之死(看)             ⑥日月忽其不兮(淹没)

A.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

例: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 恐年岁之不吾与

C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 ①归求救国之策                   ②北驱予并往,不在使者之目

B ①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②几捕系死

C ①于其身也,耻师焉               ②北虽貌敬,实愤怒

D ①扬州城下,进退不由,例送死     ②以父母之遗体行,而死有余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